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喻玉泉家亦可乐亭

题喻玉泉家亦可乐亭

宋代 周文璞

先生亭非伯夷筑,亭柱亦用秋山竹。
但令家有满架书,何虑妻儿少饘粥。
朝来相对亭上宾,洙泗尺度羲皇人。
先生已死名不泯,常与此亭作标准。
后来邻触阏伯怒,仆夫预起池鱼虑。
拆亭拆亭生拆柱,有孙抱柱出烟去。
三十年馀复改观,有孙如此不待赞。
似鲁灵光偶不全,令人见此空三叹。

诗人周文璞的古诗

与弁山道士饮

宋代 周文璞

采茗归来日未斜,更携苦菜入仙家。
后园同坐枯桐树,仰看红桃落涧花。

华道士白胭脂

宋代 周文璞

萧史水银粉,番女红蓝花。
狂奴爱风调,脂泽遂成家。
镜开青峡月,衣近赤城霞。
欲下人间世,槲林栖晚鸦。

送道友归

宋代 周文璞

浮云起足下,是子欲归家。
藏室收芸蠹,丹房扫箭砂。
时闻捣药鸟,啼向款冬花。
莫使山童去,惊飞逐乱鸦。

送逸人归茅洞

宋代 周文璞

三君乖白鹄,各在一山椒。
子去穿茅洞,人方采药苗。
花连云气近,松转水程遥。
想得寻幽侣,空歌散午朝。

过旧居遇邻家子述怀

宋代 周文璞

忆昔玉雪时,最感邻媪嫂。
最罗作发鬌,添玑缀纹褓。
今回遇孙枝,面墨体枯槁。
念彼旧宅凶,灾衅失依保。
此生未还役,况复念家道。
冷节反乡闾,江路见芳草。
夺恃罹荒饥,连岁愁浩浩。
流离在山县,只有泉水好。
野樱聚紫玫,衒弄晴日杲。
半为鸟雀盗,半被奴婢讨。
佰弜必尽护,盘钉如拱宝。
坐荐一盏春,便足舒远抱。

山行行歌十首 其十

宋代 周文璞

砌穴萧森隔土桥,项梁城颂最萧条。羽衣歌此招魂魄,直送幡旗上九霄。

金牛洞

宋代 周文璞

凌兢下危梯,俯伛生深穴。
回身避云雾,偃面视日月。
药苗护谽谺,竹节截嶭嶭。
安知幽蹊下,有此大奇绝。
金牛鏟光景,仙牒尚可阅。
岗头春已半,枸杞如点血。
便恐颠风兴,横吹石崖裂。

吊辨才二首

宋代 周文璞

读了碑文读祭诗,冷看遗像立多时。
郎当岭上生云处,山鸟山花忆老师。

赠相士丁日宣

宋代 周文璞

张公谓余可神仙,薛颠谓余可英杰。
丁生谓二皆无成,世间安有此奇绝。
麒麟阁上冠貂蝉,龙虎鼎内治大丹。
兴来一笑扫燕□,回首已自升云端。
何如只向松江渡,杨柳影边茅屋住。
卧看苍虬挟白云,卷取秋涛过江去。

既离洞霄遇雨却寄道友

宋代 周文璞

凡骨何堪得再行,渴心犹再谒通明。
惊闻竹树连山雨,疑有风雷{左扌右暴}地声。
鹿啖黄精知岁久,人逢青箬便神清。
重来只再斋盏饭,副以常堂枸杞羹。

游栖霞四首

宋代 周文璞

吾与空门友,相扶历芳甸。
天机久深妙,梵本亦贯穿。
徐驰得幽欣,济胜惬孤愿。
宿芽发轻苞,寒卉抱短艳。
鹿走风生林,僧归云入殿。
寺从齐梁来,诸彦题品遍。
安知千岁后,未叹陵谷变。

题洞霄宫

宋代 周文璞

久知灵境无缘到,今被春风引得来。
上帝殿头闻雨过,仙人石面欠花开。
便烧沈水礼三拜,快引流霞釂一杯。
落日断霞催去紧,掉巾只等白鸦回。

送道人归华阳

宋代 周文璞

山中无酒禁,户户有松醪。
旋汲泉炊饭,多挑笋助庖。
天灯将出现,野月未能高。
忆我初游日,先将石洞敲。

寒食曲

宋代 周文璞

今年寒食好天色,游人踏青行不极。
寻山不惮千里远,往往啼号湿松柏。
一杯才酹坟上土,祗就坟前便歌舞。
故乡自有懊恼声,插腰羊皮小番鼓。
吁嗟悲欢一饷间,但怅死人不能语。
君不见北客纷纷俱落南,先冢尽被胡尘漫。
影堂逢节具饮食,魂魄夜行溪谷山。

寄山中道友三首

宋代 周文璞

匆匆山信寄来时,中有黄庭七字诗。
已死华颠无觅处,几回吹断玉参差。

归别墅

宋代 周文璞

幽栖久不到,猿鹤擅藤萝。
丛绦生将遍,流泉咽更多。
邻翁新酿熟,野寺暮钟和。
亦有经行者,来观倚杖歌。

十月过凤山舟回入项王祠用前韵

宋代 周文璞

坠叶浓于染,孤花净似霜。
溪山如有待,朱粉玄施妆。
胜境如天上,雄鸣自帝旁。
工陈白玉琯,人坐紫金床。
古兕称春酒,灵虬换夕香。
风筝犹有韵,星弁忽分行。
念此锄榛垄,频来渡苇航。
欲挥终极泪,只废苦吟章。
慨慵辞欢伯,英雄忆愤王。
逝骓嗟弗及,撞斗恨难量。
起舞何劳短,行歌未要狂。
断云将落日,千古助哀凉。

挽正字南仲四首

宋代 周文璞

千古应无恨,诸公竟不能。
要令参溟涬,端合罢飞腾。
白草伤麟野,苍山下马陵。
有儿持手泽,泪落照书灯。

杨孟博挽词

宋代 周文璞

向来洛下老书生,今见诸书更老成。
不复秀才趋试院,已题文学上铭旌。
泛观今古人亡恨,只有英雄命莫争。
来吊乍闻妻子哭,依然认作读书声。

辛未九月晦日

宋代 周文璞

遗体即母身,哀哀勿重陈。一贻泉壤忧,两见霜露晨。

繁霜与重露,涂抹随荆榛。身即未殒灭,强与松柏春。

遂于摇落中,见此天地仁。玄鸟已辞社,蓐收方降莘。

拭泪声秋旻,何由酬艰辛。

周文璞

周文璞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 13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