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朱熹
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桑田海水今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汲清泉渍奇石置熏炉其后香烟被之江山云物居然有万里趣因作四小诗 ...
隐几对寒碧,忘言心自闲。岂知宜寂士,灭迹青峰间。
次韵择之发紫溪有作
明日振衣千仞冈,夜分起看月和霜。久知行路难如此,不用悲歌泪满裳。
寄题浏阳李氏遗经阁二首 其一
老翁无物与孙儿,楼上牙签满架垂。更得南湖亲嘱付,归来端的有馀师。
冬雨不止
忽忽时序改,白日藏光辉。重阴润九野,小雨纷微微。
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田家秋成意,落落乖所期。
旷望独兴怀,戚戚愁寒饥。事至当复遣,且掩荒园扉。
书邵子尧夫游伊洛四首 其三
秋日□秋禾黍边,农家富贵自丰年。一箪鸡黍一瓢饮,谁羡王侯食万钱。
秀野以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为韵赋诗熹伏读佳作率尔攀和韵剧思悭 ...
我居深山中,茅舍破不补。上见风搅林,下有云承宇。
闻公落新宫,户牖不可数。懒惰心力衰,念公亦良苦。
次韵谢刘仲行惠笋二首 其一
谁寄寒林新斸笋,开奁喜见白差差。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之德化宿剧头铺夜闻杜宇
王事贤劳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如何独宿荒山夜,更拥寒衾听子规。
答择之
长言三复尽温纯,妙处知君又日新。我亦平生伤褊迫,期君苦口却谆谆。
芹溪九曲诗 其五
五曲峰峦列翠屏,白云深处隐仙亭。子期一去无消息,惟有乔松万古清。
同张明府登凌风亭怀亭无咎
日夕和风至,西山淡无姿。危亭极远眺,胜处良在兹。
忆昔亭令尹,青云乃心期。鞿羁不得骋,发此胸中奇。
前瞻千仞冈,俯视万顷陂。神襟一以旷,我志浩渺瀰。
飞车越沧浪,天风振裳衣。怀哉此焉薄,问讯无边辞。
今公岂不佳,宫商似前徽。相携岸晚帻,共此长相思。
游烂柯山
残雪未消次择之韵
脚底悲风舞冻鸦,此行真是蹑苍霞。仰头若木敷琼蕊,不是人间玉树花。
次韵伯崇自警二首 其一
十载相期事业新,云何犹叹未成身。流光易失如翻水,莫是因循误得人。
丘子服来访道间得古梅折以为赠刘叔通江文卿俱来各有佳句因各次韵 ...
西湖居士寻诗处,今堕软红车马尘。半树横枝空好在,祇应无地觅高人。
方广奉怀定叟
偶来石廪峰头寺,忽忆画船斋里人。城市山林虽一致,不知何处是真身。
拟古八首 其一
离离原上树,戢戢涧中蒲。娟娟东家子,郁郁方幽居。
濯濯明月姿,靡靡朝华敷。昔为春兰芳,今为秋蘼芜。
寸心未销歇,托体思同车。
次刘彦集木犀韵三首 其二
仙衣才试郁金黄,便觉秋风满院芳。定观极知先透彻,通心岂是故迎将。
宿武夷观妙堂二首 其二
清晨叩高殿,缓步绕虚廊。斋心启真秘,焚香散十方。
出门恋仙境,仰首云峰苍。踌躇野水际,顿将尘虑忘。
山馆诸兄共赋骤雨鹭鸶二绝 其二
雨罢微塘凛欲秋,飞来白鸟便夷犹。从今认得横塘路,水远天长百不忧。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831篇诗文
仙霞岭
怀友
秋日告病斋居奉怀黄子厚刘平父及山间诸兄友
次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 其八 木耳
拟古八首 其六
训蒙绝句 斐然成章
兼山阁雨中
用西林旧韵二首 其二
友人黄子衡欲之上庠以诗留行
百丈山记
秋夕怀子厚二首 其一
题安隐壁
秋华四首 其四 菊
借王嘉叟所藏赵祖文画孙兴公天台赋凝思幽岩朗咏长川一幅有契于心 ...
斋居感兴二十首 其五
刘德明彦集祝弟以夏云多奇峰为韵赋诗戏成五绝 其五
别韵赋一篇
训蒙绝句 道
丙辰正月三日赠彭世昌归山
丘子野表兄郊园五咏 其一 柳
赋归云洞
训蒙绝句 辞达而已二首 其一
元范尊兄示及十梅诗风格清新意寄深远吟玩累日欲和不能昨夕自白鹿 ...
训蒙绝句 观澜
寄江文卿刘叔通 其一
杂记草木九首 其七 萱草二
社日诸人集西冈
训蒙绝句 安仁利仁
用前韵答林史君
次韵择之进贤道中漫成五首 其二
赠上封诸老
次韵别范伯崇二首 其二
寄江文卿刘叔通 其三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六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五 劳农
次子有闻捷韵四首 其四
训蒙绝句 存心
读书要三到
次韵傅丈武夷道中五绝句 其一
次季通韵赠范康侯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十四 落星寺
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二首 其一
次林扩之开善避暑韵二首 其二
岳后步月
枯木次择之韵
武夷精舍杂咏 钓矶
和喜雨二绝 其一
再得古木
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 其二
偶题三首
读子厚诗卷用其卒章晨起之韵作诗寄之
拟县补以虫鸣秋诗
游武夷以相期拾瑶草分韵赋诗得瑶字
赋归吾洞
训蒙绝句 其二
寄山中旧知七首 其一
武夷精舍杂咏 仁智堂
训蒙绝句 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