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中秋日泛湖杂诗 其十七

中秋日泛湖杂诗 其十七

南北朝 邹浩

兴尽归来潩水边,翠阴亭上奏繁弦。龙媒耳接新声惯,驻足西风不受鞭。

诗人邹浩的古诗

潜亨既见和再作此赠之

南北朝 邹浩

不作苟见如君平,不以礼君如樊英。扊扅坚卧三十载,凛凛风声人自倾。

墙东墙西过高马,往往愧汗面发赪。岂知嗜欲极豺虎,白昼择肉无厌盈。

有时一饭稔奇祸,他年五鼎还遭烹。狡兔未灭黄犬在,突兀上蔡空前城。

先生谢去既饱德,鼓腹之趣终难名。更要我辈集匙箸,风雨不变如鸡鸣。

自怜头额乏奇表,几与齑盐同此生。不愁捩手遂倾覆,只愁未至闻戛羹。

和通判王定国承议游竹西 其一

南北朝 邹浩

流年忽忽又残春,策杖郊原肯厌频。往古来今何足校,閒花幽草自争新。

旋开酒蚁成高会,共解名缰作逸民。随处怡然真有味,不须千里忆吴莼。

闻政公住庵将成辄以只么名之并寄绝句

南北朝 邹浩

纵横参了祖师禅,聊唱还乡信此缘。粥饭年来一齐足,不妨和束带刀眠。

寄长卿

南北朝 邹浩

乌衔霁色朝迎马,蟾吐澄辉夜照眠。日月于君已如此,不须星历问行年。

送李子威致仕还乡

南北朝 邹浩

人间勋业如作诗,先生能诗端自知。人间得丧如奕棋,先生能棋复何疑。

此身未免人间世,南北东西聊尔耳。波涛风际涌丘山,不害江河为止水。

今年青春草木青,只有白发日日新。先生一笑谢簪绂,归作三吴高尚人。

三吴寒暄几来去,童时闾井今犹故。闾门亲旧半成空,往往子孙无托处。

先生第宅濒清流,负郭岁有千钟收。挥金买酒醉花月,一局一篇方外游。

诸郎森森美且修,名声相继彻冕旒。斑衣夙夕奉颜色,借问达官谁与俦。

他年再拜乡人后,犹能敬为先生寿。

次韵仲弓见答

南北朝 邹浩

青衫白马吏天边,胸次长年只辋川。我愧无才似裴迪,亦缘春步见新篇。

简俞子恭

南北朝 邹浩

东郭名园步可过,病馀犹以路为多。何当略彴通新径,日日从君击壤歌。

敷文

南北朝 邹浩

赦书该得尽量移,君到衡阳适及期。将谓南徐须近便,那知北望尚羁縻。

人情既久应相好,气候无它亦自宜。造物此心君会否,少留同我返茅茨。

谢仁老寄所画李长者出山相五首 其四

南北朝 邹浩

贝叶卷文无表示,于菟曳尾不求怜。昂藏岂是维摩诘,终日相从也默然。

次德符韵六诗 书怀二首 其一

南北朝 邹浩

秋容未觉成萧飒,脩竹疏桐阴四匝。先生归驾挟西风,堕我南堂似凋叶。

对床邀月入高谈,梦想从来谢三接。是非火作正炎空,忍与纷纷竞牙颊。

莫欺鸥鸟不知人,须信天机在眉睫。妙哉托处无何乡,一念能回百千劫。

君诚有意涉其流,请为安行具舟楫。

烹密云龙

南北朝 邹浩

君不见子建七步俄一诗,太冲十年仅三赋。相去何啻楚与越,尔来题品皆才具。

我生尚友到古人,袖手寒窗重惭惧。巧迟拙速非所长,舟溯湍流只如故。

秋风逸思谁肯分,惟资茗饮祛昏瞀。人间气味足奇功,毕竟不能成好句。

集仙公子天上回,拭目元丰新制度。夜光明月岂足珍,矫矫真龙翳云雾。

潜藏飞跃自有时,只恐缄縢终不固。况闻醉翁归颍东,更号六一逃机务。

震霆端的助滂沱,名称恰应当年数。从今掩卷待青禽,晴轩屑玉和甘露。

胸中无复旧尘埃,五物狂吟在朝暮。须知料虎戚自贻,莫讥恶客君家蠹。

九日追和去年所作

南北朝 邹浩

茱萸黄菊占秋光,休叹佳时在瘴乡。饮罢此身归有日,明明天子正当阳。

次韵和签判靳慎微奉议谒武侯祠有作

南北朝 邹浩

卧龙得风霆,天宇不难肃。历数端何归,转昐移祸福。

庙食凛平生,光灵走川陆。欲知庇斯人,绵延视巫祝。

和朱仲明见赠闻琴

南北朝 邹浩

子期骨发已埃尘,谁谓知音不复生。触处折杨争属和,独君忘味叹遗声。

荜门寒日正多暇,玉麈高谈相与清。鹤举鱼沉重惆怅,一樽麦酒荐藜羹。

闻王吕二公罢郡皆得宫观

南北朝 邹浩

庚子同灾知几人,二公华显独超伦。比闻贬责祠宫去,始信推移运数均。

势冷有官犹是贵,居閒无禄未为贫。须知削籍投荒者,惟望归欤作幸民。

示仁仲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一根烧笋共分甘,彷佛当年汉水南。红柿鸟残无此意,前三三与后三三。

大雨中接宪使因成小诗呈阳先生

南北朝 邹浩

霜风折木雨如倾,敛板泥中厮役并。遥想先生鼓琴罢,观书正傍短灯檠。

闻州学补试

南北朝 邹浩

辟廱泮水旧先生,十五馀年经自横。今日传闻试多士,尚疑身复任权衡。

周御史庙

南北朝 邹浩

忠言直节动天聪,名在升平北斗中。阴德久宜家有后,光灵今与国无穷。

庭前乌集当年柏,门外风生旧日骢。公不世情应我顾,一觞聊复以诚通。

示崇宁长老善资 其二

南北朝 邹浩

独秀峰前是宝坊,坐令热恼变清凉。人人认得长安路,珍重旃檀一瓣香。

邹浩

邹浩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569篇诗文

南北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