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菊圃宪副

寄菊圃宪副

元代 曹伯启

十行丹诏发春雷,一脉阳和遍九垓。天下求安先肃政,浙东何幸遇全材。

贪狼昼伏毛如立,老鹘宵征气已摧。山谷饥民厌烦酷,赐环消息不须来。

诗人曹伯启的古诗

就学东平嘉祥道中书事二首 其一

元代 曹伯启

行潦萦纡会古溪,一行白鸟自高低。敝裘恐惹途边棘,疲马愁颠雨后泥。

思入石林风浩浩,吟成沙草日凄凄。相逢莫问经行地,万壑千崖总是迷。

士贞教授弟寄诗句新意雅但不知铁君故事云何用韵述怀以答来意

元代 曹伯启

自从萍梗任东西,几处飞鸿踏雪泥。三复无违人易老,独施有雪物难齐。

图形麟阁身何济,想像菟裘首谩低。早晚世缘都净尽,至人相约话招提。

寄郝知事二首 其二

元代 曹伯启

山光水色古犹今,人事联翩苦见侵。俗务日新公论减,簿书星急吏权深。

名场久欲抽身去,诗伯相陪拥鼻吟。台阁搜贤到岩薮,故人能识向来心。

观兰亭箕山王俣书扁二首 其二

元代 曹伯启

当年脩禊适春残,此日兴庠属岁阑。邂逅闻孙成故事,至元应作永和看。

次郑参政留别韵

元代 曹伯启

塞垣巇崄地,岁莫为谁来。交态只如此,宦情何有哉。

岂能供世用,聊复竭吾才。夜夜家山梦,羸骖几日回。

舟至常德出陆由辰抵沅书事三首 其三

元代 曹伯启

武陵回首望巴陵,摈退舟师就马程。潏潏青沟穿路过,峨峨苍岭送人行。

庙堂任使谁能避,箐麓猖狂只自惊。欲为伏波寻胜迹,草间闻有鹧鸪声。

用前韵咏怀寄诸公

元代 曹伯启

草堂寂寞带春星,守道常师鲁两生。去就失宜宁抱瓮,是非无定谩惩羹。

伤心花鸟随时变,过眼轩裳扫地平。何日据床风露底,悠悠怀抱为君倾。

吴餋浩求题文希伯竹坡诗卷

元代 曹伯启

南州佳士乐中和,手种筼筜绿满坡。老叶筛金风不止,新梢滴露夜如何。

渭川但说生涯好,晋室偏招隐逸多。更约松梅作三益,岁寒光景共婆娑。

示二舍弟仲吉四首 其三

元代 曹伯启

昔年南北事戈矛,巨室芸编岂易求。何幸诗书今满案,忍看秋草势同休。

送人作宰

元代 曹伯启

虎观雍容出众伦,黑头勋业耀乡邻。曾闻莲幕声华美,复受皇家雨露春。

三载凤鸾栖枳棘,一朝骐骥出风尘。此行珍重青云志,邂逅相逢即故人。

题黎景高佥事重修郎官湖太白祠卷后

元代 曹伯启

两朝文彩动朝端,别国相逢得尽欢。欲效当时谋一醉,形容不似古郎官。

舟行辰沅江中小词数阕 五首 呈建中御史 其一 鹊桥仙

元代 曹伯启

杜鹃声诉,鹧鸪声助,催上黔阳归路。轻舟短棹泛沧浪,沾两袖、夜郎烟雾。

云山如暮,滩流如怒,石齿崭然无数。天涯愁绪不堪论,这光景、能消几度。

寄菊圃宪副

元代 曹伯启

十行丹诏发春雷,一脉阳和遍九垓。天下求安先肃政,浙东何幸遇全材。

贪狼昼伏毛如立,老鹘宵征气已摧。山谷饥民厌烦酷,赐环消息不须来。

过长桥书所见

元代 曹伯启

柳如青帜导姑苏,桥若垂虹饮太湖。渺渺天光接波浪,凄凄秋色上菰蒲。

行囊只剩新诗稿,身世端如古画图。独倚危栏追往事,雁衔霜信下平芜。

送天锡省郎奉先柩归葬宛丘

元代 曹伯启

壮岁游南土,方春赋北征。暂开千里足,终复九霄程。

存殁应无愧,荣枯总若惊。堂堂公辅器,休系故园情。

水龙吟 再和修甫学士

元代 曹伯启

高楼壮观东南,迥然突出千秋表。月檐明烂,风棂萧爽,烟波浩表。菊径新秋柳谷薄暮,桃源清晓。□登临感慨,悠然引兴,银盘内,青螺小。自念当时行役,顾菱花、不堪频照。江山如故,中原在眼,几番危眺。浩浩洪流,茫茫尘世,尽堪吟啸。但优游老景,浮沉里?,任邦人笑。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十首 其三

元代 曹伯启

翁媪携持陌上哀,问之行答涕沾怀。次男战死涪州界,欲问回军赎烬骸。

送申仲礼言别还第

元代 曹伯启

世间去就崇口给,君子知几不终日。申乡掉臂挽不留,台阁诸贤怅如失。

不为分携泪沾臆,但伤直道人难立。相如有才徒四壁,心事还同家事急。

轻舟荡漾吴楚路,坎止流行须自惜。妙龄未许作閒身,会有重寻董狐笔。

题建康路教汤碧山金陵十咏卷后

元代 曹伯启

清词十阕吊兴亡,华屋丘山梦几场。一片东南佳丽地,老怀吟咏转凄凉。

过滹沱河

元代 曹伯启

当年天意欲兴刘,倏忽冰凝水不流。此日王郎如解事,鞬櫜弓矢便宜休。

曹伯启

曹伯启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 366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