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索李副使画梅

索李副使画梅

元代 曹伯启

酷爱孤根暖独回,吴缣光拭向谁开。小诗欲寄司花手,昨夜清香入梦来。

诗人曹伯启的古诗

送潘景梁佥事之福建

元代 曹伯启

仕学推先得两优,绣衣分柄镇南州。礼曹回首非新进,宪府信南是旧游。

三楚冰霜随马策,七闽泉石入诗筹。计程似与梅花约,在在清香满道周。

谢立斋惠蟠梅

元代 曹伯启

寄来春色情犹重,读罢新诗兴转嘉。脉理贯通从诘曲,本根培植自英华。

三生清绝先群品,一叚芳馨异俗葩。闻道南塘数株雪,更须骑马到君家。

雨宿无锡驿有怀潘景梁

元代 曹伯启

泊舟夜宿城南驿,借得幽房胜鹤笼。急雨响倾千涧水,薄寒声鹤四檐风。

偶怀握手诗人面,想像联镳御史骢。千里相思肠欲断,中堂灯影看摇红。

如梦令 赠道夫二首 其一

元代 曹伯启

学有探奇索妙。命有人憎鬼笑。难与老天争,寂寞汉陵周庙。

权要。权要。林樾有人清啸。

题拱北楼

元代 曹伯启

相君素有平南策,吴会新成拱北楼。鼓角壮怀藩镇肃,轩窗豁眼海天秋。

岁时玉帛修臣节,政事金汤写帝忧。民物熙熙无异议,戎葵倾日水东流。

济州登太白楼怀郑从之御史二首 其二

元代 曹伯启

堂堂郑使君,美誉粲星文。不羡草头露,愿栖山上云。

罄躬事女冠,无乃承异闻。贱子抱负浅,仙凡未能分。

庚戌立夏秋声真人阶前木香盛开刘叔敬提举共赏有诗别后想像二绝呈 ...

元代 曹伯启

风雨潇潇春事休,年光衮衮雪盈头。荣枯莫说槐根梦,身世相看总置邮。

题叶宾月图二首 其二

元代 曹伯启

当歌对酒永相依,妙契灵光烛万微。多少长安名利眼,只知三五看扬辉。

题奉元韩氏所藏蓝关风雪图孀亲赐绢并先陇画图三诗卷三首 其三

元代 曹伯启

手植松楸慰九泉,庆门能识性中天。悠悠南北云萍客,愧读春风锡类篇。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十首 其二

元代 曹伯启

霏微林雾惨秋容,撩乱山禽起晚舂。营马欲来粮已尽,二三癃老诉年凶。

偶得数语留别诸名公录赠伯宗学士子贞奉常

元代 曹伯启

蚤岁疏庸老更痴,都城留滞复何为。心同献璞卞和氏,命类偿金直不疑。

谋醉惜无千日酒,论交须定百年期。塞鸿惯识江南路,频附佳音慰别离。

初到江阴寄徐路教仲祥五首 其四

元代 曹伯启

自古江南地,东南别一天。楼台红烛底,车马翠围边。

忝预官曹贵,难逄吏属贤。不图争腐鼠,危坐看飞鸢。

送寇致中归永城

元代 曹伯启

诸生诱掖渐还淳,世事关心忽问津。此别不须增感慨,大河南北即乡邻。

次郑参政韵

元代 曹伯启

白霫人人倦一来,轮摧马仆惧罹灾。知几不似衡阳雁,才到春深便北回。

酹江月 次王君阳李敏之过龙门韵

元代 曹伯启

洪崖中断,似蜃楼幻出、层檐叠脊。欲问真源凌绝顶,安得乘风脊翮。势利相忘,驱驰不惮,面背皆京国。源泉混混,恍如夹右碣石。遥想巢父襟怀,东溟烟雾里,片帆如席。逸气峥嵘今老矣,惆怅剑门千尺。细草平沙,敝裘羸马,长路无人识。家山回首,不应犹作行客。

醉中感怀

元代 曹伯启

世间乡族最为亲,强半逡巡是古人。纵使江南官况好,也应回首一伤神。

泛舟次人韵

元代 曹伯启

明月清风入素秋,摇摇官舫溯溪流。时违未要弹冯铗,兴浅还思上庾楼。

匹马东来成底事,孤云西望不胜愁。沙鸥不解人间事,飞去飞来百自由。

吴餋浩求题文希伯竹坡诗卷

元代 曹伯启

南州佳士乐中和,手种筼筜绿满坡。老叶筛金风不止,新梢滴露夜如何。

渭川但说生涯好,晋室偏招隐逸多。更约松梅作三益,岁寒光景共婆娑。

张安道提举重临江浙诸君喜而赋诗且以为南北生徒有所矜式之贺

元代 曹伯启

圣朝辞令务宣通,庠校横陈比頖宫。不但函三遗字体,要将贞一变民风。

官师间出非无谓,恩命重沾合至公。借径早摅经济策,吾侪空老簿书丛。

水龙吟 用史药房韵

元代 曹伯启

匆匆沙际春归,草如绶带交加翠。白云缥缈,四年相望,季鹰归翠。拘束微官,踉跄俗状,较人间气。想颠鸾倒凤,天公不管,谁会□,空中意。自要看时拨置。问谁家、小栏堪倚。云间公子,为谁邀致,愁怀一洗。红玉擎杯,朱弦理调,偶然成醉。又门前俗事,催人上马,不堪凝睇。
曹伯启

曹伯启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 366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