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周伦
上党行廿里,倒景日西沈。升冈人上天,渡水杠悬沁。
松明火气馥,剩雪寒色侵。吏从惊吠犬,路巳村郭临。
更声落戍楼,人定猿鹤噤。冰花结霜斧,夜半启城禁。
寄东希宋
见说山房胜,青苍少华晴。墅开原野润,沙引石泉清。
渭水龙光动,秦关斗气横。何时召桓典,骢马更长鸣。
上党道中夜行
送叶判府尚原东还二首 其二
江路烽烟接,山城柝堠明。地中龙虎气,天外鼓鼙声。
冀北巳传跸,淮南未寝兵。书生惭战略,叨首亚夫营。
焚黄值雨雪
夜来春色到山家,贲及林邱改物华。五殿未缘酬一得,九原何意宠三加。
千峰雨合膏为润,万里云同玉作花。黄燎音容在何处,空馀涓滴酹茅沙。
三疏乞休伏奉俞旨用韵有述
九天昨日降黄麻,老得辞官兴转赊。何处红尘迷客路,一江清涨到侬家。
有棋尽可消长昼,无柝能催赴早衙。掉背出门那得碍,君恩难道不堪誇。
十一月廿六日拜南刑部次月廿七日陛辞寓曹氏园亭
霜天未解潞河冰,暂向城南一驻旌。云漏尚惊高阙报,风埃聊对野塘清。
不将门帖通台省,漫有诗篇记姓名。时枉诸公遥问讯,天涯谁道近春明。
晴日登山次韵
晴日春山迥翠屏,倚楼吟望不胜情。含香花蕾封犹坼,破绿霜蹄止复行。
午塔影圆潭树碧,昼灯光动雨花明。凭虚正我神游处,上下江峰万里晴。
待月次韵
移席风亭月渐高,半开冰镜半云涛。举杯欲便随秋浦,作赋何能似水曹。
一曲关山心自远,数茎衰白鬓空搔。坐深不觉归来晚,玉露凉生透锦袍。
送朱拱辰还昆
故人千里相逢日,公暇时登江上台。忽买归帆向湖海,可堪羁客送樽罍。
诗中景象凭谁写,舍后林扉懒自开。紫蟹香粳莫深恋,秋风还拟挂帆来。
聘鹤
我昔游东园,中有孤白鹤。翛然结远思,戢羽向林薄。
岂无云霄志,饮啄欣有托。我家鹤亦孤,嘹唳动寥廓。
独立念俦侣,顾影时错愕。因之赋短章,聊以代媒妁。
不弃海门寒,知君定然诺。
白云山房
春山行看白云生,云白山云夜雨晴。半日閒乘苏子兴,一空谈悟远公情。
花宫雁塔隐还见,断岭敧崖补欲平。深坐夕阳催去马,几时联榻听钟声。
送周君大赴临安节判
临安天万里,十月使君舠。峡气停矶浪,霜风捲瘴毛。
过江乡路隔,望斗驿楼高。白下音书僻,临分罄浊醪。
避暑詶顾东岩
七月七日苦炎热,溽暑蒸人况衰耋。渴思玉井旧赐冰,梦绕山阴夜航雪。
顾君意兴今长康,招我避暑开山堂。重檐高栋足凉思,瓜果杂饤罗冰浆。
河朔翩翩酒客至,美得四兼难并二。山风飒沓解烦熇,别是人间一天地。
岩西忽啮半边日,新月当天光又出。携樽露坐月下台,月下迢迢望灵匹。
灵匹争传是女牛,一水阻隔明河流。星桥不见乌鹊度,万里晶光河汉秋。
阻风良店驿
南征十月对南薰,良店栖南思欲焚。播弄樯乌尘碛起,浮沈水鸟浪花分。
一杯细引寒船月,千里遥悬煖阁云。缩地无缘南北去,儿孙聊复慰殷勤。
送洪弘齐都宪考最北上
镇重留都奏最时,正逢仙最赐鸠期。霜威坐见台乌凛,野兴行将海鹤随。
语燕风樯春渡稳,游丝晴旆午光迟。庙堂此日珍耆旧,泉石何劳起梦思。
五日雪
薄海寒云酿雪飞,逶迤城雪玉龙围。蝗知入地深无数,柳见乘丝冻觉肥。
春瓮未开浮蚁动,冰澌初解泛鸥稀。老夫正尔抛书卧,高兴何人款竹扉。
登新楼
一上新楼百摺梯,捲帘苍摺玉峰齐。天光照落书边幌,海气潮生槛下溪。
荏苒烟霞通宇宙,逶迤城郭见东西。千年身世青霄际,何必桃源访路迷。
卧云阁
兴发登山阁,劳忘百尺梯。槛前高壁下,树里远天低。
墟落花成坞,村田锦作畦。一觞还一咏,迟日未教西。
石湖上方寺
湖上名山紫翠中,上方钟梵有琳宫。林浮锦树山光发,水落沧江海气通。
双洞钵龙收夜雨,九霄笙鹤任秋风。向来簪弁都抛却,巳觉禅心万劫空。
利国监驿
坐倚南窗对铁山,铁山无冶旧名閒。谯楼驿舍孤村外,滕国彭城两界间。
尘路崚嶒天漠漠,石梁敧断水潺潺。何人为国输筹策,冀马重开十二闲。
周伦
(1463—1542)苏州府昆山人,字伯明,号贞翁。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新安知县,擢大理寺少卿,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有《贞翁稿》、《西台纪闻》、《医略》等。► 99篇诗文
重忆
踏田夜归遇雨
春前一日兖州道中逢喻守
三月二十五日懋鲁携酒东园看花
五老峰行为沈太守廷材赋
大理寺芍药次韵
泽州察院对雪
荅周秋汀
一云次王守溪阁老韵
宿大通港
春前一日晴
红心驿
招王诗人雪塘过小园看梅
梦玄所看菊
枝梅结子
寄何道亨副使
十一月六日夜半渡江
十月二十八日东风
访熊道芳不遇
定州寄曹司务
南寺读毛文简诗有感
再送南津
乾宁驿
喜雨和未斋殿讲韵
答杨银台实夫
东园燕集用前韵
送汪进士奏回毕姻
寄陈相鹤
九日隔风天重
凤鸣五十
游清凉寺二首 其一
邓尉山房
送王兵侍质庵致仕
吴芝山复欲迁居次韵
喜文远至因寄乡里诸公
江巡晓行
三月三日雨霁登山
游清凉寺二首 其二
卫河怀陈佥宪
再送华泉
挽张直芳
己卯还自留都九日同顾孔安李仁山并儿子凤鸣登卧云阁次韵
十一月廿六日拜河刑部次月廿七日陛辞寓曹氏园亭
次答静斋巡抚见寄
崇武驿候水
阅视水操
戊戌元日试笔
送吴廷玉还昆
同王参议曹少卿登甘露寺
灯下赏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