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周馨桂
春风已去又薰风,时序频仍感寸衷。早岁情怀如远鹤,中年困顿作冥鸿。
乐饥泌水诚何憾,仰止高山亦足雄。最是文场堪太息,累人头白日匆匆。
古歌三首 其三
俯仰同饮啄,安在拘颜形。百年共须臾,爱憎何独明。
四座各寿考,相与保百龄。
读程子年谱
伊川十四五,亲从元公学。吟风弄月时,每寻颜子乐。
洎乎廷臣荐,自谓学不足。大贤出处心,翛然异流俗。
怀故山
胆瓶斜对一枝兰,羡尔高风不可攀。怪道连宵频乡梦,春风香正满深山。
呈吴稼堂外叔舅
何处谈心豁素怀,兴来常是集高斋。轻移数武宵深寂,踏破琼瑶月满街。
立夏日,赋得未到晓钟犹是春,有感三首 其三
咏史三首 其三 赵普
佐面动高遇亦隆,曾闻自诩读书功。鄙夫章句分明在,未及当时半部中。
宿长泾村间
连旬烽火日东西,心若悬旌路欲迷。借得茅檐聊寄啸,残宵风雨听鸣鸡。
弟庭桂来常阴沙拟共远游
古吟茅屋滞江边,作茧春蚕只自缠。拟趁长风行万里,乘槎直抵斗牛天。
秦淮杂诗五首 其五
十载蹉跎愧不才,青山重复踏苍苔。平生颇薄机云辈,酹酒聊登周处台。
九日怀古三首 其一
清秋逢九日,我辈复登临。汉代风流古,尘寰韵事今。
萸囊欣共系,菊酒爱同斟。放眼穷寥廓,遥遥千载心。
馆中有古墓缪姓官御史吊之以诗二首 其二
修竹夜明新月色,古槐秋带旧霜威。清时后死公知否,一室琴书得暂依。
暂寄
暂寄空山傍水居,清风朗月伴窗虚。声名不务聊求志,嗜好无他只在书。
巷有回车陶处士,家徒立壁马相如。平生事事输人下,徙倚西畴羡荷锄。
清溪行为小女绣蘅作
沈沈青溪水,粼粼见粼石。粼石终不移,清溪水常白。
上帝闵清溪,寂寂螺鬘墅。特命婉娈人,来作清溪主。
清溪映明月,子规欲啼血。灵风吹蘋藻,终古扬芳烈。
晚步访吴导之
落日不得意,飘然一出门。溪光秋水净,山色暮云昏。
叩户月初上,挑灯细论文。遗书溯两世,手泽祖犹存。
留题梁溪塾
香山翠色落瑶樽,赋别梁溪水上村。孤馆寒灯三载夜,雪泥鸿爪一时痕。
凉风拂面催归躅,细柳关心繫梦魂。寄语朋侪莫相笑,无才永矢在衡门。
院试寓郡城独坐对月无聊中叠韵成此五首 其一
绝好窗前月,清光向客来。友添惟对影,心死已成灰。
善价看时辈,虚藏愧不才。此身何所用,且即隐蒿莱。
秦淮杂诗五首 其四
影落江湖谶竟成,可堪南渡更难争。一朝终始两残局,寂寞潮声到石城。
秋成后志感
今夏四月五月间,愁霖月月成漏天。登高一望浩无际,渺渺村落无孤烟。
扁舟纵棹何所往,颓垣败壁流河边。河中依依见杨柳,始知所历皆良田。
吾里高枕香山麓,犹幸闭户可安眠。但嗟遏籴食不足,觅米如乞空持钱。
百岁老翁垂涕泪,苦道所值无今年。吾侪啸歌不能乐,感时抚事徒潸然。
一身纵饿死亦足,嗷嗷鸿雁何迍邅。吾里秋来岁大有,筑场纳稼歌幽篇。
无限流亡携老幼,拾穗乞食何时还。
登北固山晚眺
悠悠暮色到山村,屐印青山认旧痕。天际帆轻归铁瓮,云边日落侧金盆。
一江南北涛声壮,雨点金焦树影昏。翘首长安何处是,苍生无限绕吟魂。
邑志三首 其三
人生好学浑閒事,只奈明珠不易投。每叹遗编传友录,买丝拟为绣花周。
周馨桂
字小山,诸生。顾山人。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93篇诗文
独吟道中
避兵沈滨赠芝田吴翁
望江北
大营驻黄庄违顾山六里。往来兵士,日有虏掠屡启主帅不止也。因感 ...
秦淮二首 其二
香山怀古
武侯
口号二首 其二
闭户二首 其一
遁园
读无名氏粤西杂诗有感二首 其一
七夕赋得鹊桥
奉呈稼堂外叔舅
古歌二首 其二
题二程全书
读韩子上宰相书
古歌三首 其二
访沈滨吴芝田翁二首
宵坐
虹霓
骏马说行
读虞山张竹泉丈补拙庐制义试帖
读杜集
九日怀古三首 其三
咏史三首 其二 李斯
将应岁试感怀三首 其一
题青莲昌黎集
归自沈滨
送还故山
过吴稼堂外叔舅故居
恭挽稼堂外叔舅五十韵
读香山山茶诗册
新岁课儿四首
读无名氏粤西杂诗有感二首 其二
闭户二首 其二
清明陪友登香山
将应岁试感怀三首 其二
野行赴塾
常阴沙夜坐
将应岁试感怀三首 其三
示履儿
示儿叹
避兵自正月十三至六月二十三日抵家粪除感赋
读虞山翁铁庵尚书叔元年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