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至正十二年壬辰正月武昌失守

至正十二年壬辰正月武昌失守

元代 周霆震

黄鹤楼前帝子宫,古来形胜控江东。运筹要害无豪俊,流祸颠厓总寇戎。

天马西来勋可树,河冰北渡驿谁通。一壶或负千金重,白发丹心愧少同。

诗人周霆震的古诗

饥相食

元代 周霆震

转输饷官倾富室,米石万钱无处籴。连村鬼哭灶沉烟,野攫生人腥血赤。

九疑对面森可畏,弱肉半为强者食。旋风吹棘昼枭鸣,缺月衔山虎留迹。

提携匕首析扊扅,狼藉剔剜碎燔炙。恍疑逆祀祷恣睢,复恐老饕侪盗蹠。

幽幽怨魂忍葬心,腐胁穿肠愤无术。髑髅抱痛宜有知,上诉帝阍吐冤抑。

我生白头骇见此,矫首苍穹泪沾臆。北山有蕨南涧蘋,旦暮可湘心匪石。

青春鸠化逐苍鹰,黄口蛇吞来义鹘。物情感召尚如此,同类何辜自相贼。

兴言使我立废餐,推案拊膺衷奋激。鞠囚谁料殒炭瓮,立法竟嗟离舍匿。

后人几度哀后人,万劫相寻岂终极。昨来偶值邻翁坐,且说舟航好消息。

浙江白粲载如山,相送大军来有日。一朝菜色变欢颜,怪事书空自冰释。

除夜感念亡室

元代 周霆震

无复怜余踏雪回,一灯儿女促行杯。土寒深痛骨委绝,月暗忽迷魂去来。

迟暮影孱如欲踣,颠危心死不成哀。鬓边种种君知否,消得流年几度催。

城西放歌 其七

元代 周霆震

大洲男儿身姓熊,杷头削铁刃如风。直前竟斩红旗首,步战须还第一功。

食性

元代 周霆震

宿舂宁复问精粗,食性年来已尽除。随分晚炊诚当肉,且乘新雨理园蔬。

闵新安

元代 周霆震

路泣颠微步,原涂枕积骸。孙恩将入海,李祐起平淮。

奔溃蛾投火,攀援蚁附厓。熊兵闻禁暴,坐觉众心怀。

题鹰熊听涧图 其四

元代 周霆震

听涧鹰熊岂是真,画师托意讽时人。白登围后知刘敬,辽水兵前忆魏徵。

谩成口号

元代 周霆震

初度春生先我辰,馀生时日恰逢春。十年风雨江南路,犹有先朝白发人。

天问补

元代 周霆震

贝丘豕立俄人啼,淮水失却巫支祁。万牛腥闻红帕首,天狼反被青云衣。

坞金递遣髑髅守,日注鬼箓停生机。风尘展转逾十载,意者天怒民浇漓。

故令六合日颠倒,人类灭尽将无遗。云胡玉毁石自若,荧惑扬彩三阶微。

沣兰无实荃蕙化,蹠蹻往往嗤随夷。奸凶残忍源源出,福善祸淫殊反易。

杀人白昼临通衢,长剑大刀争割食。东家处子西家搂,父母吞声泪偷滴。

书生平日苦自信,坐谈性命成迂僻。有人抱膝吟草庐,夜梦史迁紬秘书。

共工举头天柱折,五丁凿石岷峨枯。有穷飞箭落九日,防风戮骨雄专车。

跨秦历汉凡几劫,宇宙戏掷犹摴蒱。君不见邯郸空国长平陷,又不见焦土咸阳总冤滥。

区区反覆焉足云,老天为质由来闇。

客有赋大军来者戏答 其二

元代 周霆震

梦寐渔阳右北平,弯弓走马气凭陵。不知近日燕山雪,添得黄河几尺深。

拟复愁十二首 其二

元代 周霆震

杀气频年盛,南昌接武昌。帝城春有路,昨夜梦钱塘。

江西省掾陈允中避罪来永新固守城池屹立群盗中泰和宣差以廉明著称 ...

元代 周霆震

蜃气楼台转眼空,荒墟谁与吊秋虫。道边小屋柴门掩,犹是当年种菜翁。

宿州歌 其四

元代 周霆震

宿州知州无一钱,官差供给赴军前。军前未到宿州陷,从此红巾势灼天。

和萧仲仪

元代 周霆震

十年树桑柘,结屋山涧旁。辛苦蚕丝成,将备公子裳。

缁尘一朝起,冠盖纷劻勷。飘零落绮纨,翕忽归渺茫。

鲜鲜皮卉服,摇曳凌空翔。感此桑下心,临风时自伤。

城西放歌 其六

元代 周霆震

惨澹秋阴覆血痕,参差苏石倚蟠根。古来此是埋冤树,今日还栖战死魂。

题鹰熊听涧图 其三

元代 周霆震

鹰熊听涧古来难,飞走藏名戏笔端。堪笑阴陵迷失道,当年枉怒沐猴冠。

拟复愁十二首 其五

元代 周霆震

来往动成群,翩翩得意人。九朝深雨露,头白独沾巾。

篱间小花

元代 周霆震

小小閒花分外红,野人篱落自春风。江南多少繁华地,尽在寒烟蔓草中。

汉冠

元代 周霆震

酎金刀布罢长安,露冷铜仙屑玉盘。毕竟皇天深有意,赤眉难改汉衣冠。

初冬骤寒

元代 周霆震

败璧萧萧夜不扉,昨来天气似炎威。卧听风雨中宵叹,何限征人未寄衣。

感古 其二

元代 周霆震

钜鹿诸侯伟战功,咸阳宫殿转头空。如何盖世称无敌,也为虞兮泣帐中。

周霆震

周霆震

(公元一二九二年至一三七九年)字亨远,安成(一作安福)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八岁。以先世居石门田西,自号石田子初,省称石初。多从宋诸遗老游,得其绪论。延佑中,(公元一三一七年)再试不售,遂杜门谢客,专意于诗古文。霆震亲见元代之盛,又亲见元代之亡,故其诗忧时伤乱,感情至深。所著石初集十卷,附录一卷,《四库总目》人目为元末之诗史。► 129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