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朱应登
凭虚阁饯别刘元瑞校书湖南
禅林高阁散烟霏,灌木阴阴燕子飞。酌酒共怜为别易,乘桴谁谓远游非。
白蘋洲畔心先到,绿草湖南路不违。世事浮沈何足问,愿言长自保音徽。
褒城道中
赠刘元瑞守绍兴
朝出承明庐,驾言还故乡。当门结旌旆,观者倍生光。
故人欣再见,眷眷意难忘。举觞承湛露,颂德咏羔羊。
周官十二牧,职贡各殊疆。持子夙夜心,坐致黎庶康。
深衷岂念此,但感别日长。相彼水中凫,羽翼同翱翔。
风波一失所,望望徒心伤。
拟古巡幸词(五首)
和二泉登石屏望庐山韵
落日庐山路,无缘蹑上峰。东林何处是,烟外但闻钟。
宿献花岩作 其一
名山隔岁与心期,古寺经过再赋诗。僮仆解装先藉草,主僧留客旋烹葵。
泉鸣涧壑秋生驶,树隐房栊日上迟。岂独有缘参法界,同行吏部共襟期。
癸未书警 其二
物态伤吾意,流离满道傍。雨鸠频逐妇,风雁忽迷行。
自分惟沟壑,何人且庙廊。旧时阡陌在,痴望返耕桑。
渭南道中
历历晨光树外明,西来几外又东行。骊山自绕秦宫尽,渭水空萦汉畤平。
岂有芳菲通旧苑,秪惊禾黍暗高城。凭谁指点兴亡地,岁晚令人百感生。
次答顾开封
昔在南都文社里,道情长日对幽玄。声名岂藉金张荐,时辈争传屈宋贤。
总谓离群堪白首,共嗟为郡各经年。相逢漫道还家乐,生计何须负郭田。
宿献花岩作 其二
长廊卷幔得閒凭,南国秋容望不胜。香阁梵音传远磬,石幢寒影护悬灯。
山深疑有长生药,寺古应多入定僧。人语忽然飘下界,始知身在白云层。
夜饮俞国昌宅次华大参文光韵
城阙风烟马首东,一樽今首偶能同。冲泥未怯银鞍险,照夜翻怜蜡炬红。
遂有亲朋连海宇,还将意气薄云空。天涯忽漫匆匆别,莫遣音书滞便鸿。
滇中怀归
连岩望不极,惟见鸟飞还。乡心落何处,日没禺同山。
哀谷亭三首 其一
闻道团营将,前茅未进师。居民坐涂炭,挥泪望旌旗。
柳色烽烟外,鸠声谷雨时。移家若飘梗,谁暇念东菑。
哭泉曲(三首)
赠别蒋子云
羁心夜不寐,怀里念前途。怀时悼迁斥,末路纷忧虞。
秋湍积广岸,初曜开晴湖。诸禽相哀鸣,似亦怜其徒。
弭子南泛楫,为余倾一壶。壶倾复淹滞,执手野踌躇。
子夙负耿介,怀宝适名都。摛词悲寡和,守道谢群趋。
忽谏长杨猎,甘伏东市诛。运违大道隐,事踬神理徂。
皇灵幸回眷,死草气复苏。已税金陵驾,尚挽幕中符。
官闲足休浣,室迩遂欢愉。远绩不在小,宁子千金躯。
哀谷亭三首 其二
齐鲁何多盗,冬春未解围。元戎休按辔,黎庶待宣威。
戍久军刍竭,城寒士气微。犹闻安抚使,先已献俘归。
书驿壁
羌陇西来秋事非,长安东事渺庭闱。十年故国悲游子,九月寒砧感授衣。
返照入林戎马急,阴云接地雁鸿稀。莫愁绝塞终难据,闻道中原未解围。
社燕吟
桃川怀古
犹有桃花照此川,更无人此武陵船。泉分洞口仙凡隔,地远人间日月偏。
未羡入山真不老,曾闻避世可称贤。逍遥物外平生志,怅望丹丘已洒然。
秋日登老子说经台台下有道德经石刻并手植柏在焉感而赋此
伯阳仙去有高台,紫气销沈望不回。楼观俯看秋色里,函关背指暮云隈。
岩前种柏飘玄润,石上翻经暗古苔。问礼谁争宣父长,惭予千载偶能来。
朱应登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75篇诗文
龚家渡即事
黄鹤楼宴集次答李子承裕之作
登王孙亭望华岳
次韵奉答东桥
自上饶至弋阳舟中杂言
送别王临安
次韵答振之弟报庭下桂花盛开
登法明寺毗卢阁
定南公署小憩
六月十五日夜大雨病中作
临洮道中
大龙道中
癸未书警 其一
立春前一日横岭铺见梅戏折一首
腾阳元夕
固原道中
夏日游德山乾明寺追和宋丞相周公必大之什
由金州舟行至洵阳杂咏
将从衢州陆行至常山
晚春经近郊别业漫赋示振之
湘中杂兴
罗旧驿壁次王子伯安之什
送姚惟宁出守
登宜梁城楼
恭陪郊祀
起坐
繇金州舟行至洵阳
同州道中
夜坐闻新雁怀远作
梦大复何子
陪乔侍御自白鹿洞再访开先寺
浒西山庄留别康脩撰海
张润之邀游清江道院时与家弟同集
晚下摩云岭
东坡月潭寺云泉阁小憩用壁间韵
大驾东巡野语
舟至临清大风晦冥闻过客言谷亭盗贼之势甚剧感而赋此
田居秋水㬥至林莽委翳昏莫能辨偶然作一首
次韵游狼山
再过同官道中作
宿寺作
哀谷亭(三首)
用韵答张汝诚
浪沧江
悯旱用夏大行韵
恭陪郊祀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