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园中开牡丹一枝

园中开牡丹一枝

宋代 朱翌

天下花王都洛京,清明寒食走香軿。
东君欲表南来意,一朵荐然尚黄型。

诗人朱翌的古诗

告春亭 其三

宋代 朱翌

自断身将隐,无嫌论少卑。江湖双桂楫,天地一茅茨。

溪篆行蝌蚪,林妆啭画眉。悠悠昏复昼,聊尔给其私。

岁乙丑余年随十有九矣因诵太白随十九年非一

宋代 朱翌

南来不赢粮,随身一竿竹。
随年钓曹溪,溪水香可掬。
求方驻隙驹,辟谷起黄独。
五十止欠一,何地可归宿。
今晨祖师前,一掷杯珓卜。
去以六月息,来期七日复。
往事一局棋,信手不必覆。
吾生行休矣,自此生处熟。

贺陈内翰去非三首 其二

宋代 朱翌

梦获生花笔,祥开视草儒。奉天专仰陆,元祐只传苏。

莲影光分烛,丝纹细结絇。禁中颇牧在,夙夜赞神谟。

游江医园江避贼归四年花木皆再种已开花著子

宋代 朱翌

避地归来四阅春,春来草木尽青青。
桃花暖逐桃花水,竹叶光临竹叶瓶。
闭户自求安乐法,活人时说卫生经。
移床却就溪边坐,照我新生白发星。

谢刘宪惠龙眼诗

宋代 朱翌

龙目秋成亦一奇,略无瘴一损瑶肌。
荔枝韵胜村谁亚,益智名同性即非。
侠士从禽携弹去,鲛人探海得珠归。
不须直待枯成腊,便遣尊前解褐衣。

跋司马才仲六论

宋代 朱翌

温公言语药石谱,犹子文章星斗罗。家世有方能治国,宦游无地可降魔。

谛观深切著明论,平视贤良方正科。四海共知勋室后,享年孰似贾生多。

佛头菊

宋代 朱翌

我杖常扶佛面强,我花今见佛头香。
灵山会上曾拈出,一笑悬知是饮光。

次韵张巨山正月十日游天竺

宋代 朱翌

欲饭云边寺,先寻湖上春。
山川良是旧,岁月又更新。
草长烟如积,梅晴粉自匀。
久留知不可,暂过却须频。

南华书事诗 其三

宋代 朱翌

真觉止能留一宿,桐乡今已住连宵。却将膏雨下山去,聊助南溟早晚潮。

次韵胡明仲见寄

宋代 朱翌

去年玉笋班,仰视见櫑具。
仰事似陆贽,任事似裴度。
今年起衡山,出守非不遇。
床头看周易,象在益长裕。
解琴须更张,谋国乃疾固。
要开天地炉,更使万物铸。
可怜冰氏子,大似铁炉步。
自谓乐於贫,公乃知其素。
来删城旦书,聊免吏部注。
祝公早来朝,为上宽北雇。

牡丹次韵 其一

宋代 朱翌

一日春工过颍阳,名园次第款侯王。风流得见升平瑞,气味初无世俗香。

早托筠笼驰驿骑,旋张罗盖护晨光。最怜一尺槃盂玉,稳上高鬟映额黄。

买田潼溪

宋代 朱翌

求田得处便成家,笑为污成祝满车,
漱石枕流新梦想,带牛佩犊老生涯。
歌成但可相舂杵,客到莫嫌炊饭砂。
祭罢土龙春雨庆,稳骑秧马一鞭斜。

寄江东王端明

宋代 朱翌

德人大江南,壶歌温玉帐。
三岁丰年玉,民倚嵩华壮。
政碑满七尺,赐盖高一丈。
平生诗有声,行与李杜抗。
余力到行草,妙合晋人样。
如此不赐环,颇复辜众望。
前时幕下生,今作倚门肮。
故动还远思,一放清江涨。
身如龟甲卷,书自鱼乙放。
南风造新凉,爽气来叠嶂,
壶觞得自引,
茵鼎保无恙。原公介厚禨,
中卣调秬鬯。

题李成山水

宋代 朱翌

好山谁定识真形,着白山人眼最亲。
半夜忽闻遭有力,中书君召主林神。

咏紫荆

宋代 朱翌

鹤骨龙筋结寿枝,红绡紫绮曝仙衣。
只应不奈麻姑爪,独领春风住翠微。

耘村麦熟

宋代 朱翌

君纷见五经纷纶井大春,纷得已见阴将军。
将军故为设麦饭,推去去纷食言非诚。
又纷见刘怀慰作齐太守,帘吏籍中自称首。
邦人馈米纷肯取,示以麦饭吾所有。
我有郭内一亩田,带经荷耡原有年。
今年麦熟始一饱,久饥客子俱来前。
姓名久与市朝绝,将军薄饭纷吾设。
设纷强学刘公清,但使儿曹知稼穑。

寄题竞秀亭

宋代 朱翌

来往人传客寝安,问渠何事驻征鞍。
只应门外千山好,能使胸中百念宽。

送杨亨仲还建康

宋代 朱翌

湖海重相面,干戈早脱身。
亦知怀琰琬,宁肯就风尘。
船泛东吴夜,梅寻故国春。
毛锥有持护,如子岂长贫。

重阳不见菊次诸公韵 其六

宋代 朱翌

西风吹露斝,晴日驾香舆。羡彼根茎茂,怜予齿发疏。

功成身老健,重味笑轩渠。甘谷谁能汲,瓶罂走莫徐。

江上送客夜归

宋代 朱翌

江干燕客酒如淮,归路飞辀破绿苔。
灯影入帘窥酩酊,雨声宜梦引咍台。
岂无文送穷行别,似有人呼隐去来。
一念不生无可道,此怀今欲向谁开。
朱翌

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19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