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唐代 李商隐

尝闻宓妃袜,渡水欲生尘。好借常娥著,清秋踏月轮。

诗人李商隐的古诗

隋宫守岁

唐代 李商隐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沈香甲煎为庭燎,
玉液琼苏作寿杯。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
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

昨夜

唐代 李商隐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题小松

唐代 李商隐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拟沈下贤

唐代 李商隐

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即日

唐代 李商隐

小苑试春衣,高楼倚暮晖。
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
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几家缘锦字,含泪坐鸳机。

离席

唐代 李商隐

出宿金尊掩,从公玉帐新。依依向馀照,远远隔芳尘。
细草翻惊雁,残花伴醉人。杨朱不用劝,只是更沾巾。

晓坐(一云后閤)

唐代 李商隐

后閤罢朝眠,前墀思黯然。梅应未假雪,柳自不胜烟。
泪续浅深绠,肠危高下弦。红颜无定所,得失在当年。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唐代 李商隐

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纵然膺使命,何以奉徽音。
投刺虽伤晚,酬恩岂在今。迎来新琐闼,从到碧瑶岑。
水势初知海,天文始识参。固惭非贾谊,惟恐后陈琳。
前席惊虚辱,华樽许细斟。尚怜秦痔苦,不遣楚醪沈。
既载从戎笔,仍披选胜襟。泷通伏波柱,帘对有虞琴。
宅与严城接,门藏别岫深。阁凉松冉冉,堂静桂森森。
社内容周续,乡中保展禽。白衣居士访,乌帽逸人寻。
佞佛将成传,耽书或类淫。长怀五羖赎,终著九州箴。
良讯封鸳绮,馀光借玳簪。张衡愁浩浩,沈约瘦愔愔。
芦白疑粘鬓,枫丹欲照心。归期无雁报,旅抱有猿侵。
短日安能驻,低云只有阴。乱鸦冲晒网,寒女簇遥砧。
东道违宁久,西园望不禁。江生魂黯黯,泉客泪涔涔。
逸翰应藏法,高辞肯浪吟。数须传庾翼,莫独与卢谌。
假寐凭书簏,哀吟叩剑镡。未尝贪偃息,那复议登临。
彼美回清镜,其谁受曲针。人皆向燕路,无乃费黄金。

寄裴衡

唐代 李商隐

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杂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

游灵伽寺(以下见《统签》)

唐代 李商隐

碧烟秋寺泛湖来,水打城根古堞摧。
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马嵬·其二

唐代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定子(此诗又见《杜牧外集》,题作隋苑)

唐代 李商隐

檀槽一抹广陵春,定子初开睡脸新。
却笑吃虚隋炀帝,破家亡国为何人。

木兰

唐代 李商隐

二月二十二,木兰开坼初。初当新病酒,复自久离居。
愁绝更倾国,惊新闻远书。紫丝何日障,油壁几时车。
弄粉知伤重,调红或有馀。波痕空映袜,烟态不胜裾。
桂岭含芳远,莲塘属意疏。瑶姬与神女,长短定何如。

戏题友人壁

唐代 李商隐

花径逶迤柳巷深,小阑亭午啭春禽。
相如解作长门赋,却用文君取酒金。

夜思

唐代 李商隐

银箭耿寒漏,金釭凝夜光。綵鸾空自舞,别燕不相将。

寄恨一尺素,含情双玉珰。会前犹月在,去后始宵长。

往事经春物,前期托报章。永令虚粲枕,长不掩兰房。

觉动迎猜影,疑来浪认香。鹤应闻露警,蜂亦为花忙。

古有阳台梦,今多下蔡倡。何为薄冰雪,消瘦滞非乡。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唐代 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楚泽

唐代 李商隐

夕阳归路后,霜野物声干。集鸟翻渔艇,残虹拂马鞍。
刘桢元抱病,虞寄数辞官。白袷经年卷,西来及早寒。

赠刘司户

唐代 李商隐

江风吹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垂柳

唐代 李商隐

垂柳碧鬅茸,楼昏雨带容。思量成夜梦,束久废春慵。
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碧虚随转笠,红烛近高舂。
怨目明秋水,愁眉淡远峰。小阑花尽蝶,静院醉醒蛩。
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宝奁抛掷久,一任景阳钟。

乐游原

唐代 李商隐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50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