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待月次韵

待月次韵

明代 周伦

移席风亭月渐高,半开冰镜半云涛。举杯欲便随秋浦,作赋何能似水曹。

一曲关山心自远,数茎衰白鬓空搔。坐深不觉归来晚,玉露凉生透锦袍。

诗人周伦的古诗

大理寺芍未次韵

明代 周伦

系马槐阴午未归,翻阶红未正芳菲。开帘白日影摇座,绕砌和风香袭衣。

采石载将醪正美,东瓯携得蟹仍肥。从容退食还赓咏,棘寺门閒讼牒稀。

游清凉寺二首 其二

明代 周伦

春日春山偶出游,山扉晨启径松幽。花宫日丽金轮转,鹫岭云开画拱浮。

潭影浸空高塔午,泉声吹雨半林秋。澄江万里鲸波静,碧柳青蒲销战舟。

白云山房

明代 周伦

春山行看白云生,云白山云夜雨晴。半日閒乘苏子兴,一空谈悟远公情。

花宫雁塔隐还见,断岭敧崖补欲平。深坐夕阳催去马,几时联榻听钟声。

上党道中夜行

明代 周伦

上党行廿里,倒景日西沈。升冈人上天,渡水杠悬沁。

松明火气馥,剩雪寒色侵。吏从惊吠犬,路巳村郭临。

更声落戍楼,人定猿鹤噤。冰花结霜斧,夜半启城禁。

三月三日雨霁登山

明代 周伦

春暮日始霁,寻幽憩山床。洞壑石衣汵,幢幡松雪香。

界宽出远景,钵净涵清光。悠然倚云阁,极目尘沙场。

喜文远至因寄乡里诸公

明代 周伦

朝来明庶风,吹绿官除草。花飞锦作裀,波暖凫戏藻。

衙散西堂尘,襟净于洒扫。取酌陶吾真,讵被春归恼。

剥啄谁扣门,扰我静来抱。置酒掷道书,出迓衣裳倒。

云是故乡来,入道家山好。长畦麦欲黄,高架蚕将老。

寄语宦游人,就社巳不早。超忽玉峰巅,瓜期疏苍昊。

岂无狗马私,鬓发倏巳缟。烦君报乡人,鲈肥共幽讨。

宿大通港

明代 周伦

夜泊大通港,迢迢数驿程。江流山欲动,潮长月初生。

乱碛飞鸿影,虚檐警柝声。此时双阙下,儿女话灯明。

清源哭懋先叔

明代 周伦

清源今倏过,想像水云中。绿岸悲秋草,黄埃起暮风。

经年慈阁迥,何处旅魂通。沽酿樽罍在,烹鲜簋豆充。

馂投沙渚白,灯照纸钱红。老泪流还咽,凄其独倚篷。

登新楼

明代 周伦

一上新楼百摺梯,捲帘苍摺玉峰齐。天光照落书边幌,海气潮生槛下溪。

荏苒烟霞通宇宙,逶迤城郭见东西。千年身世青霄际,何必桃源访路迷。

访熊道芳不遇

明代 周伦

雨深泥滑马蹄艰,策力行行到馆边。深锁绿杨人不见,鹧鸪啼断夕阳天。

雨中清凉寺候客

明代 周伦

候客翠微隈,林深未得来。腊樽携绿蚁,时雨冒黄梅。

过鸟和云宿,游僧带笠回。钟声高欲霁,还遣吏频催。

招王诗人雪塘过小园看梅

明代 周伦

阖闾词客来娄曲,楚楚梅娄照碧浔。白发素心浑不改,疏枝冻蕊自能禁。

孤山此日为幽伴,浣水何时听细吟。娄径东风长日扫,莫愁荒草步难寻。

大理寺芍药次韵

明代 周伦

系马槐阴午未归,翻阶红药正芳菲。开帘白日影摇座,绕砌和风香袭衣。

采石载将醪正美,东瓯携得蟹仍肥。从容退食还赓咏,棘寺门閒讼牒稀。

春前一日晴

明代 周伦

历改新年十日赊,春阳今日野人家。琼葩著雨当轩放,丝柳含风舞岸斜。

不语翩翩筵上燕,长开灼灼胜中花。西园试笔聊呼酒,川上晴光动日华。

送周君大赴临安节判

明代 周伦

临安天万里,十月使君舠。峡气停矶浪,霜风捲瘴毛。

过江乡路隔,望斗驿楼高。白下音书僻,临分罄浊醪。

九日隔风天重

明代 周伦

满江风浪正重阳,船泊天重接大洋。北望烟沙宫树渺,东来凫雁海云苍。

霜螯入市肥堪馔,腊蚁开尊醉不妨。回首吴山黄菊在,几时能学孟嘉狂。

戊戌元日试笔

明代 周伦

赐归天下降黄麻,忽漫今经五岁华。曙日楼台收海雾,早春梅柳净烟沙。

试挥霜管新裁句,细汲山泉旋煮茶。儿女满前高宴会,玉尊金胜颂椒花。

阅视水操

明代 周伦

龙江阅视水军营,十万貔貅画鹢轻。鸟阵云盘秋宇净,鲸波风定早潮平。

三山遥接旌旗动,五夜初严鼓角声。野色渐分天欲曙,扶桑东望紫霞横。

宣赐鲥鱼

明代 周伦

青山山下江风急,下有千尺蛟龙宅。渔舟集网未敢掷,海潮兼天浪花白。

鲥鱼潮落逆流上,到此潜游不知往。渔人趁潮急下网,得鱼来来荡双桨。

五月炎蒸拥冰雪,玉尾霜鳞太鲜㓗。中珰脩贡干旌子,千里驰驱奈骚屑。

天庖六月鲥鱼至,老臣何幸叨沾赐。荐之家庙仍分食,只愁素饱惭无地。

宴鸡鸣寺

明代 周伦

殿阁山形转,凭虚俯石栏。閒悰偶登眺,胜界得疏宽。

峦髻青堪绾,峰眉翠欲攒。石圭端士拱,沙印细纹刊。

藤蔓悬苍壁,泉飞泻碧湍。万甍分井闬,半塔渺云端。

岐虎苔斑润,林龙箨蜕寒。提壶会朋戚,白战再登坛。

周伦

周伦

(1463—1542)苏州府昆山人,字伯明,号贞翁。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新安知县,擢大理寺少卿,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有《贞翁稿》、《西台纪闻》、《医略》等。► 9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