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日孤山道院

秋日孤山道院

宋代 周文璞

孤山有何好,修竹隐楼居。
人在秋云杪,香凝午醮馀。
芳林多落果,灵沼少惊鱼。
归棹闻歌咏,犹如学步虚。

诗人周文璞的古诗

濑上贞女祠

宋代 周文璞

估客征夫上野桥,锦缡玉瑱亦萧条。
人间多少乘除事,到了英雄恨不消。

逸士坟

宋代 周文璞

魂归魄散两逍遥,小小丘亭慰寂寥。
守墓未须耘宿草,白蟾方护紫芝苗。

送人之官严陵

宋代 周文璞

如君风貌又精神,自合拖精近紫宸。
平地有心开洞穴,十年无俸着闲身。
已看青舫垂垂去,须忆绯桃滟滟春。
若向玄英台下过,为言亦是学诗人。

寒食曲

宋代 周文璞

今年寒食好天色,游人踏青行不极。
寻山不惮千里远,往往啼号湿松柏。
一杯才酹坟上土,祗就坟前便歌舞。
故乡自有懊恼声,插腰羊皮小番鼓。
吁嗟悲欢一饷间,但怅死人不能语。
君不见北客纷纷俱落南,先冢尽被胡尘漫。
影堂逢节具饮食,魂魄夜行溪谷山。

寄山中道友三首 其一

宋代 周文璞

玉函捧上五云堆,著意通幽此一回。三十年来增怅望,更无人上望仙台。

简正字南仲

宋代 周文璞

白发梁鸿随暮猿,不辞引领望兄门。
久无清梦相追逐,今喜遗经为讨论。
数叶赤枫鸣客路,一畦黄薤忆家园。
著书不就身何用,每见飞尘恨满轩。

十月过凤山舟回入项王祠用前韵

宋代 周文璞

坠叶浓于染,孤花净似霜。
溪山如有待,朱粉玄施妆。
胜境如天上,雄鸣自帝旁。
工陈白玉琯,人坐紫金床。
古兕称春酒,灵虬换夕香。
风筝犹有韵,星弁忽分行。
念此锄榛垄,频来渡苇航。
欲挥终极泪,只废苦吟章。
慨慵辞欢伯,英雄忆愤王。
逝骓嗟弗及,撞斗恨难量。
起舞何劳短,行歌未要狂。
断云将落日,千古助哀凉。

欧阳琴歌

宋代 周文璞

呜呼个是文忠琴,呜呼此琴今尚存。
堂中图书散失尽,留得七弦传子孙。
六言自书书在腹,古锦梅花留不得。
嗣孙贤者能忍贫,不向豪家博珠玉。
初鼓如撼昭陵松,巩原流水青溶溶。
三宗龙衮在帝左,曾把钧天赐与公。
再鼓似播清颍水,只将漱流肯洗耳。
曾苏两生招不来,自写新声付儿子。
尧囚山,舜放野,
自兹以下不平苦。与君所得妇女谤,
此日一洗清万古。小儒昔诵五季传,
颇讶春秋体微变。今来再听七弦琴,
南薰遗制喜复见。浮云流尽白日逃,
何用广陵与离骚。谱成只度欧家曲,
秋声赋人庐山高。

吊青溪姑词

宋代 周文璞

投余兮绿波,彼土偶兮柰何。余魂兮无依,依余兄兮山阿。

兄姿兮甚雄,青骨兮朱弓。称天兮诉余冤,令谗夫兮不终。

华道士白胭脂

宋代 周文璞

萧史水银粉,番女红蓝花。
狂奴爱风调,脂泽遂成家。
镜开青峡月,衣近赤城霞。
欲下人间世,槲林栖晚鸦。

法华小隐

宋代 周文璞

偃盖著地卧,清瑶傍渠走。散入流觞台,转若珠曲九。

淙淙不知休,还赴石鲸口。湾澴合巨涧,横桥傍蒲柳。

来看暮春馀,众绿浓似酒。摩挲苏陈刻,愈觉岁月久。

寺僧爱光焰,捧送贵侯有。至今星散居,各自开户牖。

自弃眠云身,谁缚钓月手。夕阳令我归,为尔重搔首。

送人归苕溪

宋代 周文璞

愤王祠庙桃花下,愁苦看春又隔年。今夜白蘋风更恶,去时须傍采菱船。

吊尧章

宋代 周文璞

相逢萧寺已累然,自咏离骚讲太玄。
极目旧游犹白石,伤心孤塚只苍烟。
儿从外舍收残稿,客向空山泣断弦。
帝所修文与张乐,魂兮应是到钧天。

游栖霞四首 其三

宋代 周文璞

优尼制铜觉,欲住女主龄。主称金轮王,录在华严经。

而舍觉富贵,爱慕涂椒馨。月黯回心院,妖魂啼窈冥。

僧人弗知此,独受一峰青。分减傥及我,终岁栖林坰。

戊辰感事二首

宋代 周文璞

久要和平福,须宽次第刑。
诸公善调壹,熙祚必清宁。
夹道焚香拜,今知病酒醒。
谩劳双鬓白,何止故山青。
妖纬朝沉彩,非烟夜透扃。
愿同臧获列,齐寿八千龄。

赠虎丘僧道辉游天台二首

宋代 周文璞

少小即精勤,参禅复著文。
香薰滬渎像,茶酹武丘坟。
入定山猿见,吟诗海鹤闻。
幽情正迢递,又拜石桥云。

题卢申之骡纲图

宋代 周文璞

昔日三郎骑尔祖,庙食太尔可辛苦。
后来崎岖蜀栈间,弃置龙媒复亲汝。
深尔古木雪漫漫,险途十步九步艰。
纲头{左口右句子}嘱勿损折,要尔助军身补官。

秋晦有怀南仲正字

宋代 周文璞

怀人几日恶,况复值秋阴。
天亦容清调,人难识素心。
他乡谁馈肉,永夜只听琴。
高咏龙泉碣,相从发至音。

题洞霄宫

宋代 周文璞

久知灵境无缘到,今被春风引得来。
上帝殿头闻雨过,仙人石面欠花开。
便烧沈水礼三拜,快引流霞釂一杯。
落日断霞催去紧,掉巾只等白鸦回。

至 其三

宋代 周文璞

年少坐谈玄,钟山直北边。春风吹梦过,泪浥旧貂蝉。

周文璞

周文璞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 13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