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浙东李两山宣慰四首 其三

挽浙东李两山宣慰四首 其三

元代 曹伯启

恋阙丹心老益坚,短蓬长路岁寒天。谁知造物无情甚,华屋丘山在眼前。

诗人曹伯启的古诗

官马行呈李总管

元代 曹伯启

肩舆坐尤稳,官事倦逢迎。南来秪乘马,仆隶教编氓。

洗则养神骏,秣之爱长鸣。四时腓且安,主人心始平。

翻思历兹郡,牧民为正名。科徭思日寝,刑罚愿时清。

胡为政多门,青紫乱纵横。讼言无巨细,案牍竟纷争。

鬻田给征税,伐木空原茔。民心无正归,歌谣有新声。

服劳于王事,孰惮夜与明。徵求苦烦急,日用何由生。

争如作官马,蒙背银鞍轻。吾侪闻此风,郁郁伤中情。

不有治安策,自惭非国桢。歌诗赠官长,敢效舂陵行。

九日月下小酌咏怀四首 其三

元代 曹伯启

官况凄其懒问津,秋光过却愈思亲。浮云苍狗悲游子,白酒黄鸡愧野人。

舟至常德出陆由辰抵沅书事三首 其二

元代 曹伯启

兰澧分岐望芷沅,渡头杨柳欲飞绵。囊无薏苡防私论,茶有茱萸敌瘴烟。

心定渐忘行役苦,愁浓不觉岁时迁。从今暴殄为明诫,曾见山头火种田。

丁亥清明东平寄二弟济州学正

元代 曹伯启

忆昨分携春正寒,生涯到此又儒官。客中度日今非易,贫里攻书古亦难。

接物谦和辞尚简,处身廉谨事容宽。我行更别双亲远,莫负因风数问安。

清平乐 寄徐都司

元代 曹伯启

昨朝*诺。世事真难托。旅舍淙淙冬雨恶。怎地觥筹交错。东篱淙有花丛。他时不避悭风。传语徐卿二子,佳怀足慰衰翁。

赠刘彦卿

元代 曹伯启

抗尘南北六经秋,拭目朝堂总俊游。闻道铨条待常品,便将心事拟清流。

酒徒未识新丰客,舟子虚疑户牖侯。长路崎岖行又错,看人骑鹤上扬州。

送石抹同知

元代 曹伯启

祖宗勋业耀京华,坦腹天朝宰相家。播世文章铿有韵,通天德业润似瑕。

居官似友山中鹿,避俗如闻坎底蛙。闻道柏台飞荐剡,疲民翘首望星槎。

涿州观寺

元代 曹伯启

佛刹新脩古道傍,插天金碧晃朝阳。人来为问灵光殿,霖雨今年草更长。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十首 其一

元代 曹伯启

田家桑梓碧幢幢,过客鞭声引吠尨。终岁耕耘竟何有,桑枢茅屋短篷窗。

水调歌头 用崔子由韵

元代 曹伯启

攀鳞年少志,未要叹羲娥。人生沧海一粟,何在两飞梭。多事蜂衙蜂穴,十载蜗蟠猬缩,勋业任蹉跎。触目世途险,举步强颜多。誓从今,陶颖事,罢研磨。丈夫功名谈笑,一曲饭牛歌。尽道权门炙手,自是臣心如水,犯露肯相过。袖手待真赏,未及鬓生皤。

赠元伯士瞻二友

元代 曹伯启

器识参差德未伦,白头心事尚如新。十年薄宦为迁客,四海亲情有二人。

名族流芳各神俊,圣经充体自真纯。眼中轻薄何须数,它日南州愿卜邻。

江东陈伯宣置庄名忠养盖取事亲为大之义览卷怅然

元代 曹伯启

忠养名庄奉二亲,澹翁题扁重千钧。江宁陌上人应道,王冢丁祠德有邻。

寄刘彦卿同舍二首 其二

元代 曹伯启

君立吴蒙伯仲间,我惭失学似君难。何时握手文山去,得使儿曹刮目看。

咏怀寄赵君

元代 曹伯启

铅椠生涯二十秋,无依如鹊拙如鸠。胸蟠子美千间厦,眼豁元如百尺楼。

知命岂争蕉底鹿,兴宗要远梦中牛。壮怀磊落凭谁语,时问东陵谒故侯。

和宋御史喜雪见寄

元代 曹伯启

都城久无雪,腊日冻全消。十月江南住,六花帘外飘。

丰穰关政江,喜乐到渔樵。

元夕会饮命教堂各赋一绝时招讨张公在座

元代 曹伯启

煌煌灯火万家新,和气薰涵太古春。有酒不妨连夜饮,金吾同是座中宾。

众御史议行酬答之礼宴集公堂仆预宾主无绝长补短之艺虑养小失大之 ...

元代 曹伯启

伤廉伤惠两皆难,成始成终耐岁寒。有往有来方是礼,非宾非主意何安。

郭文美由西台御史迁中台以母夫人在堂不待传车预归觐省忠孝备见三 ...

元代 曹伯启

赐环消息日边来,共贺清朝得俊才。昨晚一天时雨霁,太微光彩射三台。

长安早发

元代 曹伯启

夜气溟濛塞两仪,客怀牢落动清悲。月明宿鸟啼烟树,风劲寒蝉泣露枝。

西北乡关除梦到,东南民力谩心思。路难无奈篙师促,八月长安早发时。

题奉元韩氏所藏蓝关风雪图孀亲赐绢并先陇画图三诗卷三首 其二

元代 曹伯启

天上霜缣宠渥光,阶前兰玉姓名香。长安润屋知无数,一笑输君戏綵堂。

曹伯启

曹伯启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 366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