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令狐舍人酬峰上人题山栏孤竹

和令狐舍人酬峰上人题山栏孤竹

唐代 杨巨源

满院冰姿粉箨残,一茎青翠近帘端。离丛自欲亲香火,
抱节何妨共岁寒。能让繁声任真籁,解将孤影对芳兰。
范云许访西林寺,枝叶须和彩凤看。

诗人杨巨源的古诗

上裴中丞

唐代 杨巨源

六年西掖弘汤诰,三捷东堂总汉科。政引风霜成物色,
语回天地到阳和。清威更助朝端重,圣泽曾随笔下多。
应笑白须扬执戟,可怜春日老如何。

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

唐代 杨巨源

笑向东来客,看花枉在前。始知清夏月,更胜艳阳天。
露湿呈妆污,风吹畏火燃。葱茏和叶盛,烂熳压枝鲜。
红彩当铃阁,清香到玉筵。蝶栖惊曙色,莺语滞晴烟。
得地殊堪赏,过时倍觉妍。芳菲迟最好,唯是谢家怜。

贺田仆射子弟荣拜金吾

唐代 杨巨源

五侯恩泽不同年,叔侄朱门rV槊连。凤沼九重相喜气,
雁行一半入祥烟。街衢烛影侵寒月,文武珂声叠晓天。
为数麒麟高阁上,谁家父子勒燕然。

送殷员外使北蕃

唐代 杨巨源

二轩将雨露,万里入烟沙。和气生中国,薰风属外家。
塞芦随雁影,关柳拂驼花。努力黄云北,仙曹有雉车。

谢人送鲫鱼鲙

唐代 杨巨源

君家一箸万钱

秋日题陈宗儒圃亭,凄然感旧

唐代 杨巨源

曾随何水部,待月东亭宿。今日重凭栏,清风空在竹。
前山依旧碧,闲草经秋绿。时物方宛然,蛛丝一何速。

谢人送粽

唐代 杨巨源

来时三月春犹在,到日端阳节又临。珍重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

酬令狐舍人

唐代 杨巨源

晓禁苍苍换直还,暂低鸾翼向人间。
亦知受业公门事,数仞丘墙不见山。

答振武李逢吉判官

唐代 杨巨源

近来时辈都无兴,把酒皆言肺病同。
唯有单于李评事,不将华发负春风。

冬夜陪丘侍御先辈听崔校书弹琴

唐代 杨巨源

雪满中庭月映林,谢家幽赏在瑶琴。楚妃波浪天南远,
蔡女烟沙漠北深。顾盼何曾因误曲,殷勤终是感知音。
若将雅调开诗兴,未抵丘迟一片心。

供奉定法师归安南

唐代 杨巨源

故乡南越外,万里白云峰。经论辞天去,香花入海逢。
鹭涛清梵彻,蜃阁化城重。心到长安陌,交州后夜钟。

崔娘诗

唐代 杨巨源

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
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独不见

唐代 杨巨源

春风艳阳色,柳绿花如霰。
竞理同心鬟,争持合欢扇。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最恨卷帘时,含情独不见。

和汴州令狐相公白菊

唐代 杨巨源

兔园春欲尽,别有一丛芳。直似穷阴雪,全轻向晓霜。
凝晖侵桂魄,晶彩夺萤光。素萼迎风舞,银房泫露香。
水晶帘不隔,云母扇韬铓。纨袖呈瑶瑟,冰容启玉堂。
今来碧油下,知自白云乡。留此非吾土,须移凤沼傍。

僧院听琴(一作宿藏公院听齐孝若弹琴)

唐代 杨巨源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

和郑少师相公题慈恩寺禅院

唐代 杨巨源

旧寺长桐孙,朝天是圣恩。谢公诗更老,萧傅道方尊。
白法知深得,苍生要重论。若为将此望,心地向空门。

赠张将军

唐代 杨巨源

关西诸将揖容光,独立营门剑有霜。知爱鲁连归海上,
肯令王翦在频阳。天晴红帜当山满,日暮清笳入塞长。
年少功高人最羡,汉家坛树月苍苍。

宫燕词

唐代 杨巨源

毛衣似锦语如弦,日暖争高绮陌天。
几处野花留不得,双双飞向御炉前。

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

唐代 杨巨源

倚槛恣流目,高城临大川。九回纡白浪,一半在青天。
气肃晴空外,光翻晓日边。开襟值佳景,怀抱更悠然。

石水词二首

唐代 杨巨源

银罂深锁贮清光,无限来人不得尝。
知共金丹争气力,一杯全胜五云浆。
山叟和云劚翠屏,煎时分日检仙经。
天人持此扶衰病,胜得瑶池水一瓶。
杨巨源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135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