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马上漫成四首 其一

马上漫成四首 其一

南北朝 王寂

手携篮子满新蔬,雾鬓风鬟立暝途。约束前驱休问讯,罗敷嫌笑使君愚。

诗人王寂的古诗

故人翟仲谋潦倒场屋今复见之所异于昔者苍颜白发耳适以诗陈情辄次 ...

南北朝 王寂

忆昔妙年仝射策,今谁存者苦无多。酆城久矣埋长剑,陶壁依然挂短梭。

铅椠功夫真戏耳,齑盐活计奈贫何。鹏图九万平生事,老翮青云尚可摩。

寄王周拙道人

南北朝 王寂

几年风浪汨迷津,一息烟霞遂隐沦。结屋正宜居子午,投巾聊复记庚申。

儿孙又继平生志,姑妇能甘抵死贫。邂逅相逢应笑我,苍头华发走红尘。

赠王生

南北朝 王寂

忆昔分携如隔世,相逢惊见两茫然。松楸河朔三千里,萍梗天东二十年。

白发可怜浮海粟,青囊不博买山钱。明年会约同归去,里巷追随作散仙。

题张信道所藏李元素淮山清晓图

南北朝 王寂

长淮宛转淮山麓,浩荡淮光酿山绿。侧峰横岭巧连延,直自钟山彻浮玉。

晓来烟霭与风尘,面目参差未是真。中宵沆瀣一濯洗,突兀了观清净身。

阳乌飞出扶桑路,却拂群阴披宿雾。朝晖千丈卧长虹,曙色半岩横匹素。

须臾溪壑渐分明,怪底悬崖化赤城。风传粥板僧定出,露湿野巢鹤梦惊。

玄晖旧笔绝俗韵,元素豪夺紫泥印。秖今元素入穷泉,惜哉一代风流尽。

题北禅寺用前韵

南北朝 王寂

绀宇峥嵘枕膴原,相承祖印出云门。层檐蛛网围沙界,杰榜金书照粉垣。

香火胜缘通四众,华灯珍供走诸村。神光泼眼旃檀像,想见天魔落胆魂。

万春节口号

南北朝 王寂

翠舆黄伞望天颜,警跸西清缀两班。瑞日曈曈明綵仗,香云两两拥蓬山。

已闻贺使朝金阙,伫见降王款玉关。君寿国安从此始,老人星现丙丁閒。

和黄山谷读杨妃外传五首 其二

南北朝 王寂

姚宋云亡言路塞,虢秦徼宠祸机深。平时笑指胡奴腹,信道是中惟赤心。

渡辽

南北朝 王寂

我家河朔望咸平,飞鸟犹须半月程。尽道辽阳天样远,渡辽何况更东行。

踏莎行 元旦

南北朝 王寂

爆竹庭前,树桃门右。香汤□浴罢,五更后。高烧银烛,瑞烟喷金兽。

萱堂次第、了相为寿。

改岁宜新、应时纳祐。从今诸事愿、胜如旧。人生强健,喜一年入手。

休辞最后、饮酴酥酒。

题懿州宝岩寺壁雨竹

南北朝 王寂

宁为强项侯,不作折腰吏。羞对桃李颜,伤春泣红泪。

送刘子高宰新政二首 其二

南北朝 王寂

怜君桂玉苦羁栖,强项逢人未肯低。病里更贫犹爱客,酒中有得不谋妻。

长材无用虎为鼠,妙手岂论牛与鸡。考课会应书上上,促归行看紫封泥。

过代

南北朝 王寂

金波曾醉雁门州,端有人閒六月秋。千古山河雄朔部,四时风月入南楼。

汉家战伐云千里,唐里英雄土一丘。系马曲栏搔首望,晚来閒杀钓渔舟。

中秋月下有感戏效乐天

南北朝 王寂

此夜十分满,中秋万古情。素娥应不老,苍鬓可怜生。

追想欢呼处,翻成叹息声。悲欢人自尔,月是一般明。

题宝泉轩

南北朝 王寂

野人强冠襟,任事多脱略。官府逃喧卑,僧窗憩寂寞。

高情渺层云,逸兴发幽壑。山色为谁来,秋光无处著。

颓红挂浮图,涨碧分略彴。天共水相合,风催雨欲作。

渔歌散汀洲,春相隔篱落。属玉破微茫,斜书洒寥廓。

幽欢殊未阑,归兴辄作恶。后会定何时,期以辛丁约。

泛舟用王子告节副韵二首 其一

南北朝 王寂

綵舟风软蹙波澜,草草杯盘略解颜。绿蚁浅斟金凿落,青娥低唱玉连环。

忘机鸥鸟心情好,信美江山眼界宽。老矣相逢拚一醉,正须丝竹写馀欢。

哭田去华

南北朝 王寂

此老初无适俗韵,请归田里傲南窗。平时谁送杨临贺,死日共南张曲江。

人果赎兮身可百,士能如此国无双。佳城一闭风流尽,尚想修文对漆缸。

醉落魄 叹世

南北朝 王寂

百年旋磨。等闲事莫教眉锁。功名画饼相谩我。冷暖人情,都在名些个。?瑜不怕经三火。莲花未信淤泥в。而今笑看浮生破。禅榻茶烟,随

沙丘 其一

南北朝 王寂

老却芳菲过却春,流莺应怪旧游人。犀围不管年年瘦,璧月无端夜夜新。

人月圆 再过真定赠蔡特夫

南北朝 王寂

锦标彩?追行乐,管领镇阳春。而今重到,莺花应笑,老眼黄尘。凭君问舍雕丘侧,准拟乞闲身。北潭涨雨,西楼横月,藜杖纶巾。

鸡头

南北朝 王寂

竹炉新煮软冰丸,咀嚼宁忧齿颊乾。谁认鳖胎刳玉弹,共惊蛟室泣珠盘。

芋头有味终难永,菱角齐名不奈寒。唤起旧年风月兴,惜无千丈酒肠宽。

王寂

王寂

王寂(1128~1194)金代文学家。字元老,号拙轩,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德三年进士,历仕太原祁县令、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大定二十六年,因救灾之事蒙冤,被贬蔡州防御使,后以中都路转运使致仕。卒谥文肃。工诗文,诗境清刻镵露,古文博大疏畅,著有《拙轩集》。 ► 240篇诗文

南北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