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雨宿无锡驿有怀潘景梁

雨宿无锡驿有怀潘景梁

元代 曹伯启

泊舟夜宿城南驿,借得幽房胜鹤笼。急雨响倾千涧水,薄寒声鹤四檐风。

偶怀握手诗人面,想像联镳御史骢。千里相思肠欲断,中堂灯影看摇红。

诗人曹伯启的古诗

郭文美由西台御史迁中台以母夫人在堂不待传车预归觐省忠孝备见三 ...

元代 曹伯启

筮仕先能禀至公,簿书堆案愈从容。灵禽已报还乡信,一点飞云绕岱宗。

呈郝新斋左丞

元代 曹伯启

绣斧澄清古范滂,赐环三载镇文昌。称停政事权衡稳,润饰诗书意味长。

辅世昔闻心匪石,忧民今见鬓成霜。何时不踏红尘路,閒侍新斋几研傍。

苏昌龄时光山水小景图二首 其一

元代 曹伯启

林壑微风草木香,红尘回首路茫茫。多情一片东山月,才到沧洲驻景长。

次韵侯岩甫兼寄张景先

元代 曹伯启

求官初拟报天伦,南北营营役此身。千里关山遮故友,十年尘土污行人。

珠犀润屋心非素,诗礼传家道自新。邂逅还乡观二妙,文章如锦气如春。

过滹沱河

元代 曹伯启

当年天意欲兴刘,倏忽冰凝水不流。此日王郎如解事,鞬櫜弓矢便宜休。

官马行呈李总管

元代 曹伯启

肩舆坐尤稳,官事倦逢迎。南来秪乘马,仆隶教编氓。

洗则养神骏,秣之爱长鸣。四时腓且安,主人心始平。

翻思历兹郡,牧民为正名。科徭思日寝,刑罚愿时清。

胡为政多门,青紫乱纵横。讼言无巨细,案牍竟纷争。

鬻田给征税,伐木空原茔。民心无正归,歌谣有新声。

服劳于王事,孰惮夜与明。徵求苦烦急,日用何由生。

争如作官马,蒙背银鞍轻。吾侪闻此风,郁郁伤中情。

不有治安策,自惭非国桢。歌诗赠官长,敢效舂陵行。

和张受益二首 其一

元代 曹伯启

交契观夷险,高卑象梓桥。世途逄蹭蹬,心境失逍遥。

道诎身焉用,居安气不骄。燎原风正急,谁为辨兰萧。

清平乐 寄徐都司

元代 曹伯启

昨朝*诺。世事真难托。旅舍淙淙冬雨恶。怎地觥筹交错。东篱淙有花丛。他时不避悭风。传语徐卿二子,佳怀足慰衰翁。

题御史阿勒默斯松壑卷

元代 曹伯启

云壑苍髯作真止,岁寒潜德如君子。不愿青黄为栋梁,长风递入行人耳。

僦舍仪真咏怀寄郡贤四清先生子素彦英诸君

元代 曹伯启

宦游南北等飘蓬,又作江城踏雪鸿。淮济片帆乡国近,明良千载地畎通。

愿归畎亩延残岁,閒阅羲娥转太空。赖有儒官兼武弁,时时相过一尊同。

木兰花慢 寿郝仲明 益都人

元代 曹伯启

论寰中英气,人尽说、古青州。看东拆沧溟,西瞻泰岳,南控营丘。

东古能称管晏,道而今人物更风流。磊落曝书公子,从前从事公侯。

勋名初不愿依刘。耿耿运良筹。听万里揄扬,一门冠盖,三世箕裘。

屈指瓜期已近,愿平生相遇尽卿俦。好记寿觞先举,莼鲈江上新秋。

醉中感怀

元代 曹伯启

世间乡族最为亲,强半逡巡是古人。纵使江南官况好,也应回首一伤神。

次韵王菊圃朋益相公二首 其一

元代 曹伯启

绣斧驰诸道,霜威霁两间。旦评推剡粤,声价等丘山。

帝德纯无已,臣功敢置閒。况非东晋日,何必赋知还。

题建康路教汤碧山金陵十咏卷后

元代 曹伯启

清词十阕吊兴亡,华屋丘山梦几场。一片东南佳丽地,老怀吟咏转凄凉。

谢曹斯立送菊就索公酝

元代 曹伯启

庭前黄菊蔚成丛,政要花边酒颊红。九日故人来送菊,菊花重叠酒樽空。

次朱路教

元代 曹伯启

十年萍梗走京尘,惭负萱堂鹤发亲。重读新诗见真趣,西风黄叶更愁人。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十首 其六

元代 曹伯启

遥空无碍日凄凄,过雨平田尚有泥。极目断鸿明灭处,淡烟衰草一时低。

初到江阴寄徐路教仲祥五首 其二

元代 曹伯启

自古江南地,林泉胜槩多。扁舟波潋滟,羸马路陂陀。

异服人争笑,吴乡语渐讹。兹游谅奇绝,奈得倚门何。

暮春用唐寿卿韵二首 其二

元代 曹伯启

流水年华去不穷,眼看浓绿换芳丛。半溪浅碧春前雨,满地残红午后风。

客舍萧条唯感物,壮心寂寞谩书空。吟诗羡杀唐公子,兴在三山碧海东。

想像中丞公弃官高蹈之初心难进易退之素志复用前韵

元代 曹伯启

知几当日挂冠回,长别薇垣与柏台。疢疾在躬虽作楚,权谋转首又成灰。

鹤将野性难求友,兰抱天馨不藉媒。人品百年无定论,急流勇退是英材。

曹伯启

曹伯启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 366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