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朱景英
板桥步步接平堤,掩映朱阑草尚萋。苦忆前春湖上路,朝烟无际柳丝迷。
十月廿四日伯卿招饮即席有赠 其二
勋业君能树,衰迟我自知。致身须及早,送老敢嗟卑。
橘失踰淮性,匏愆渡汉期。一樽还慰藉,他日记天涯。
人日柬伯卿
此日新年胜,他乡旧雨稀。快晴验人意,耽静息尘机。
酒快分筵斗,花怜隔院飞。素心肯来访,深话趁斜晖。
六月六日即事
竹素丛残海外装,官閒偏为曝书忙。风床叶叶舒还卷,消受长天古墨香。
月夜闻笛次伯卿韵
枨触为长笛,飞声静夜哀。离人沧海上,孤吹水云回。
境僻绝喧籁,天寒迟熟梅。裌衣忍深坐,清听月中来。
海门春望
春海长天镜面窥,更凭高面振衣宜。风回远浪帆千合,霞散颓垣角一吹。
花柳故园劳梦寐,共球属国凛羁縻。原知此地关筹画,孤宦何堪鬓有丝。
官斋新构落成题壁,四章 其二
数弓隙地久荒芜,添个轩堂入画图。位置意从疏淡得,周遭境与静虚俱。
乌衣识路新巢定,翠筱窥墙旧径纡。霁景亦延凉月伫,俗尘能到此间无。
海门即日
疆索宁忧控制遥,百年熙洽曀霾消。岛夷敢踞牛皮地,阃帅曾乘鹿耳潮。
横海楼船竞笳鼓,专城符节属嫖姚。承平羡尔当关策,入夜鱼龙镇不骄。
十一月十九日同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斋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 其 ...
剧爱琅琊王长史,席间麈尾散风怀。海东亦出栽花手,准备春来醉眼揩。
为尹拜石题芦塘舣棹图 其二
侬船镇日傍渔矶,倚桨红襟见亦稀。底怪钱塘戴文进,燕支渲染钓师衣。
秋郊早行 其三
沟塍处处稻花香,水外柴门竹外庄。侵晓桔槔声聒耳,秋田端不废农忙。
为伯卿题山水障子 其二
飞流故喷薄,绝巘何嵯峨。所以谢幼舆,邱壑趣已多。
七夕宴集楝花书屋闻歌有作
大海潮声沓,明河夜气幽。远游轻过鸟,独处寂牵牛。
兴博传觞胜,怀增顾曲愁。更深犹促坐,为惜客中秋。
题韦载玉授经图
一经授受家法古,坐使籯金贱于土。后来朴学盛接武,门阀城南天尺五。
皤然一老湖湘南,压肩藤笈身蕉衫。拄杖直度关门杉,又来鳀国便风帆。
示我一卷行看子,卷中之人宛然似。梧阴覆地荷贴水,偶却绳床横石几。
玉雪无匹曰衮师,为剖经义袪经疑。只此亦足忘其衰,投脚万里将何为。
有唐一代重世族,裴杜崔卢递烜煜。不见欧九操简牍,宰相韦家数更仆。
及身瓠落惟嗟吁,故家池馆何有无。传经心事亦已孤,雪泥鸿爪留斯图。
我题此图不容赞,菀枯俯仰增长叹。慰藉无端同一粲,当窗亭午赪桐烂。
十月廿四日伯卿招饮即席有赠 其一
炎海无冰雪,浑忘十月天。客心故摇落,人事况推迁。
纵饮非吾愿,同袍觉汝贤。流光应共惜,岁晏此穷边。
秋昼苦热与李槎寄施韨堂坐澹怀轩即事有作 其一
兼旬金序木延凉,苦盼西风阻瘴乡。岁阅四时皆夏令,候当七月剧秋阳。
雁鸿音断书千里,芦荻花稀水一方。底不遥天动愁思,楚人生性爱沅湘。
秋郊早行 其四
潮来曲渚上鱼虾,早趁矶头理钓车。自笑洞庭渔父伴,为谁閒却旧生涯。
蓬山即事 其一
此间那易觅蓬瀛,夷獠村中浪有名。但使野人习耕凿,太平农亦乐长生。
送陈梅岑长钧之任武冈学博
莫厌清贫甚,儒林幸又君。几人陈古义,吾道在斯文。
珍重青毡席,淋漓白练裙。从来饶笔墨,况对乱峰云。
蓬山即事 其二
劲弧卓地响藤弦,筱笴雏翎发叠连。也学颜行齐稽首,射生好手试叉前。
和伯卿庭石之作
略存山意思,数笏石争长。忽忆双峨色,难为梦寐忘。
露华滋藓碧,雨气袭衣凉。小簇罗浮境,烟云滃一堂。
朱景英
湖南武陵人,字幼芝,一字梅冶,晚号研北翁。乾隆十五年解元。历任宁德知县,台湾鹿耳门同知,北路理番同知。工汉隶。尝纂修《沅州府志》。有《海东日札》、《畬经堂集》、《研北诗馀》。► 137篇诗文
哭二侄
明吴江女子叶小鸾自写小影为顾鉴沙题 其二
赠新安吴澹如基尧
三月廿日邀同任伯卿施祓堂游曾氏园林归饮署斋即事 其十
蓬山即事 其五
东瀛杂诗 其三
午睡梦伯卿
赠四明余献之廷良
画荷 其二
正月十八日邀那西林兰泰余退如任伯卿李蘧庵本楠王亮斋王曲台执礼 ...
女戎图 其二
六月十五夜对月
壬辰1772元日立春
经剌桐围怀伯卿
官斋新构落成题壁,四章 其三
瓶花 其二
东瀛杂诗 其八
登郑州夕阳楼
蓬山即事 其四
凤山道中 其一
顾鉴沙棡伴梅图 其四
伯卿官新成奉题,四章 其二
过竹溪寺
东瀛杂诗 其六
值拜石北港兰若夜话久之时将返槜李诗以赠别
官斋新构落成题壁,四章 其一
为伯卿题山水障子 其三
明吴江女子叶小鸾自写小影为顾鉴沙题 其四
官斋新构落成题壁,四章 其四
五日诸罗道中
喜晤尹拜石即与言别
秋郊早行 其二
邹小山宗伯茄豆帧子为章书亭镇帅题
坌山作 其一
示从子和埮
竹城喜晤韩璞园明府
腊夜
三月廿日邀同任伯卿施祓堂游曾氏园林归饮署斋即事 其二
闰五日伯卿以诗招饮不赴次韵答之
凤山道中 其三
冬夜南园同人观演拙制桃花缘传奇 其二
秋郊早行 其一
又赠槎寄
章书亭绅镇帅戴笠图
三月廿日邀同任伯卿施祓堂游曾氏园林归饮署斋即事 其三
破蕉
瓶花 其一
赠武林施止莽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