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无学卷兼柬三怀上人时同寓匡庐 其一

题无学卷兼柬三怀上人时同寓匡庐 其一

明代 邹元标

见说栖霞曾住世,忽闻飞锡在匡庐。非生非死应须识,莫向岩头又著书。

诗人邹元标的古诗

蓝生扩之常虑予召毁故作此解之 其二

明代 邹元标

看来万事羽毛轻,冰玉泠泠出世情。不逐众生留口业,祗将心事托神明。

谩吟六首 其六

明代 邹元标

有意搜寻终道远,安排著意亦成魔。鱼龙高卧澄潭彻,莫以无风更起波。

友有以居间事谒者作此示之 其二

明代 邹元标

岭外桃花深几许,庭前松竹自青青。江头几遇纫兰者,也向渔翁咏独醒。

再游灵谷寺时邓定宇少宰孟莲渚通参杨止庵符卿同游 其一

明代 邹元标

题诗曾记昔年游,一别俄看已十秋。松桧参天人境静,会心无语万缘休。

奉简朱侍御座师 其四

明代 邹元标

北望齐东眼欲穿,相传击壤独归田。河山摇动搴帷色,父老欢腾揽辔年。

棣棣威仪今不减,棱棱丰骨尚依然。桃花未识朝天急,隔岸深深绾画船。

和周吏部海门公韵 其七

明代 邹元标

江门渔父老渔矶,笋蕨山中生事微。莫道小臣忘报主,春风时舞芰荷衣。

蓝生扩之常虑予召毁故作此解之 其三

明代 邹元标

怪得叔孙毁仲尼,忧心悄悄亦何为。死生进退浑忘却,无恙青天祗自知。

题许给谏广易通

明代 邹元标

归善杨少宰,卓哉百世贤。一从观化后,南望几呜咽。

挺然赖夫君,研易续新编。易道通三才,谁能得其全。

明珠并瓦砾,随地有真诠。达者须识取,一勺即深泉。

矫揉非大道,神圣以天然。寄语会心人,素琴本无弦。

别无念禅师 其三

明代 邹元标

半生皮骨走红尘,回首杨朱倍怆神。老去垂缰今已晚,出门有路即通津。

游石莲洞 其七

明代 邹元标

岂是鬼神凿,幻出琼花奇。月照黄金屋,雪留白玉枝。

别杨如石孝廉四首 其一

明代 邹元标

我漱江边石,君棹渡头船。船去几千里,问君何日还。

龙华寺旧谭道处也归来不觉愯然辄成四绝情见于辞时自都匀环归 其 ...

明代 邹元标

拟向山中学耦耕,归来犹自急王程。莫将猿鹤移文诮,须鉴当年报主情。

偶吟 其四

明代 邹元标

避世无难涉世难,人情反覆几波澜。从今卷却丝纶手,不著羊裘不钓竿。

冬至展先母罗太安人漕坪陇有感 其二

明代 邹元标

矗矗云山壮,阴阴草木稠。昔年曾瑞鹤,此地见眠牛。

地胜疑天意,人和岂力谋。先慈多隐德,佳气正千秋。

简会中同志

明代 邹元标

急开眼,谨贴身。乾坤内,做身人。学不疑,功不真。疑不问,气不振。

际嘉会,乘青春。鱼有水,德有邻。宜黾勉,莫因循。年年会,日日新。

荆溪吴节母贞裕挽诗 其二

明代 邹元标

堪怜黄鹄歌早寡,身外荣早付土苴。独抱一片金石心,羞彼淟涊何为者。

茕茕嫠室对孤灯,形影相吊呼不应。鷇得仙儿能笑语,恍压群音度迦陵。

丸熊画荻不辞倦,艰贞百倍谁为援。天悯节烈笃世祚,公侯复始真才见。

绰楔遥临玉女潭,龙綍辉煌焕斗南。毋德君恩两不朽,节孝门第瑞气酣。

君不见杞妇殉夫宗祊殄,魏妻鞠子孙乃显。何如节母殖庆长,朝阳鸣处凤毛腆。

慧龙骧首扈宗伯,忠犯逆鳞称蹇蹇。诜诜曾孙世济美,文章秀发一时选。

残膏剩馥覆后昆,千秋不愧贞裕匾。

赠谢磐谷山人 其一

明代 邹元标

棱棱丰骨自天成,老向长安觅友生。座上不须弹法指,庭前菉竹已同声。

友有以居间事谒者作此示之 其一

明代 邹元标

四壁萧然未是贫,清斋聊寄水云身。请君试看岩前鹤,刷羽千峰有半尘。

乙巳秋会青原有怀

明代 邹元标

忆昔少年来问道,恭逢名硕聚一堂。空林歌声裂金石,德音孔昭奏宫商。

转眼韶光三十载,可堪耆旧半消亡。岩头只见白云飞,巍巍古道成榛荒。

今年天气倍清明,虚堂秋色来萧爽。赖有济济诸年少,閒将疑义共欣赏。

一木岂能支大厦,愧我无端成独往。但使耳根声不断,不嫌孤峰独拍掌。

君不见老僧凿石寄岩阿,朝朝苾刍念弥陀。吾侪空负缨冠志,竟将岁月苦蹉跎。

夜来检点平生事,俯仰先贤愧已多。寄语同心齐努力,莫将古洞挂薜萝。

杂兴简同志 其一

明代 邹元标

予性本跌宕,投閒性所宜。济济青衿士,设礼强为师。

忆昔文中子,抗颜年少时。予学本蹇浅,模范无足仪。

古有青蓝语,辞让亦何为。敩学元相长,矢心共提撕。

邹元标

邹元标

(1551—1624)江西吉水人,字尔瞻,号南皋。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1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