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柳花词三首

柳花词三首

唐代 刘禹锡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晴天闇闇雪,来送青春暮。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

刘禹锡柳花词三首评析

每到暮春时节,河堤、池边、小径旁、庭院里,总可见翠柳低垂,风吹柳絮满天轻盈起舞,碧绿的柳条不断地轻扬起柳花,总是别有一番精致与情趣。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这柳花,韵味多多。
柳花俗称柳絮,又叫杨花。在春芳殆尽的晚春,柳絮似雪,无根无依,随风荡扬,引起了诗人们的联想和感概,表达着不同的感情。折柳赠别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行旅风俗,此风俗形成于秦汉。著名于西安市东郊的灞水上的灞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这里有“灞柳风雪”之称,已列入“关中八景”。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特别情境当中,总有折柳相送的场景细节。于是,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就少不了“歌咏折柳”的意义。
刘禹锡这组诗一反前人咏柳的格调,诗中写出了柳花的品格和精神。这是由于刘禹锡参与变法革新失败后,遭遇贬谪,他借题发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把柳花写得那么高尚,那么多情。

诗人刘禹锡的古诗

和令狐仆射相公题龙回寺

唐代 刘禹锡

兹地回銮日,皇家禅圣时。路无胡马迹,人识汉官仪。
天子旌旗度,法王龙象随。知怀去家叹,经此益迟迟。

有獭吟

唐代 刘禹锡

有獭得嘉鱼,自谓天见怜。先祭不敢食,捧鳞望青玄。
人立寒沙上,心专眼悁悁。渔翁以为妖,举块投其咽。
呼儿贯鱼归,与獭同烹煎。关关黄金鹗,大翅摇江烟。
下见盈寻鱼,投身擘洪连。攫拏隐鳞去,哺雏林岳巅。
鸱乌欲伺隙,遥噪莫敢前。长居青云路,弹射无由缘。
何地无江湖,何水无鲔鳣.天意不宰割,菲祭徒虔虔。
空馀知礼重,载在淹中篇。

令狐相公频示新什早春南望遐想汉中因抒短章以寄情愫

唐代 刘禹锡

军城临汉水,旌旆起春风。远思见江草,归心看塞鸿。
野花沿古道,新叶映行宫。惟有诗兼酒,朝朝两不同。

岁夜咏怀

唐代 刘禹锡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寄杨八拾遗

唐代 刘禹锡

闻君前日独庭争,汉帝偏知白马生。忽领簿书游太学,
宁劳侍从厌承明。洛阳本自宜才子,海内而今有直声。
为谢同僚老博士,范云来岁即公卿。

阳山庙观赛神(梁松南征至此,遂为其神,在朗州)

唐代 刘禹锡

汉家都尉旧征蛮,血食如今配此山,曲盖幽深苍桧下,
洞箫愁绝翠屏间。荆巫脉脉传神语,野老娑娑起醉颜。
日落风生庙门外,几人连蹋竹歌还。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

唐代 刘禹锡

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因浮济川舟,遂作适野行。
郊树映缇骑,水禽避红旌。田夫捐畚锸,织妇窥柴荆。
古岸夏花发,遥林晚蝉清。沿洄方玩境,鼓角已登城。
部内有良牧,望中寄深情。临觞念佳期,泛瑟动离声。
寂寞一病士,夙昔接群英。多谢谪仙侣,几时还玉京。

酬马大夫以愚献通草茇葜酒感通拔二字因而寄别之作

唐代 刘禹锡

泥沙难振拔,谁复问穷通。莫讶提壶赠,家传枕曲风。
成谣独酌后,深意片言中。不进终无已,应须荀令公。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述怀赠答十韵

唐代 刘禹锡

文雅关西族,衣冠赵北都。有声冠汉相,无颣胜隋珠。
当轴龙为友,临池凤不孤。九天开内殿,百辟看晨趋。
诫满澄欹器,成功别大垆。馀芳在公论,积庆是神扶。
步武离台席,徊翔集帝梧。铨材秉秦镜,典乐去齐竽。
潇洒风尘外,逢迎诗酒徒。唯应待华诰,更食万钱厨。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因成是诗

唐代 刘禹锡

太华莲峰降岳灵,两川棠树接郊坰.政同兄弟人人乐,
曲奏埙篪处处听。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
各抛笔砚夸旄钺,莫遣文星让将星。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唐代 刘禹锡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汉寿城春望

唐代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代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

唐代 刘禹锡

汉室贤王后,孔门高第人。济时成国器,乐道任天真。
特达圭无玷,坚贞竹有筠。总戎宽得众,市义贵能贫。
护塞无南牧,驰心拱北辰。乞身来阙下,赐告卧漳滨。
荣耀初题剑,清羸已拖绅。宫星徒列位,隙日不回轮。
自昔追飞侣,今为侍从臣。素弦哀已绝,青简叹犹新。
未遂挥金乐,空悲撤瑟晨。凄凉竹林下,无复见清尘。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

唐代 刘禹锡

报白君,别来已渡江南春。江南春色何处好,
燕子双飞故南道。春城三百七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
丫头小儿荡画桨,长袂女郎簪翠翘。郡斋北轩卷罗幕,
碧池逶迤绕画阁。池边绿竹桃李花,花下舞筵铺彩霞。
吴娃足情言语黠,越客有酒巾冠斜。坐中皆言白太守,
不负风光向杯酒。酒酣襞笺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报白君,相思空望嵩丘云。其奈钱塘苏小小,
忆君泪点石榴裙。

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寄呈乐天

唐代 刘禹锡

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开城邀好客,置酒赏清秋。
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斜辉犹可玩,移宴上西楼。

酬乐天醉后狂吟十韵

唐代 刘禹锡

散诞人间乐,逍遥地上仙。诗家登逸品,释氏悟真筌。
制诰留台阁,歌词入管弦。处身于木雁,任世变桑田。
吏隐情兼遂,儒玄道两全。八关斋适罢,三雅兴尤偏。
文墨中年旧,松筠晚岁坚。鱼书曾替代,香火有因缘。
欲向醉乡去,犹为色界牵。好吹杨柳曲,为我舞金钿。

乐天池馆夏景方妍白莲初开彩舟空泊唯邀缁侣因以戏之

唐代 刘禹锡

池馆今正好,主人何寂然。白莲方出水,碧树未鸣蝉。
静室宵闻磬,斋厨晚绝烟。蕃僧如共载,应不是神仙。

堤头行二首

唐代 刘禹锡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头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和郴州杨侍郎玩郡斋紫薇花十四韵

唐代 刘禹锡

几年丹霄上,出入金华省。暂别万年枝,看花桂阳岭。
南方足奇树,公府成佳境。绿阴交广除,明艳透萧屏。
雨馀人吏散,燕语帘栊静。懿此含晓芳,翛然忘簿领。
紫茸垂组缕,金缕攒锋颖。露溽暗传香,风轻徐就影。
苒弱多意思,从容占光景。得地在侯家,移根近仙井。
开尊好凝睇,倚瑟仍回颈。游蜂驻彩冠,舞鹤迷烟顶。
兴生红药后,爱与甘棠并。不学夭桃姿,浮荣在俄顷。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684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