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少白先生归三吴

少白先生归三吴

明代 邹元标

原是清朝执戟臣,翻然孤戟度迷津。乍看紫气神偏王,久听玄谭意自真。

笔底青山堪寄老,腰间宝剑未为贫。悬知别后遥相忆,江草江花入梦频。

诗人邹元标的古诗

别无念禅师 其一

明代 邹元标

廿年白下忆相逢,尔自西兮我自东。神剑元来终会合,夜看斗气贯长虹。

访朱鉴翁座师

明代 邹元标

不辞蹑屩远寻师,廿载襟寻始一披。几向南中瞻海岱,今从座上挹琼芝。

谩言潇洒吟风日,愿学屏营立雪时。滥厕门墙成底事,抠趋惟有泪双垂。

杨如石孝廉计偕 其二

明代 邹元标

大道惟率性,至人无饰说。圣门贵皓皓,行谊常高洁。

世纲久沦亡,邈矣愧前哲。回首长安道,朔风苦栗烈。

慇勤欲有赠,衔杯气已结。

黄仪部庭翠 其三

明代 邹元标

懒慵高卧钓台深,白鹤飞鸣递好音。无限心情难寄语,独将长啸振空林。

蓝生扩之常虑予召毁故作此解之 其二

明代 邹元标

看来万事羽毛轻,冰玉泠泠出世情。不逐众生留口业,祗将心事托神明。

蓝生扩之常虑予召毁故作此解之 其一

明代 邹元标

一入云山百念轻,蒲团坐破竟无生。碧潭深处藏名好,纵是孤寒梦亦清。

杂兴简同志 其九

明代 邹元标

文章千古事,壮夫比壮虫。壮虫虽小技,斯文岂易工。

今人竞词藻,古人性灵通。性灵既以通,源泉滋不穷。

六经文章伯,无语不鸿濛。笔可参造化,谁与领春风。

蓝生扩之常虑予召毁故作此解之 其三

明代 邹元标

怪得叔孙毁仲尼,忧心悄悄亦何为。死生进退浑忘却,无恙青天祗自知。

文江八景 其二 巽峰卓笔

明代 邹元标

峰头有笔大如椽,一扫东南半壁天。纵倒银河题不尽,时嘘颢气欲凌烟。

同邓博罗登鸡鸣山时汝德司成同登

明代 邹元标

鸡鸣楼阁倚层霄,我辈同登未寂寥。曾向罗浮专五岭,今从白下忆诸朝。

钟山云气当窗袅,册府莺声傍柳娇。不禁乡思春烂漫,紫荆花下听鸣韶。

偶占七首 其二

明代 邹元标

初学苦支离,閒心自得师。纤毫皆帝力,无语付天倪。

题南皋小城处

明代 邹元标

昔云大城城城市,我今小城城招提。招提半在山之曲、水之涯。

识破万事等浮沤,残生从此托一枝。忆昔射策黄金榜,英风凛凛逼斗维。

誓策功勋报天子,笑杀管晏何卑卑。于今老去岩壑里,日月不居双鬓丝。

床头一剑蒯缑尽,闻鸡起问夜何其。壮心只今己销磨,侧足空门有所思。

半榻时枉明月照,短衣不禁松风吹。野僧终日问姓字,笑指白云莽莽垂。

我生无姓亦无字,迹遍名山号无为。有时散发解天韬,有时放歌和天倪。

有时醉酌花间酒,有时閒题壁上诗。无修无證亦无持,但教名姓不出山,那管世人知不知。

杂兴简同志 其八

明代 邹元标

诸生事佔毕,朝夕圣贤书。六经何浩瀚,汗牛与充车。

古人骨已朽,言语皆土苴。吾能得其精,经史糟粕馀。

斲轮解我意,请观无极初。年华如流水,勿自负居诸。

别朱鉴塘老师郊外口占二律 其二

明代 邹元标

三吴雄镇地,斧钺下青霄。简命先臣牧,纶音切帝尧。

戈船云里集,楼阁镜中飘。筹策多公暇,坐看海气消。

文江八景 其八 桐江夜月

明代 邹元标

桐江江上水悠悠,一派青山天际浮。最是无情深夜月,相看不尽古今愁。

王塘南少卿会讲龙华

明代 邹元标

记得髫年此旧游,重来说法使人愁。天留故老传宗教,人向空门悟实修。

野鸟有情凭槛语,碧云无恙傍檐流。诸君不用多惆怅,试看青山自点头。

寄大哥 其一

明代 邹元标

长拟求归竟未归,几逢佳未恋春晖。争传荆树庭前秀,忍看鹡鸰江上飞。

季子古来遭堕落,元方应不羡轻肥。太丘曾颂难兄教,好向江门娱彩衣。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一

明代 邹元标

有客扬青骢,衔命报君王。抚枕不能寐,起坐意徬徨。

徬徨意何许,美人天一方。

杂兴简同志 其四

明代 邹元标

大镛列东序,横击乃有声。彼物为妖者,不叩而斯鸣。

孔门称善问,竟以大儒名。有疑斯有问,有问斯乃成。

教然后知困,予任良匪轻。

马上吟 其一

明代 邹元标

时逢閒处练元神,过眼浮荣未是真。雨散云消浑不碍,山河大地露全身。

邹元标

邹元标

(1551—1624)江西吉水人,字尔瞻,号南皋。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1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