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刘仲子就试 其二

送刘仲子就试 其二

宋代 方岳

小技文章道未尊,入时新样更难论。鹄袍才脱须重读,六籍久为场屋昏。

诗人方岳的古诗

鹊桥仙(辛丑生日小尽月)

宋代 方岳

今朝廿九,明朝初一。怎欠秋崖个生日。客中情绪老天知,道这月、不消三十。
春盘缕翠,春缸摇碧。便泥做、梅花消息。雪边试问是耶非,笑今夕、不知何夕。

次韵谢兄立春戏拟春帖子 其二

宋代 方岳

天家观阙玉重重,逼入春皇一信风。生意无边青欲动,微茫淡霭暖烟中。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 其九

宋代 方岳

彭殇同此躯,颜蹠同此心。哀哉宇宙间,群生政林林。

僮有弹鹭置池上者予解其缚纵之而不去盖不饮

宋代 方岳

烟藤羃羃惊蛇蛰,雪羽飞飞群鹭集。
相莜抱子林欲深,经始营巢茅未葺。
衔枚适与恶少逢,落弹不虞奇祸及。
毳残玉点偶赊死,颈曲银钩竟遭执。
急呼解缚纵使归,胡自拘囚长竚立。
白苹久失鸿雁洲,红豆不窥鹦鹉粒。
申胥并日负秦庭,庄舄愁吟思越邑。
云何垂翅但摧颓,岂欲言情辄於悒。
子其休矣勿介介,山曰归哉宁汲汲。
放之云壑卧萝茑,期以春皋伴蓑笠。
临去一语更丁宁,从此谨毋轻出入。

时事

宋代 方岳

閒身久矣属烟波,时事谁传到钓蓑。
无一可忻真老矣,有三太息奈渠何。
君为尧舜宁非幸,人在羲皇不啻过。
击壤共歌年谷熟,此生帝力已居多。

雨花台

宋代 方岳

孤云落日倚西风,历历兴亡望眼中。
山入六朝青未了,江浮五马恨无穷。
客愁已付葡萄绿,迳雨空余玛瑙红。
我亦欲谈当世事,无人唤醒紫髯翁。

接花

宋代 方岳

楚箨并刀社雨前,掇红接紫自年年。颠风稗子僧成佛,白日烂柯人诈仙。

半霎时移愚智性,一丸泥夺化工权。可怜人自生荆棘,却变初心失本然。

送史子贯归观且迎妇也

宋代 方岳

久住西湖梦亦佳,鹭朋鸥侣自烟沙。
江行枫叶几何里,春至梅梢次第花。
尽有好山容对榻,却因吾子转思家。
青灯书册夜深雨,莫为乘鸾学画鸦。

山居十首 其二

宋代 方岳

我爱山居好,红稠处处花。云粘居士屩,藤覆野人家。

入馔春烧笋,分灯夜作茶。无人共襟抱,烟雨话桑麻。

十二月十日

宋代 方岳

酒醒开门雪满山,径穿疏竹上危栏。
溪山与我俱我画,草上惟梅大耐寒。
留伴夜深银凿落,莫缘春近玉阑珊。
老枝擎重供诗嚼,一洗相如渴肺肝。

水仙初花

宋代 方岳

丛丛低绿玉参差,抱瓮春畦手自冶。
地暖乍离烟雨气,岁寒不改雪霜姿。
太真妃以香为骨,虢国人嫌粉涴眉。
莫道秋崖无造化,解令朽壤出神奇。

种桂

宋代 方岳

山翁不办碧油幢,办与秋风斸老椿。
嚼雪未论香世界,眠云已惬月轩窗。
谁分兔臼玉千杵,不费鸿门璧一双。
蚤晚乘槎问银汉,呼童多酿酒成缸。

黄宰致江西诗双井茶

宋代 方岳

黄侯授我以江西诗禅之宗派,瀹我以双井老仙之雪香。
砖炉春着兔毫玉,石鼎月翻鱼眼汤。
夜窗搜搅十年读,候虫鸣秋声殷墙。
乃翁诗家第一祖,不用棒喝行诸方。
掀翻杜陵自作古,夜半衣缽谁升堂。
单传横出二十六,未许歙梅洪雁行。
雅闻滕阁藏墨本,欲往从之山阻长。
牙签大册忽在眼,荒苔茅屋森珩璜无此光。
宜州戍楼山月苦,茫茫参到无何乡。

易地昭武去之日与家人集新作南门书水镜壁上

宋代 方岳

晦庵呼我住山南,五老人知百不堪。
极目无穷江渺渺,满头归去雪毵毵。
吾生只可龟藏六,世事何如狙赋三。
政有梅花管迎送,岁寒行路饱曾谙。

三用韵酬诸丈

宋代 方岳

家在江南黄叶村,归来重葺柳边门。
溪云振闼砚犹湿,山柳通池水自喧。
但得梅花容着语,无烦桃叶为开尊。
逢迎车马荷衣老,面目何堪向绮园。

与同幕集南楼再用韵

宋代 方岳

飞盖临边城,敌在吾目中。
古今一俯仰,衰草迷隋宫。
书生故倦游,庞眉感秋蓬。
安得双飞鸿,跨此万里风。
下视渺尘土,毋与俗士逢。

上巳游显亲寺题其壁 其三

宋代 方岳

芳草垂杨水底天,半晴半雨作春妍。幅巾道服篷船坐,不是诗仙即酒仙。

元夕 其三

宋代 方岳

莫道山家不挂灯,脩身宝月一团冰。清寒照见诸人胆,却问诸人见未曾。

日食守局

宋代 方岳

乙巳之秋七月朔,太阳无光天索寞。
辟雍诸儒坐读书,谈天谈今自惊愕。
玉皇不受紫宸朝,百官拜表群阴消。
明朝丞相做礼数,宣押归堂只如故。

题八士图

宋代 方岳

雅闻八士春俱秀,未觉三贤迹已陈。
投分不论曾识面,此图到手便情亲。
方岳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63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