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午日玉峡江观竞渡 其二

午日玉峡江观竞渡 其二

明代 周光镐

霏霏炎雨落晴空,峡底洪涛挂玉虹。鳞甲满江看竞渡,夺标眼底定谁雄。

诗人周光镐的古诗

阅边报偶成

明代 周光镐

河阳老将惯登坛,见说天山战垒残。六郡于今年少在,谁将尺组系呼韩。

浣花溪草堂

明代 周光镐

杜陵亭子浣花浔,秋色云光净远林。傍水芙蓉朝烂漫,缘江桤树暮萧森。

长留天地惊人语,不尽艰危恋主心。自古更谁推大雅,流风逸韵到于今。

秋日过玄武湖

明代 周光镐

极目澄空际,天高水曲秋。残霞波上断,夕照雨中收。

景以图书秘,天疑阆苑浮。何言羁物役,一似泛沧洲。

过武昌阻雪仲和王孙邀登黄鹤楼

明代 周光镐

洞庭东下楚天浮,挂席西过黄鹤楼。千载白云寒冉冉,一江巴水碧悠悠。

波摇鹦鹉洲前月,霜落芙蓉镜里秋。何事王孙邀授简,不堪乘兴雪中舟。

得徐给谏书却寄

明代 周光镐

双鲤遥传采石书,南州丰度近何如。朱衣汉殿传封草,白苧江城问谪居。

一出祇缘长孺戆,立谈谁道别生疏。赐环自是明朝事,未许灵山便结庐。

登贺兰山眺望夏元昊避暑宫在焉平虏城北则汉卫青大将台也

明代 周光镐

贺兰千队驻征麾,山后山前毳幕移。列嶂厂天攒剑戟,重关画地守熊罴。

夏王暑殿馀荒址,汉将高台接古陴。一自三城收戍卒,胡奴无复泣燕支。

夏日閒居杂咏

明代 周光镐

门径通原野,禾苗日长成。共欢新雨过,一望绿畴平。

鼓吹田间部,笙簧谷口声。明农知不负,秋社足浮觥。

龙门寺次韵

明代 周光镐

东望龙门入紫烟,江行十紫到诸天。长林暑尽松风细,匹红晴飞汉水悬。

一叩法宫心自远,况逢珠树月初圆。宰官现出僧休讶,不为笙歌载酒船。

送荆考功视学滇南 其一

明代 周光镐

十年华省叹淹留,一诏惊从万里游。拥节遥过荒徼地,传经犹是古梁州。

天连越巂蛮烟晓,沼泛昆明汉水秋。莫问旧曹朋好在,山公谁复似风流。

出师南征渡泸河道经白马堡登晒经台

明代 周光镐

九月严霜晓渡泸,征南十万握兵符。天垂竺国连真塞,檄过牂牁问笮都。

象教西来传白马,狼烟秋净插雕弧。晒经台傍干戈地,消劫还凭佛力无。

重阳次日同诸大夫登北岩式时侄解台郡,隐此

明代 周光镐

搜奇直上郁岧峣,何异巢居落木标。星窦几湾开石屋,雷坛半壁驾飞桥。

到来便觉尘心尽,坐久全令暑气消。一自挂冠甘遁后,旁人误作楚魂招。

游万州岑公祠

明代 周光镐

天开洞壑倚层湍,见说周人自考槃。瑶草岁深凝作石,流霞春暖液为丹。

峰头鹤度三山渺,江上涛飞两月寒。碧海玄洲何可遇,白云空自长琅玕。

渭阳马上对月

明代 周光镐

马上三更月,边庭万里秋。清光悬渭曲,星露湿吴钩。

风籁泉声细,天山夜火收。羁愁兼别思,此际转悠悠。

玉峡山房初成

明代 周光镐

白水蘸柴扉,天空一雁飞。葑田潮外没,莎草雨中肥。

壮志销长铗,江星炯少微。棘津人已老,莫负此渔矶。

送荆考功视学滇南 其二

明代 周光镐

江干分手即河梁,驿路春风拥传长。考簿西京留启事,传经南服见文章。

蛮天欲尽浮盘水,粤徼初分度夜郎。倘念含香同舍在,飞鸿应见几琳琅。

春思 其三

明代 周光镐

群花眼底剧离披,绿叶朝来密作帷。惆怅一春同调远,楚骚长自怨江蓠。

谒武侯祠

明代 周光镐

锦江十里锦城东,丞相祠堂暮霭中。鱼水君臣看定鼎,龙蛇风雨走虚宫。

参天老柏巢双鹤,落日长桥饮断虹。一自杜陵题洒后,直令千载泣英雄。

赴蜀闱途次杂咏

明代 周光镐

漠漠川原路,村村杜曲边。真看陆似海,不断水平田。

杼轴西人赋,笙歌蜀国弦。当垆有少妇,惯数卖浆钱。

送谢参伯凤渚之滇藩

明代 周光镐

才报羌戎息鼓鼙,又闻飞檄急朱提。蕃宣西去蛮烟净,剑戟回看雪岭低。

番部但思蜀相国,偏裨还忆谢征西。点苍不让燕然石,一柱天南可并题。

寿砚亭为陈玉叔廷尉题

明代 周光镐

佽飞拔剑心雄伟,直入深潭截龙尾。老骨年来化石嶙,西郊夜半啼山鬼。

才子折冲尊俎旁,穷搜禹凿获琳琅。运斤雷电起倏忽,开函波浪摇洸洋。

龙蟠凤翥风云变,艺苑词场共鏖战。定价无论十五城,著书已足三千卷。

管城秃尽瘗山丘,墨子临岐泪不收。谁信石卿年已老,汉家仍拜寿亭侯。

周光镐

周光镐

周光镐,字国雍,号耿西。潮阳人。孚先子。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初授宁波府推官,升南京户部主事,改吏部主事。出任顺庆知府。神宗万历十四年(一五八六)擢副使,监军征西南彝,有功。历官建昌参政、临巩按察使,升宁夏巡抚。召为大理寺卿。以老乞休,筑明农草堂,读书其中,从游者多为知名士。卒年八十一。有《明农山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3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