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刘禹锡
杂曲歌辞。宜城歌
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
送惟良上人
梦扬州乐妓和诗
平齐行二首
答东阳于令寒碧图诗
答张侍御贾喜再登科后,自洛赴上都赠别
令狐相公频示新什早春南望遐想汉中因抒短章以寄情愫
送李庚先辈赴选
昏镜词
镜之工列十镜于贾奁,发奁而视,其一皎如,其九雾如。或曰:“良苦之不侔甚矣。”工解颐谢曰:“非不能尽良也,盖贾之意,唯售是念,今来市者,必历鉴周睐,求与己宜。彼皎者不能隐芒杪之瑕,非美容不合,是用什一其数也。”予感之,作《昏镜词》。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瑕疵自不见,妍态随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寻汪道士不遇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
吟乐天自问怆然有作
路傍曲
西州李尚书知愚与元武昌有旧远示二篇…继和二首
登陕州北楼却忆京师亲友
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
章句惭非第一流,世间才子昔陪游。吴宫已叹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
任向洛阳称傲吏,苦教河上领诸侯。石渠甘对图书老,关外杨公安稳不。
赠澧州高大夫司马霞寓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观八阵图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684篇诗文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和乐天洛下雪岁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咏古二首有所寄
杂曲歌辞 其二
酬思黯代书见戏(一作酬牛相见寄)
别友人后得书因以诗赠
海阳十咏。云英潭
寄湖州韩中丞
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改宾客分司,以诗赠别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因成是诗
海阳湖别浩初师
早春对雪奉寄澧州元郎中
征还京师见旧番官冯叔达
堤上行二首
虎丘寺见元相公二年前题名怆然有咏
堤头行三首
赠眼医婆罗门僧
送从弟郎中赴浙西
岁杪将发楚州呈乐天
泽宫诗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
踏歌词
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后首一作姑苏台诗)
偶作二首
祭韩吏部文附诗
送卢处士归嵩山别业
和河南裴尹侍郎宿斋天平寺诣九龙祠祈雨二十韵
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镇南梁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
和仆射牛相公追感韦裴六相登庸皆四十馀…并见寄之作
蜀先主庙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
遥贺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
阳山庙观赛神(梁松南征至此,遂为其神,在朗州)
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
裴祭酒尚书见示春归城南
罢和州游建康
酬令狐相公杏园花下饮有怀见寄
庙庭偃松诗
闻韩宾擢第归觐以诗美之兼贺韩十五曹长时韩牧永州
踏歌词四首·其一
和乐天题真娘墓
海阳十咏。裴溪(时御史已遇新恩)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酬令狐相公岁暮远怀见寄(依韵)
秋晚病中乐天以诗见问力疾奉酬
墙阴歌
竹枝词九首
寄唐州杨八归厚
泰娘歌
和陈许王尚书酬白少傅侍郎长句因通简汝洛旧游之什
戏赠崔千牛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
裴祭酒尚书见示春归城南青松坞别墅…高侍郎之什命同作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杂曲歌辞。壮士行
竹枝词九首·其九
边风行
酬令狐相公早秋见寄
城东闲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