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为伯卿题山水障子 其一

为伯卿题山水障子 其一

清代 朱景英

泉细静相求,山深静已古。真性得峥泓,幽人静无语。

诗人朱景英的古诗

十一月十九日同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 其 ...

清代 朱景英

楝花风后刺桐霞,忽为萧骚感岁华。一种金城司马恨,攀条无那复天涯。

三月廿日邀同任伯卿施祓堂游曾氏园林归饮署斋即事 其八

清代 朱景英

忠孝门风重,文章世泽深。终天攀柏泪,旷代读书心。

挚友于君取,陈人独我寻。坐中有施宿,相对亦沈吟。

将与伯卿别过官斋作此

清代 朱景英

海外成轻别,年时海外逢。素心无几辈,华发剩孤踪。

不转有如石,后凋惟此松。眷言存息壤,庭际怅相从。

秋郊早行 其一

清代 朱景英

板桥步步接平堤,掩映朱阑草尚萋。苦忆前春湖上路,朝烟无际柳丝迷。

示子婿高时夏

清代 朱景英

长为万里客,日夜向沧洲。高浪垂翻屋,沅湘万里流。

朝来没沙尾,渐拟放扁舟。虽对连山好,桃源无处求。

夜雨阻水野次

清代 朱景英

云黑四山雨,山泉百道流。坼崖声出涧,绝壑夜无舟。

哭岂穷途效,宾谁一榻留。天明偏不肯,客路及中秋。

凤山道中 其二

清代 朱景英

语经重译总差讹,诘曲村墟鹘突过。一事南来差不恶,山光揽得半屏多。

汉铜研滴是莘田二丈遗物

清代 朱景英

曾伴仙人泣露盘,渭城波远墨池宽。器经沐浴皆前泽,席接威仪亦古欢。

海岳易庵名并重,丹铅点笔气犹寒。青山知己今埋骨,清泪蟾蜍滴未乾。

涉大甲溪

清代 朱景英

重巘薄巨溟,溪流赴其壑。溪瓴势敢当,一泻不馀勺。

何年掷山骨,弥望铺磥硌。迅湍日舂撞,涩滑勿容踱。

跨埼绝杠梁,悬絙失杙椓。当逵际兹险,徒御困各各。

赖有蛮蜑群,顶踵力翘跃。逆掠雪捲涛,敧转飙回萚。

踰晷达前崖,神志犹错愕。咄哉大川涉,平生矢无怍。

履坦幽人贞,安居达者乐。曷弗下泽乘,少游语如昨。

所以马文渊,头白武溪恶。

画荷 其二

清代 朱景英

月晓风亦清,容色故娟好。餐之可忘饥,此花是芝草。

经剌桐围怀伯卿

清代 朱景英

聚散真无定,离愁积未删。故人万里外,树色一围间。

风雨江南道,云烟海上山。相违忽相忆,行处泪痕斑。

六月六日即事

清代 朱景英

竹素丛残海外装,官閒偏为曝书忙。风床叶叶舒还卷,消受长天古墨香。

为伯卿题山水障子 其三

清代 朱景英

眼中无丹青,句妙山水障。可惜杜少陵,不见黄公望。

清荫堂观奕作

清代 朱景英

绿泻当庭一榻清,东风无力动帘旌。竹炉初煖茶烟细,静听楸枰落子声。

过竹溪寺

清代 朱景英

不见檀栾影,溪声听亦无。疏钟空际堕,古刹望中孤。

径曲迷香篆,林荒冷苾刍。移时味禅悦,且复小跏趺。

凤山道中 其四

清代 朱景英

深黑蛮溪束火来,乱流中夜困舆儓。少游数语关千古,讵独文渊首重回。

登郑州夕阳楼

清代 朱景英

独上高楼思渺然,中原形胜夕阳边。九河带雪声趋海,二室盘云势到天。

狂以成名为竖子,达能退步即神仙。须知楚汉寻常事,我欲吹笙鹤背眠。

蓬山即事 其三

清代 朱景英

垂垂两耳肉如环,绿发鬖髿覆绀颜。悔不担来千石酒,直看一路醉花蛮。

女戎图 其二

清代 朱景英

汉关秦月雁门霜,猎猎风驰古战场。剽斗健儿身手好,晓寒曾试薄罗裳。

十一月十九日同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 其 ...

清代 朱景英

秉烛相看梦寐如,鼕鼕街鼓报更初。觥船棹后旗枪罢,小别还留兴有馀。

朱景英

朱景英

 湖南武陵人,字幼芝,一字梅冶,晚号研北翁。乾隆十五年解元。历任宁德知县,台湾鹿耳门同知,北路理番同知。工汉隶。尝纂修《沅州府志》。有《海东日札》、《畬经堂集》、《研北诗馀》。► 13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