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玩月和教谕陈启东韵

玩月和教谕陈启东韵

明代 史鉴

闽岭岧峣路几层,孤舟载雪兴难乘。中秋月好应同见,近海楼高不共登。

千里信音回旅雁,半生心事对寒灯。悲歌莫倚能弹铗,衣马轻肥让五陵。

诗人史鉴的古诗

浣溪沙 其一 夏夕赏莲

明代 史鉴

绛蜡笼纱夜赏莲。碧筒擎酒吸如川。娇歌宛转杂繁弦。

急雨溅珠弹脱叶,乱砂衔石轧流泉。此时不道夜如年。

题梅花道人钩勒竹

明代 史鉴

协律遗踪世所珍,湖州惟用墨传神。沙弥老去耽成癖,笔法真能到古人。

海盐张方洲太守慰予室燬临行赋赠 其二

明代 史鉴

宿草回青柳放芽,东风随物付繁华。旧时燕子今何处,已自衔泥过别家。

西园八咏 其七 绣衣记

明代 史鉴

渭水园林尺五天,绣衣笔势更翩翩。能文况是同年好,叙事还期后世传。

坐见华风生草木,端知采色画山川。长安纸价应增贵,到处令人快睹先。

分题得震泽竹枝词送中书李舍人 其三

明代 史鉴

太湖一水跨三州,洞庭两山在上头。侬意如山常日静,郎行似水去难留。

谒张子静墓

明代 史鉴

弭棹鸿村道,来寻处士坟。泪痕沾宿草,悲思接愁云。

系树嗟无剑,名家幸有文。东风吹野水,流响不堪闻。

湖上暮归

明代 史鉴

鸭群呼去水云空,香滴葓花露气浓。
僧寺茫茫看不见,暮烟生处忽闻钟。

和汝舍人行敏韵 其一

明代 史鉴

故人今在承明庐,不愧昔年行秘书。亲随相臣侍玉陛,肯效学士焚银鱼。

与沈启南从徐亚卿何中丞相度水道 其三 经上海县

明代 史鉴

岸崩桥易圮,水阔渡难招。浦溆遥通海,舟航半趁潮。

市声先旦集,野树未霜凋。明月如相识,依依伴寂寥。

吴兴道中有怀汝其通曹颙若

明代 史鉴

杳杳长途异,悠悠逝水流。江村孤宿夜,风雪远行舟。

寒重偏欺客,凌浮迥结愁。故人应在念,日暮尚登楼。

灵芝歌

明代 史鉴

灵芝生,粲若英。来百福,世其昌。灵芝生,光且奕。

庆斯钟,象乃德。灵芝生,铜池中。和致祥,寿无疆。

灵芝生,气之粹。配庆云,象华盖。灵芝生,受天祜。

祜维何,锡尔祚。灵芝生,何轮囷。子孙兮,宜振振。

题澄上人所藏竹

明代 史鉴

渭川千亩影萧萧,苦旱年来叶半凋。见画忽然兴远思,行人应在灞陵桥。

广州督

明代 史鉴

广州督,行勿迟。苗獠正猖獗,攻城及湮池。广民授甲日登陴,将军呼酒赏花枝。

广民析骸还易子,将军停舟看山水。广州督,勿迟迟。

戕民命,尸者谁。

送汪世望还吴兴

明代 史鉴

频年踪迹遍天涯,书剑萧条兴味赊。枫冷吴江人执手,月明苕水客还家。

霜前黄菊惊寒早,湖上青山易日斜。落魄布衣今白首,也将诗酒度年华。

问刘邦彦疾

明代 史鉴

遥闻末疾渐加瘳,时向湖山续旧游。杯酒尚须行乐用,花枝多为养生休。

春风杨柳迷归骑,秋水芙蓉隐钓舟。何日从君柁楼底,卧听横笛起中流。

游天申宫

明代 史鉴

问讯天申路,期寻福地游。风林松子落,石窦乳泉流。

溪女行随伴,山花插满头。道人能好客,炬火不须求。

山中采菖蒲寿安晚老仙

明代 史鉴

山中采菖蒲,泽中采雕胡。雕胡持作饭,菖蒲持作菹。

问君将何为,言就仙人居。仙人居安在,震泽东南隅。

门前有长路,青松间白榆。舍后有清池,莲叶巢神龟。

高楼临水起,缥缈邻太虚。木兰为轩槛,桂树为门枢。

黄金为宝盖,八角垂流苏。仙人山泽癯,为乐自愉愉。

长身且高颧,红颜白髭须。潜光饮夕气,眺景含朝霞。

有子两三人,才名皆丈夫。朝莫问平安,济济庭中趋。

诸孙八九人,温温玉不如。出门远行游,所业在诗书。

经年一来归,银鞍照骊驹。寿星何煌煌,照我仙人居。

贺客来满途,仙人旧悬弧。请客坐堂上,布地红氍毹。

促令办中厨,品物事事殊。山珍间海错,肥羊和笋蒲。

玉壶湛清酒,金盘鲙鲤鱼。名娼出邯郸,窈窕世绝无。

头上翠琅玕,耳悬明月珠。紫绮为下裙,红罗为上襦。

上堂拊琴瑟,下堂吹笙竽。清歌按妙舞,行云随卷舒。

坐中黄眉翁,向前持一杯。三千一洗髓,九千一伐毛。

请看目瞳子,清光果有不。金石未为固,乔松真吾徒。

昆崙阆风上,与尔长嬉游。

与姚视卿游鸳鸯湖

明代 史鉴

鸳鸯湖上荡舟过,钟鼓声稀拥楫歌。落日亭亭经远树,凉风袅袅动微波。

孤村近水闻鸡犬,小驷穿花见绮罗。暝入芙蓉弄秋色,满身香雾月明多。

送韩綮丞河内

明代 史鉴

领得除书下九重,翩翩花县去哦松。吏人呈案无钳纸,星驾行春屡劝农。

河内水流城外过,太行山色雨馀浓。寇恂去后今陈迹,千古遗民说再逢。

送范世良

明代 史鉴

弱柳不堪折,相携话水边。离杯传日暮,归路在春先。

冻雪寒欺马,空江晓渡船。永怀交际久,况是昔人贤。

史鉴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48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