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锦石秋

游锦石秋

宋代 朱翌

梯空何事上秋旻,要定三秋着隐君。
斗柄下垂星可摘,天门将近语先闻。
猿窥虎隐人惊去,牛污龙池雨解纷。
偿我七年东向念,却张风腋跨归云。

诗人朱翌的古诗

淮人多食蛙者作诗示意

宋代 朱翌

淮人为水族,疱脍亦已巧。
田间有鸣鸡,性命得自保。
吴人口垂涎,捕取穷浩渺。
於吴产或多,於淮求则少。
要之业境会,食债良自绕。
予也家淮南,游吴尝草草。
平生下箸处,但觉皆羊枣。
不论赤鯶公,亦及长须老。
何况鼓吹部,可作钟鼎宝。
世间多空中,所见徒有表。
至美不外示,鱼鳖岂皆好。
君看十月鹑,羽翼甚轻矫。
变化须臾间,不念旧池沼。
食鹑乃无言,食蛙或颦愀。
鹑蛙等无二,妄想自颠倒。
舌根无尽期,所得在一饱。
哀哉南路徐,食方说燖焰。
但俱供芋羹,不必著锦袄。
较之食疮痂,岂但能稍稍。

生查子(咏摺叠扇)

宋代 朱翌

宫纱蜂趁梅,宝扇鸾开翅。数摺聚清风,一捻生秋意。
摇摇云母轻,袅袅琼枝细。莫解玉连环,怕作飞花坠。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其四

宋代 朱翌

笔端忘杻械,舌本贵温润。明明获麟书,作世大龟镜。

哀哉束高阁,斯文久不胜。皇天开老眼,牵复首拜命。

秋来举子场,谁领斯文印。向来针膏肓,必古司农郑。

雪见羞

宋代 朱翌

白如白雪复何加,岂有寒英胜六花。
真是岭南稀见雪,花光胜雪喜无差。

寄鸬鹚源方允迪江子我

宋代 朱翌

世间豺虎正争岐,隐去可妨九曲迷。
怀人梦到北山北,卜邻意欲西枝西。
麦云已有饱气象,梅雨又烦诗品题。
他日篮舆入源去,尚期趺坐对青藜。

牡丹次韵 其二

宋代 朱翌

画舫何须载西子,青裙今幸拜东王。佛谈非想色界色,天造玉皇香案香。

兴庆池边凝晓露,善和坊里借馀光。行闻绮席开东省,飞鞚争驰御道黄。

游江医园江避贼归四年花阅皆再种已开花著子

宋代 朱翌

避地归来四阅春,春来草阅尽青青。
桃花暖逐桃花水,竹叶光临竹叶瓶。
闭户自求安乐法,活人时说卫生经。
移床却就溪边坐,照我新生白发星。

寄题竞秀亭

宋代 朱翌

来往人传客寝安,问渠何事驻征鞍。
只应门外千山好,能使胸中百念宽。

次韵董令升四咏 其一 寻幽亭

宋代 朱翌

帝遣银河下太微,馀波散绕野人扉。此行步步有佳处,盘礴孤亭试解衣。

闰月四日大风出灵鹫捕鱼具鲙且约冬间再集

宋代 朱翌

西北云收廓太虚,东南风急放船初。冬深更许侯设鲙,地远不讥公矢鱼。

白小未容登燕俎,红鲜忽已间嘉蔬。重生鳞鬣浮江去,尽是先生所弃馀。

七月一日放坐观星

宋代 朱翌

半夜凉生过雨初,起迎秋色扫庭除。
西牛东女经年会,北客南风一笑疏。
乾鹊悲鸣桥渡汉,龙泉腾跃气凌虚。
盆池水面萤飞过,上下天星总一如。

五更不睡

宋代 朱翌

擂罢城头鼓,膏凝烛下槃。窗留三尺月,纩挟五更寒。

事事华巾结,年年纸帐宽。梅花正好在,青女莫摧残。

金刚台

宋代 朱翌

儿子门生交说勤,要翁一出步溪云。
金刚台近城三里,玉友醅新盏十分。
反照江山红半斂,小春桃李暖如薰。
心灰已冷无机事,戏象争棋亦谩云。

初到曲江六首

宋代 朱翌

昭代人无弃,遐方住亦堪。
司分大火舍,官作世南男。
守拙休心匠,忘忧纵手谈。
平生不喜闹,所欠一茅庵。

韩干二马图

宋代 朱翌

飞龙翔麟夜不关,房星之精下人间。
一鸣堕地势千里,四十万匹中如山。
皇天生此意何在,天意在平百蛮。
百蛮款塞皆稽首,干戈包尽於菟斑。
剪成三鬃代官字,濯之太液登王闲。
紫坛谒天五使出,玉辂扶日双轮还。
宝鞭不用绣鞯稳,扇筤前开曲盖弯。
方知徐行备天仗,绝胜疾走周人寰。
开元距今四百载,人物风流无一在。
如何两骥今何尚存,好手传神能不坏。
请从此画究规模,便见当时似三代。

题李成山水

宋代 朱翌

好山谁定识真形,着白山人眼最亲。
半夜忽闻遭有力,中书君召主林神。

示李令

宋代 朱翌

春色遽如许,春愁无柰何。
看山连楚越,端坐惜羲娥。
吾子频相见,新诗苦未多。
试穿一两屐,从我上烟萝。

寄胡明仲

宋代 朱翌

尺一催公想疾驱,盛传今已过羌庐。
纷纷眼底何时定,郁郁江南更久居。
陛下不防高枕卧,先生来草射聊书。
铜驼可惜埋荆棘,会有人能为扫除。

寄诸洪

宋代 朱翌

彭蠡春生万顷,光明相映棣华跗。
鵷雏鸑鷟俱为凤,乳酪醍醐总是酥。
归寿其亲来继踵,无求於世独知吾。
青天一纸雁数字,南北虽殊意不殊。
朱翌

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19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