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周仁熟教授

赠周仁熟教授

南北朝 邹浩

西来黄轴塞虚空,都在圆光一点中。陌路劝君高着眼,宗风况即是家风。

诗人邹浩的古诗

世美寓展江作此简之 其一

南北朝 邹浩

白鹭飞时天宇清,君家琴瑟寄江滨。不愁折柳无多日,且喜荷花有主人。

将至南京简应介中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几日风尘困马蹄,忽瞻孤塔献云霓。双眸已似清江洗,况入亭城见角犀。

次德符韵六诗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木杪秋风鸣飒飒,环步空亭日千匝。忽迂征辔入衡门,共看霜轮上云叶。

紫烟收尽拟阶升,白露漙空欣手接。何须清酌浣枯肠,自觉爽气滋双颊。

可怜末路竞牛毛,不悟劳生寄蚊睫。向非霸处务功成,争得盟时遭智劫。

西山君故有风期,我亦从今理归楫。

同长卿梅下饮茶

南北朝 邹浩

不置一杯酒,惟煎两碗茶。须知高意别,用此对梅花。

和朱仲明见赠闻琴

南北朝 邹浩

子期骨发已埃尘,谁谓知音不复生。触处折杨争属和,独君忘味叹遗声。

荜门寒日正多暇,玉麈高谈相与清。鹤举鱼沉重惆怅,一樽麦酒荐藜羹。

中秋日泛湖杂诗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赏心自与月俱圆,今夜晴阴莫问天。秋色向人方有意,不逢星女不回船。

书公孙卷末

南北朝 邹浩

韩范天下贤,褒贬不妄出。褒端有春秋,所与惟其实。

一举十五丧,富贵所难必。公孙贱且贫,兹事乃能毕。

心追古人高,迹付今人述。二老首形容,昭劝无终日。

伊予特后闻,叹恨颇自失。东望天山平,风松正萧瑟。

陶丘

南北朝 邹浩

山河融结皆奇状,此丘之形谁与创。一成为敦再为陶,二帝昌时已询访。

至今禹贡名字存,气势仍容菏泽傍。普天率土此其中,杂遝舟车来四向。

分茅开国南面尊,屡致千金谢齐相。尔来日月几春冬,兴废相寻人物上。

纷纷万事已尘埃,此丘迤逦初无恙。平生苦死嗜登临,准拟携筇事疏放。

冷云寒日满荆榛,蕞尔令人重悽怆。会须东走泰山颠,纵目乾坤更何障。

世美归侍政府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作诗送之 其三

南北朝 邹浩

岩廊拱真人,妙与天地参。政教似寒暑,岂罪樵夫谈。

木铎久不振,相府方潭潭。公子饱见闻,归献北斗南。

示胜业寺长老有馀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八桂苍苍湘水南,师乡我客饱曾谙。五年不见今年见,犹得寒炉一夜谈。

集经文为要诀

南北朝 邹浩

黄童妙音难可闻,若得三宫存玄丹。中有童子冥上玄,回紫抱黄入丹田。

闭塞三关握固停,三气右回九道明。恍惚之间至清灵,散化五形变万神。

千千百百自相连,共入太室璇玑门。三老同坐各有朋,高拱无为魂魄安。

玉笢金籥常完坚,内守坚固真之真。真人既至使六丁,内挟列月列宿陈。

物物不干泰而平,百二十年犹可还。使人长生升九天,上清紫霞虚皇前。

送米 其一

南北朝 邹浩

甑中如见欲生尘,不待人言廪自倾。虽阻负归同子路,且知书帖异贞卿。

邻僧市井应无迹,野雀阶除亦有情。却想万钟安享者,孰云天地极均平。

示寿宁长老如晓 其一

南北朝 邹浩

十二年中独自春,应缘还现寿宁身。南方衲子闻知否,便是黄龙旧主人。

仙翁山下遇王由正用驿壁二诗之韵见意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烟雨冥冥不肯晴,无因飞步数峰青。朅来山下倾谈麈,全似江边语醉醒。

谒武侯道中 其五

南北朝 邹浩

万山横出波面浮,山前舟楫凌飞鸥。遥看塔庙带残日,蓬莱方丈金鳌头。

戏社正李子温

南北朝 邹浩

红莲上客有新篇,不见长安驿使传。寄语持纲社中老,可怜三百青铜钱。

再酬仲孺

南北朝 邹浩

龙团方启封,数子已惊视。端如肖壁人,骑羊入城肆。

又如金谷姿,不合楼前坠。囊衣本酸寒,茶具无一是。

纷纷诘邻家,浪欲学拥鼻。秋空辄云雷,秘惜乃天意。

未敢还巾车,且集诸生试。岂非今年芽,岁月与君异。

直须如印刓,诗驿趼来使。念君才患多,落笔有馀思。

盈编故可期,河流几时泚。君应嘲马肝,不食亦知味。

慎夺堂

南北朝 邹浩

百鍊终成绕指柔,何人劲节拟横秋。目前轩冕自来去,堂上诗书尝讲求。

风度绮疏香漠漠,月移苔砌竹幽幽。将军此意生平事,不似空言不到头。

送郭舜俞再任颍昌

南北朝 邹浩

谷雨冥冥春尽头,故人重解去时舟。西湖好在一百顷,为我传声到白鸥。

寄花光仁老

南北朝 邹浩

行尽江湖见尽山,无穷气象杳难攀。知师笔有维摩力,为我移来助解颜。

邹浩

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569篇诗文

南北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