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庄昶
四时佳兴皆堪出,白帽光风映小车。万古乾坤留卦画,一年消息到梅花。
门墙峻地伊川学,雪月高天邵子家。开眼天机无不是,有人诗句只鱼叉。
雨中承通政张先生过访赐诗用韵奉荅
一雨江帆许卸时,溪云五日拜公诗。天知留客应难霁,马到看山亦缓驰。
何地斯文堪此会,十年今日举吾卮。可今分付梅花月,留与山中别后思。
梅花仙子和韵
梅花几点天心妙,太极濂溪认果真。莫只花神惟只汝,先生今也是花神。
作小车成何子完诸友有诗和之 其二
人间何处问忙閒,黑发天涯白发还。认得玉台巾样好,先生须爱玉台山。
白云为吾掌教作
白云红树拥江皋,展转衢山望已劳。归计可无怜此老,虚名终是累吾曹。
亲知孔孟真难遇,始信巢由不是高。明月满天真自好,老夫今亦买鱼舠。
雪中和允崇 其四
溪山何必画羸骖,活水痴人不出庵。雪月风花閒自弄,阴阳奇耦共谁谈。
无言自得玄天妙,有画还成卖兔惭。到此北溪终可语,得朋真是在东南。
和答许巡按枉顾定山韵 其二
多少风花滥此亭,白云流水正泠泠。大观肯把蓬莱意,打作西山一片青。
送小儿会乡试 其一
窗纸还涂丙子鸦,人间裘冶未须誇。明朝领取君恩处,莫画青山旧样花。
送新友弓大方会试用大司寇张老先生韵
数峰酣枕华山窗,世事乾坤已乞降。到我白云麻屦几,共君玄碧酒杯双。
贤人道本芸香阁,渔者天须白鹭江。消息杏花春万里,殿元明日在吾邦。
灵岩山逢大虚僧
云水秋江与别踪,三年不别意何穷。谁知小榻青灯里,又是寒岩白发中。
坐久可忘今夜月,梦回谁唤此堂钟。相逢更有梅花约,留取他年一笑同。
寄任生之参议用送行韵 其二
醉把浮云笑笑看,黄紬被里日三竿。孩心未觉相非是,狂药宁知痛饮难。
民物自公真可拜,乾坤何我不相干。古今认得真相契,不到无诗寄钓滩。
无逸子 其二
万古能教白发新,圣贤何限此中频。心斋自得颜真乐,恭已何为舜亦人。
动荡风雷还日月,闭藏天地却星辰。莫言此意谁知否,输与江门老病身。
题雪潭
川上何来偶坐时,天机之妙乃如斯。乾坤此脉那能断,今古何人更许知。
五六辈中吾与点,三千年后我还谁。平湖邀我南川老,许到鳌峰和此诗。
谢氏八景 其四 北沼涵清
一泓北沼深,涵泳在天地。何自真不污,孕兹龙马处。
爱晖地官题孙守禦扇偶及贱名用韵奉答
树宿何年拙老生,乾坤只语更谁情。古今大雅真容笔,樽俎元戎岂在兵。
倒屣片时何伟观,度辽双耳误虚名。白头终岂能倾盖,了得风花水月盟。
友兰为林处士作
天伴真香空谷里,老人刚好结深期。回看桃李诸儿女,莫怪平生梦不知。
谢氏八景 其八 丹桂秋香
秋香五株桂,谢氏还几株。要识乾坤中,鲁国今一儒。
华亭张博父子持司马书来且有求教之说于其别也诗以送之 其二
古今父子蔡西山,君在西山父子间。千古路头休认错,海涯风月看君还。
雪中和允崇 其五
连阴不出果无骖,只也蒙头破草庵。独把一杯看雪坐,便知终日与天谈。
拥残败絮贫忘累,和每无诗老不惭。笑我不留门户在,龟山立处是河南。
奉亲堂为古溪赋
孝子人间果是非,肯堂春酒白鱼肥。程家二子平生计,只有吟风弄月归。
送博罗何孝子 其二
白酒江门暖,北来风正寒。酿方君不录,明日寄书难。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 564篇诗文
滕地官枉顾定无
浴香泉和韵 其二
寿陈天益乃翁
挽香岩和尚为僧寂庵作 其二
过张秋行台忆东山 其一
寄新昌王乐用侍御 其二
赠通山叶秀才相
寄祭酒林先生 其一
子陵钓鱼图
奉荅司马提学 其五
和周宪长时可留别 其一
送高大用进士放回
贺怀玉先生定山枉顾
仪真与公别后至西浦桥有怀
闻华容刘东山先生致仕
寄沈仲律先生 其五
桃林书屋为临江方文亨
香山九老图
送别秦用中
登山 其一
华亭张博父子持司马书来且有求教之说于其别也诗以送之 其一
衡州邓贰守示寄石翁诗次韵奉答 其二
奉沈都宪和韵 其二
读白沙先生诗集 其三
传俸
跋山谷墨迹
江上偶作
活水亭杂诗 其三
题小画 其一
承颜弟书来有眼底流涎摇尾之叹诗以复之
和答许巡按枉顾定山韵 其四
浣灵卷为当涂李都宪作 其一
送衡州庞检校之官袁州都事
读文山别集 其一
张明府惠伞
杨青驿
思亲楼
宜章再寄高挥使
送王提学之大理寺丞 其二
挽容彦昭
题沈天趣梅花禽鸟卷
泛霁月溪用韵
赠廖司训
题萧尹翎毛 其二
东昌舟中 其二
答白沙
墨牡丹
花园四时词 其四
植松为叶掌教作
送施工部出守岳州
送张司寇老先生
送杨明府
题翎毛和韵
寿祁侍御母
送司寇张先生 其一
蜀山草堂为沈月古东坡旧堂址也元为独山东坡去犬为蜀今从之
溪上与东川雪潭石泉橘潭诸友钓饮
疟起偶作
和韵赠东川别东川至先与余游黄山
黄仙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