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邹元标
斯道天开万象陈,根荄枝叶总吾真。诸君欲问传心者,请听街前击瓮人。
黄仪部庭翠 其三
懒慵高卧钓台深,白鹤飞鸣递好音。无限心情难寄语,独将长啸振空林。
予独宿太平山房果清上人远顾云欲复归宗寺予再三难之渠心甚坚予熟 ...
踏破匡庐百万重,不知何处是归宗。堂开可结东林社,来听阇黎半夜钟。
别杨如石孝廉四首 其一
我漱江边石,君棹渡头船。船去几千里,问君何日还。
偶占七首 其五
生涯惟白业,心事只青山。花落云深处,牧童自往还。
桐江晤徐献和廉访使
三十馀年老弟兄,相思几度梦魂惊。忽闻青雀云间至,不觉幽怀座上倾。
世味尝来偏磊磈,人情阅处太纵横。匡庐乞得閒身地,岁晚相期共耦耕。
薛钦宇督学楚中 其一
翩翩文彩迈时流,拥传俄看出帝州。大别山前春色满,还谁同眺岳阳楼。
谢亲知见存
诏许巢由作远臣,衡门吾亦爱吾真。极知城市逢迎苦,肯受亲朋礼数嗔。
野鹤青霄承沆瀣,冥鸿天末远风尘。不妨裘仲时相顾,容我山中自在身。
王塘南少卿会讲龙华
记得髫年此旧游,重来说法使人愁。天留故老传宗教,人向空门悟实修。
野鸟有情凭槛语,碧云无恙傍檐流。诸君不用多惆怅,试看青山自点头。
和周吏部海门公韵 其六
每临秋水情偏淡,兴揽千山迹不孤。欲赠夫君难寄取,临风倍觉一言无。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五
会心人已远,世儒苦支离。葛藤还自缚,苍苍以管窥。
不如两忘之,日星自昭垂。
龙华寺旧谭道处也归来不觉愯然辄成四绝情见于辞时自都匀环归 其 ...
拟向山中学耦耕,归来犹自急王程。莫将猿鹤移文诮,须鉴当年报主情。
玄潭观次曾司空韵是日祀二刘文学
俎豆堂开系所思,丹枫露冷正秋时。昔年立雪人如在,此日吟风客自知。
渺渺长川迷古渡,悠悠世路共心期。庭阶不尽迟回意,千载真传为语谁。
游石莲洞 其六
是谁为洞主,非我亦非伊。承前须直领,不用转头思。
复真书院睹雪蓬旧隐处
不见雪蓬久,今见雪蓬屋。图书留四壁,白驹贲空谷。
高风人去远,遗响振林木。
蓝生扩之常虑予召毁故作此解之 其二
看来万事羽毛轻,冰玉泠泠出世情。不逐众生留口业,祗将心事托神明。
谩吟六首 其三
无古无今无显微,千年贤圣竟同归。庭前草色青青长,未许人间说是非。
游青原翠屏
翠屏千古自嶙峋,此日来游意独亲。忽听歌声林木起,始知天地属閒身。
雪中偶吟四首 其四
我钦邓宗伯,高斋绝轮鞅。贫难供菽水,潜身卧草莽。
一朝膺特命,贤关振韶响。簉迹夔龙间,游心羲皇上。
学问窥天人,玄珠得象罔。念予性孤贞,高轩时来往。
拟卧西山曲,疑义共欣赏。予本澹荡者,一见心惝恍。
示郑天台山人
身在三才中,学超象数先。有相终为幻,无为本自然。
问予何所事,饥餐与倦眠。流云閒出岫,栖鸟倦飞还。
万物皆如此,谁能悟真诠。我欲杜吾口,忘言玄更玄。
游石莲洞 其八
遥指岩头桂,先生亲手栽。蒲团趺坐稳,时有暗香来。
邹元标
(1551—1624)江西吉水人,字尔瞻,号南皋。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185篇诗文
朋来亭
谩吟六首 其六
偶吟 其三
游石莲洞 其一
游石莲洞 其四
文江八景 其二 巽峰卓笔
奉简朱侍御座师 其四
杨如石孝廉计偕 其一
雪中偶吟四首 其二
过杨椒山墓碑 其二
同贺汝定偕诸宋曾二文学登韩相岭二首 其一
偶怀简泷江同社
有儒生思南胡精邵尧夫数学持李同野大参书谒予赠之以诗
文江八景 其六 剑石晴云
冬至展先母罗太安人漕坪陇有感 其二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七
游石莲洞 其十
俞定所同年赴大名道 其二
赠谢磐谷山人 其一
杂兴简同志 其二
访刘静之光禄
客有绘无念禅师像者戏赠二绝 其一
过杨椒山墓碑 其一
同诸友集讲太云寺
杂兴简同志 其四
少白先生归三吴
偶占七首 其一
题觉今堂 其一
荆溪吴节母贞裕挽诗 其一
昔年赴戍道出禾川承龙袍溪带湖贺巽东修吾昆仲及龙生作霖高雅感念 ...
题无学卷兼柬三怀上人时同寓匡庐 其二
雪中偶吟四首 其三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二
乙巳秋会青原有怀
题无学卷兼柬三怀上人时同寓匡庐 其三
宁阳别孟我疆尚宝有怀
纪慈训
杨如石孝廉计偕 其二
题阳明先生像六首 其六
再游灵谷寺时邓定宇少宰孟莲渚通参杨止庵符卿同游 其一
赠但友孟皋
登九华山歌
感事三首 其三
黄仪部庭翠 其二
再游灵谷寺时邓定宇少宰孟莲渚通参杨止庵符卿同游 其二
闻泉亭
别无念禅师 其二
客有惠予菜图者予悬之斋头日夕爱之书俚言自勖 其八
安节吴公之还朝也情不能已再为诗十章 其九
访朱鉴翁座师
出都门谩吟 其一
文昌诸友共集投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