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程子静生日

赠程子静生日

宋代 朱升

程生眉眼如新月,生日忻欢寘酒樽。王父仁恩在民庶,乃翁世禄遗儿孙。

和风款款回山市,春树亭亭对学门。勉尔灯前勤受读,发扬家学诏来昆。

诗人朱升的古诗

留金陵送毕功大州判归 其一

宋代 朱升

杨枝袅娜酒旗摇,人去人来朱雀桥。老我送君人送我,迟迟几许意难消。

为陈弘道题十一首 其五 芳馨亭

宋代 朱升

满架芳尘似雪开,眼鼻受用贪忘回。暮归却被娇娥问:何处惹得香风来?

为陈弘道题十一首 其九 济舟亭

宋代 朱升

为怕燕姬翠黛愁,画船舣阁两津头。因兹便得济川妙,只用舆梁安用舟。

代人作春闺怨十首 其六

宋代 朱升

东风疑不到窗纱,惊见盆桃尽着花。郎意岂胜春意荡,远游亦合暂还家。

代人作春闺怨十首 其七

宋代 朱升

了了如欢杳杳悲,凝情尽日听乌衣。郎归莫作呢喃语,薄幸疑君说是非。

酬黄仲器惠笺纸

宋代 朱升

萍水相逢成忘年,白玉阿忘灯窗前。余无无住道人句,正自怜何以当此十样笺。

十样笺,展开光如镜。便如黄裳剑潭牛斗映,又如叔度汪汪波万顷。

劳君赠,感君赠。宵人才短笔砚疏,此笺十年用有余。

文物相施还将文物报,试学乃祖黔安书。

题方山楼

宋代 朱升

易称坤静德能方,楼对方山拱画堂。突兀仙居雄里闬,淋漓华扁照楣梁。

青山滚滚开书帙,余庆绵绵列笏床。老子个中无一事,翠屏松竹共苍苍。

送陈自新上永新 其二

宋代 朱升

南窗脱乌帻,汗颗不胜洒。此际向长途,知非得已者。

木川郁佳树,已是息波马。川云肯上天,须臾雨天下。

赠星士汪晓窗 其三

宋代 朱升

纷纷世俗爱言好,好命如今见者稀。言好暂欢终受訾,晓窗不是欠圆机。

为陈弘道题十一首 其四 青子亭

宋代 朱升

杭人食梅不待酸,只须豆样荐金盘。若教青子亭中坐,看有何人不整冠?

盆荷 其三

宋代 朱升

贮水栽莲瓦盎池,西湖风盎岂专奇。高呈艳艳红妆面,特立亭亭碧玉枝。

静影月涵光皎洁,浅波鱼戏漾参差。主人心与濂溪会,一日何妨赋一诗。

赋梅花初月酬汪古义诸公

宋代 朱升

冬至之后江上春,来车去马秦淮滨。峨峨钟山楼观古,翼翼南国衣冠新。

此时游子逸兴发,客衾忽梦歙溪云。金陵子弟来相送,梅花初月尤殷勤。

我昔盛年学书史,担簦载贽非隐伦。中遭丧乱百念息,揣分甘作山中人。

山中得此构重屋,惜其背寅乃面申。清宵魂交古君子,为云安名一何神。

寒梅始花日出辰,当楼新月悬钩银。天根阳生花实茂,月窟魄死光辉沉。

蓓蕾数点春,我巳见其映雪千树之玉津。漂渺一眉金,我巳看作行天五夜之冰轮。

功名事业塞宇宙,敛之方寸谓之仁。隆中窥此诸闻达,莘野抱此称天民。

即今谁因乃成此,故人陶侃与贺循。未能陈力当引去,山中梅月姑相亲。

天根月窟古所云,动静之机斡洪钧。世人漫作复姤二卦看,缘何得见梅花初月之景象与夫隐者之天真。

再拜文儒领佳贶,长歌作谢聊自申。

代人作春闺怨十首 其三

宋代 朱升

昔日红桃花发时,每挼花片心琼肌。如今却被桃花笑,晓揽青铜草样萎。

代人作春闺怨十首 其八

宋代 朱升

庭前红杏笑嫣然,前日初开蝶恣穿。轻翅不来留粉在,空教妾意憾当年。

谢陈弘道饮余春酒

宋代 朱升

昨来叨宴遇,剪烛夜沉沉。和气醉连昔,谢名迟到今。

无人共酬景,有憾易伤心。祗合移高馆,清谈听鹤林。

送回岭汪士林之杭

宋代 朱升

武林物色入诗香,把袂安能□四方。酒尽一尊山意晚,舟行六月水风凉。

壮怀去去游而乐,道路悠悠阻且长。若见虚翁烦寄语,文章日月与齐光。

为陈弘道题十一首 其七 花仙径

宋代 朱升

二月时光春事浓,海棠花发透脂红。若还真有仙风味,那得中间一径通。

得詹田佳城

宋代 朱升

风水集詹田,藏川夹石川。遛心垂半世,藏体付千年。

海内风尘息,城南灯火偏。亲朋何用哭,含笑入黄泉。

和唐令尹喜雨谣

宋代 朱升

乖龙行雨来,阴云暗长空。父老急避雨,枕籍丛祠中。

共说今年好令君,愁民心与天心通。推收不行二十载,编户流离注虚税。

救焚拯溺不移时,感召丰穰如有期。夏潦秋必旱,家家发忧叹。

人言令君先民忧,祷神得雨民忧散。绝怜得雨如得金,黄金不入饥时眼。

君不见去年河陕间,到处各有守令官。尽心弭灾岂无术?

坐使生齿遭艰难。忠臣忍读罪己诏?富儿勇取入粟官。

呜呼,从渠入粟为官至卿相,徙薪合在焦头上。

留金陵送毕功大州判归 其四

宋代 朱升

劳佚人生各有宜,扶桑汲汲有崦嵫。毕公今日还山喜,似我当初得举时。

朱升

朱升

朱升,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景定建康志》卷三二)。► 7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