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辞魏博田尚书出境后,感恩恋德,因登丛台

辞魏博田尚书出境后,感恩恋德,因登丛台

唐代 杨巨源

荐书及龙钟,此事镂心骨。亲知殊悢悢,徒御方咄咄。
丛台邯郸郭,台上见新月。离恨始分明,归思更超忽。
怀仁泪空尽,感事情又发。他时躧履声,晓日照丹阙。

诗人杨巨源的古诗

述旧纪勋太原寄李光颜侍中二首 其一

唐代 杨巨源

玉塞含悽见雁行,北垣新诏拜龙骧。弟兄间世真飞将,貔虎归时似故乡。

鼓角因风飘朔气,旌旗映水发秋光。河源收地心犹壮,笑向天西万里霜。

送定法师归蜀,法师即红楼院供奉广宣上人兄弟

唐代 杨巨源

凤城初日照红楼,禁寺公卿识惠休。诗引棣华沾一雨,
经分贝叶向双流。孤猿学定前山夕,远雁伤离几地秋。
空性碧云无处所,约公曾许剡溪游。

和令狐舍人酬峰上人题山栏孤竹

唐代 杨巨源

满院冰姿粉箨残,一茎青翠近帘端。离丛自欲亲香火,
抱节何妨共岁寒。能让繁声任真籁,解将孤影对芳兰。
范云许访西林寺,枝叶须和彩凤看。

早春即事呈刘员外

唐代 杨巨源

明朝晴暖即相随,肯信春光被雨欺。且任文书堆案上,
免令杯酒负花时。马蹄经历须应遍,莺语叮咛已怪迟。
更待杂芳成艳锦,邺中争唱仲宣诗。

秋日登亭赠薛侍御

唐代 杨巨源

潦倒从军何取益,东西走马暂同游。
梁王旧客皆能赋,今日因何独怨秋。

奉酬端公春雪见寄

唐代 杨巨源

造化多情状物亲,剪花铺玉万重新。闲飘上路呈丰岁,
狂舞中庭学醉春。兴逸何妨寻剡客,唱高还肯寄巴人。
遥知独立芝兰阁,满眼清光压俗尘。

长安春游

唐代 杨巨源

凤城春报曲江头,上客年年是胜游。日暖云山当广陌,
天清丝管在高楼。茏葱树色分仙阁,缥缈花香泛御沟。
桂壁朱门新邸第,汉家恩泽问酂侯。

题赵孟庄

唐代 杨巨源

管鲍化为尘,交友存如线。升堂俱自媚,得路难相见。
懿君堂三益,颓俗期一变。心同袭芝兰,气合回霜霰。
石门云卧久,玉洞花寻遍。王濬爱旌旗,梁竦劳州县。
烟鸿秋更远,天马寒愈健。愿事郭先生,青囊书几卷。

送绛州卢使君

唐代 杨巨源

应将清净结心期,又共阳和到郡时。绛老问年须算字,
庾公逢月要题诗。朱栏迢递因高胜,粉堞清明欲下迟。
他日征还作霖雨,不须求赛敬亭祠。

赠李傅

唐代 杨巨源

知因公望掩能文,誓激明诚在致君。曾罢双旌瞻白日,
犹将一剑许黄云。摇窗竹色留僧语,入院松声共鹤闻,
莫被此心生晚计,镇南人忆杜将军。

寄薛侍御

唐代 杨巨源

世上无穷事,生涯莫废诗。何曾好风月,不是忆君时。

赠浑钜中允

唐代 杨巨源

公子髫年四海闻,城南侍猎雪雰雰。马盘旷野弦开月,
雁落寒原箭在云。曾向天西穿虏阵,惯游花下领儒群。
一枝琼萼朝光好,彩服飘飘从冠军。

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

唐代 杨巨源

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
祭祠结云绮,游陌拥香车。惆怅田郎去,原回烟树斜。

听李凭弹箜篌二首

唐代 杨巨源

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
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
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
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和元员外题升平里新斋

唐代 杨巨源

自知休沐诸幽胜,遂肯高斋枕广衢。旧地已开新玉圃,
春山仍展绿云图。心源邀得闲诗证,肺气宜将慢酒扶。
此外唯应任真宰,同尘敢是道门枢。

和郑少师相公题慈恩寺禅院

唐代 杨巨源

旧寺长桐孙,朝天是圣恩。谢公诗更老,萧傅道方尊。
白法知深得,苍生要重论。若为将此望,心地向空门。

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

唐代 杨巨源

笑向东来客,看花枉在前。始知清夏月,更胜艳阳天。
露湿呈妆污,风吹畏火燃。葱茏和叶盛,烂熳压枝鲜。
红彩当铃阁,清香到玉筵。蝶栖惊曙色,莺语滞晴烟。
得地殊堪赏,过时倍觉妍。芳菲迟最好,唯是谢家怜。

春日送沈赞府归浔阳觐叔父

唐代 杨巨源

浔阳阮咸宅,九派竹林前。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
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才子今朝去,风涛思渺然。

见薛侍御戴不损裹帽子因赠

唐代 杨巨源

潘郎对青镜,乌帽似新裁。晓露鸦初洗,春荷叶半开。
堪将护巾栉,不独隔尘埃。已见笼蝉翼,无因映鹿胎。
何人呈巧思,好手自西来。有意怜衰丑,烦君致一枚。

胡姬词

唐代 杨巨源

妍艳照江头,春风好客留。当垆知妾惯,送酒为郎羞。
香渡传蕉扇,妆成上竹楼。数钱怜皓腕,非是不能留。
杨巨源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135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