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山中作人名诗

山中作人名诗

宋代 方岳

负郭太幽深,结茅容易得。
虽无桃李园,石老松柏直。
山北雨后苍,山南霁云白。
荷锄课诸儿,陆续蔬甲拆。

诗人方岳的古诗

满江红·说与梅花

宋代 方岳

说与梅花,且莫道、今年无雪。君不见、秋崖鬓底,茎茎骚屑。笔砚只催人老大,湖山不了诗愁绝。问笭箵、何事下矶来,抛云月。重省起,西山芴。终负却,东山屐。把草堂不与,鹭眠鸥歇。乌帽久闲苍藓石,青衫今作枯荷叶。笑人间、万事竟何如,从吾拙。

题司理采芙蓉图

宋代 方岳

纫之以湘累秋兰之佩,载之以剡溪夜雪之舟。
漱之以清冰寒露之壶,浇之以碧玉晴云之瓯。
著童船尾书船头,荷化浦溆双飞鸥。
新红如洗云锦稠,停桡伫棹香浮浮。
薰风满座凉飕飕,醉面欲醒谁相酬。
若有人兮眇中洲,把住月老叫不休。
花亦问月愁水愁,何以了此蒹葭秋。
蛟宫蛟宫夜泣悲灵修,鳞幢欲湿行云留。
楚骚如水不可作,此意难以笔墨求,
荡予桨兮涯之幽。

三禽言 其三

宋代 方岳

吕望非熊亦非龙,后车载归作三公。庞眉皓发八十翁,几何日月土一丛。

盍不径老磻溪风,以文见医方自功。西山之人不尔容,君不见秋崖无才终不逢,长年垂钓烟波中。

公非熊,同不同。

南窗偶书

宋代 方岳

吾徒例迂疏,与世自少可。
不工口嗫嚅,正坐胸磊砢。
折腰迂人情,高论常轗轲。
归哉夜窗雨,喜不失故我。
琴尊日多暇,未觉此计左。
秋风挟佳月,流光侑孤坐。
持觞酹伯伦,彼豪真蜾蠃。

赪桐花

宋代 方岳

厥草惟夭簇绛缯,猩红初滴尚火蒸。
西风坐阅芙蓉老,合是药中耐久朋。

约黄成之观琼花予不及从以诗代简

宋代 方岳

杜宇声中鬓欲华,春风将绿又天涯。
欠随江夏无双士,共看扬州第一花。
想像烟云人跨鹤,淋漓诗句字栖鸦。
蹇驴不管唐衫湿,醉兀归鞍暮雨斜。

送琴遂还楚东

宋代 方岳

脚根踏地袈裟破,鼻孔撩天拄杖横。
归扫秋云趺足坐,荻花半落晚风晴。

溪店回文

宋代 方岳

啼莺几处垂垂柳,乳燕双飞片片花。
溪浅度云山带雨,岸崩欹树草连沙。

与同幕集南楼再用韵

宋代 方岳

飞盖临边城,敌在吾目中。
古今一俯仰,衰草迷隋宫。
书生故倦游,庞眉感秋蓬。
安得双飞鸿,跨此万里风。
下视渺尘土,毋与俗士逢。

观梅 其二

宋代 方岳

卧疴半月不曾来,等得来时渐次开。世外交情无久近,岁寒然后始知梅。

山中用放翁韵

宋代 方岳

一盂之饭一盘蔬,底用横身犯毁誉。
与世无缘空落落,登山有道但徐徐。
体中不快惟读易,老去更贫常典书。
四海谁知今夜月,梅花飘雪缟吾庐。

早春山中 其一

宋代 方岳

空濛山翠湿乌纱,逗密穿深一径斜。谁画秋厓满头雪,石坛倚竹看梅花。

立春日雷

宋代 方岳

胜裹春从午夜回,自挑生菜压春醅。
阿香不解人间事,便驾雷车送雨来。

次韵卢监

宋代 方岳

兰亭人寂几何年,著我糟丘亦冗员。寻访雪溪无酒债,主张禊帖有诗权。

千岩秀处书如堵,五月凉时藕似船。只么拍浮真足矣,底须妄想到花边。

元夕 其三

宋代 方岳

莫道山家不挂灯,脩身宝月一团冰。清寒照见诸人胆,却问诸人见未曾。

移饮治城楼

宋代 方岳

亭皋渺渺叶声乾,更与西风一倚栏。
鹦鹉杯深遗恨在,麒麟冢没莫烟寒。
山如有约欲排闼,诗不中书屡免冠。
采菊东篱偶然耳,有人传作画图看。

山中 其一

宋代 方岳

此身只合著林泉,安得缠腰十万钱。百事懦无拖地胆,一生愚似信天缘。

青山有约不知老,黄犊与人相对眠。问讯春蓑故无恙,乱云深处更超然。

题王尉半竹

宋代 方岳

吾始过西斋,破於玉川屋。
中有山泽癯,雪灯共夜读。
秋声入雨听,手携墙下竹。
携锄斸荒苔,宁甘食无肉。
今春初行鞭,稍觉风月肃。
既成为诗喜,破奉起新筑。
旧闻君家猷,兴寄尚幽独。
一日无此君,亦自憎面目。
君其几代孙,秀色若可掬。
万事不挂口,翛然对寒玉。
城中寸金地,官舍迫林麓。
曾微百肘宽,难杂以花木。
尚遗一半何,留之与云宿。

挽懒庵处士

宋代 方岳

万事从吾懒,庵居隐者家。
酒深牵率月,诗办事治花。
健犊閒耕具,轻鸥忆钓槎。
归来谁晤语,野艇渡寒沙。

谢人致蟹

宋代 方岳

樵岚无蟹有监州,已负诗肠过一秋。
莫怪渊明便归去,得渠自合老菟裘。
方岳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63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