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仙峰庵屋内大树

仙峰庵屋内大树

清代 朱煌

举头天外几千年,历劫风霜不变迁。消尽人间烟火气,不成栋梁便成仙。

诗人朱煌的古诗

平夷即事

清代 朱煌

盛世车书同,治绩真缵禹。海水不扬波,海外仰仁宇。

贡使络绎来,四夷皆镇抚。竟有英逆夷,甘心逞跋扈。

性本类犬羊,不入华人谱。毒计制米囊,毒人入脏腑。

吸食即伤生,诡谋如妖蛊。我用我法严,未将夷罪数。

谁知红毛奴,猝将舟山取。我朝覆载宽,犹许通商贾。

彼自外生成,漫思斗楼橹。小丑竟跳梁,蠢动如蚁聚。

居民惊且逃,纷纷去乡土。还定兼招徕,安危靠大府。

战守皆无虞,允作浙民主。安集遍武林,足蹈更手舞。

义勇起城乡,支更愿挨户。火轮时窥探,我民自按部。

即有汉奸民,亦多膏我斧。四明竟鲸吞,定镇亦不吐。

占据三四城,生民多愁苦。庙算定神机,天子赫斯怒。

震警发天威,予曰有御侮。命将慎凭轩,整军遣宰辅。

六师皆奋扬,军书日旁午。偕作竞同仇,渊渊听伐鼓。

勇士如熊罴,骁将如虓虎。纪律甚严明,整齐肃步武。

拉朽若严霜,苏困同时雨。但恐寇操舟,海上作强虏。

得势即进攻,失势即登橹。如何捣其巢,舟师严束伍。

船须大小兼,气当一再鼓。矢石既兼施,火攻力更努。

洋面可穷追,口门更防堵。陆路整戈矛,水师奋弓弩。

火炮若雷霆,火箭如飞羽。夷舟力不支,俨如鱼游釜。

夷匪皆成擒,夷首可就俯。战功铭鼎钟,名可同吉甫。

帷幄运全筹,中流作砥柱。横扫四海氛,海疆可撑拄。

八蛮皆循规,九夷亦蹈距。泽国庆安澜,华夷颂恩溥。

太平奏凯歌,琴瑟鸣搏拊。献俘告武成,甲胄换黻黼。

更须振海防,烽堠严灯炷。船破及时修,兵缺及时补。

刁斗既森森,镇将亦俣俣。有备终无虞,中华更扬诩。

钱塘舟次忆友人张鉴溪即用杜子美《春日怀李白》韵兼袭其句 其一

清代 朱煌

何处晨钟动,清音下界庭。迷途应欲转,多少梦魂醒。

和洪蔗农广文即步元韵 其二

清代 朱煌

诗格直如太瘦生,瑶章真似吐琼英。新蕖出水天然秀,皎月当空分外明。

古道照人惟雅意,周行示我更深情。春风到处无遐迩,不独平昌著令名。

海口防堵又兼乡征并查罂粟花 其二

清代 朱煌

作吏尤难是海疆,海门日日枕戈防。儒生岂解孙吴略,但效男儿意气强。

上石飞岭

清代 朱煌

岭路迢迢接翠微,扪萝直上近斜晖。谁言顽石无知物,乘得风云也奋飞。

自高邮州至清江遇顺风

清代 朱煌

幸得天心顺,乘风破浪行。蒲帆张幅幅,茅屋过程程。

才发高邮驿,旋看宝应城。清江明日早,伫望到神京。

遂昌

清代 朱煌

山城如斗只区区,南北东西分四隅。谷听书声吟雪夜,峰成文笔插云衢。

寿光宫里传仙迹,君子丛边聚宿儒。伫望幞头䃪上岸,文明早应世唐虞。

钱江舟中怀友人刘介庵明经

清代 朱煌

与君同气复同声,一见论交定一生。谈到五更犹剪烛,送还半路更班荆。

相思几度凭鱼雁,阔别频年换蟀庚。最是西湖风味好,可能买棹向南行。

海口防堵又兼乡征并查罂粟花 其一

清代 朱煌

宦海无如俗吏忙,肩舆周历四乡仓。追呼已竭风尘力,近又新添查米囊。

过大峰岭

清代 朱煌

万仞峰头顶上看,天梯石磴接层峦。行到半山风飒飒,更愁高处不胜寒。

宿马石埠

清代 朱煌

岂真驿马照前程,鞅掌风尘尽日行。野店荒村才小息,晨鸡又听唤声声。

过石佛岭

清代 朱煌

石佛高盘万仞山,昙花现处照溪湾。纵然色相空中现,只在非空非色间。

宿堂上领古寺

清代 朱煌

古寺山巅路不平,劳人到此已三更。夜深渐觉神才静,地僻从教梦亦清。

小憩自然捐俗虑,少闲便是学长生。尘缘自此浑忘却,又听晨鸡唤早行。

上房后院双桂

清代 朱煌

丹桂双双手自培,深根茂叶趁春栽。十年应作百年计,好咏菁莪乐育材。

塘工即事 其二

清代 朱煌

移山填海海偏深,精卫常凭匪石心。前日点金成石手,可能点石更成金。

遂昌卸任只将兰花带赴湘湖,其余杂花概交后任,口占四句不入交册 ...

清代 朱煌

旧管竹竿仍万个,新栽桂树已三根。开除荤素兰花去,尚有梅庄插满盆。

塘工即事 其一

清代 朱煌

廿家坦水御风潮,坦石应须廿万条。纵有点金成石手,焉能点化在崇朝。

玉环署中红桃甚多水沟边忽生白桃花一株因成七律

清代 朱煌

桃天紧接杏花天,烂漫枝头一色鲜。忽有白花羞献媚,耻随红粉共争妍。

始华即已超凡卉,结实应须历几年。会待瑶池成熟日,定当饱食快游仙。

花台牡丹盛开八朵

清代 朱煌

国色天香八朵开,居然八座上春台。同荷并列非凡艳,与竹为邻绝俗埃。

和洪蔗农广文即步元韵 其一

清代 朱煌

春酿好将嘉客招,樽前笑语仰高标。一番真味如醇酒,千顷洪波似早潮。

清白家声光简册,渊源心术契箪瓢。广文岂是官常冷,头上冰衔凛一条。

朱煌

朱煌

朱煌(1772—1849),字辉甫,号勿轩,青县钱海庄(今属沧县)人。少孤贫,读书刻苦,寒暑无间。乾隆五十七年(1792)补博士弟子员。嘉庆九年(1804)举于乡,而时乖命蹇,十上公车不第。 道光二十七年(1847),擢巡宁夏道, 道光二十八年(1848),宣宗勤求吏治,稔知公名。特传旨召之,期将大用。公行至西安,遘疾还乡,事乃寝。 道光二十九(1849)年正月六日,卒于家,春秋七十有八。诰授中宪大夫。著有《勿轩小草》、《环山善后事宜》、《武经七书摘要》等书。► 3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