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

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韵

宋代 陈普

逾浃秋旸已望云,芭蕉一夜慰愁人。
阴阳各有时中处,不可相无似两轮。

诗人陈普的古诗

咏史下·司马孚

宋代 陈普

心地终输范粲安,鱼熊兼得古今难。
永嘉陵墓温明器,得似安平素木棺。

咏史下·慕容垂

宋代 陈普

国亡家破此心全,氐与鲜卑两付天。
王猛开心似诸葛,风云无望白头年。

咏史上·成帝

宋代 陈普

元帝斋宫纳弁儿,阿娇金屋篡歌姬。
披香博士多才学,刘氏家传有未知。

文公书厨·含英咀华

宋代 陈普

圣心天地蕴,言语其精华。
本末惟一贯,根香非两家。
薄言采撷之,入品如含咀。
始知真滋味,熊掌不足语。

姚国秀十咏·圆山

宋代 陈普

道不见此山,指作太极图。
中宵挂明月,请看头上无。

隐屏

宋代 陈普

排云抵雨立虚空,端正方严万壑中。好去明堂充宁倚,不应留此伴仙翁。

孟子·文公三年之丧

宋代 陈普

性善之言一动心,至诚恻怛出天真。
纷纷狗彘乾坤裹,独有居庐啜粥人。

孟子·养志

宋代 陈普

世俗养亲惟口体,谁能养志若曾参。
至诚顺迁无违咈,为是心其父母心。

咏史下·高欢

宋代 陈普

段韶谷刹千金铸,彭乐丁公七宝装。
虎子得来成底事,何如抱犊卧云岗。

咏史 其七 谢安

宋代 陈普

何国严刑禁老庄,有人拔剑斩韦郎。氐羌本自无天运,为有人心得暂狂。

咏史上·中山靖王胜

宋代 陈普

樛木螽斯耳未闻,中山无屋贮儿孙。
临分自洒黄泉泪,不在区区骨肉恩。

寿龙津余此溪

宋代 陈普

昔在辛酉年,余裁十有八。
翁时多十岁,无地贮英发。
世运欲转移,正气久郁阏。
科场弊已极,无复分椒樧。
千里足难羁,须作奔泉竭。
闭目骇奔腾,掩耳羞嘈赞。
归来分躬耕,复不禁芽卉。
蒯缑走杭越,触藩不能脱。
纷纷梦中人,妄与谈空阔。
翁兮独家居,自得真机栝。
一日山河新,妙契静中斡。
尚堪作子长,亦久抱恻桓。
遂生肥遁心,确乎不可拔。
人间闹蜂蝶,过目惟蹙頞。
惟有燕归来,卷帘无阻遏。
室呜孺悲瑟,门断陈遵辖。
惟我拜床下,见侍隆中葛。
躯为天地惜,日用诗书豁。
但见居深深,谁知活泼泼。
松柏晚丛立,姜桂老逾辣。
新年俄八十,道气方兰茁。
平生善养气,不作穴人揠。
年来滋长茂,略不惊齿发。
人生各有志,万物不能夺。
善身背生色,济世腓无{拔左换月}。
一与时偕行,造物自见察。
人寿百二十,尧夫岂虚喝。
分数天所裁,与行自能达。
老彭祗谀言,但论道本末。
更阅五十番,飞蜂与斯蚻。

孟子·仁不可为众

宋代 陈普

天下最强惟理义,英雄颠倒莫能为。
依依一楼人心在,天命於斯自不违。

纯父家池双头莲

宋代 陈普

天地化育工,两致一为要。
对待管流行,并起非横矫。
亭亭南北枢,赫赫东西曜。
仁义与诚明,彼此相契约。
英皇既尧舜,丰姿巧相肖。
孤竹秀双仁,洛水濯二妙。
人生相遭处,亦有相感召。
莘挚自犁锄,尚父由渔钓。
共卧起烟波,鱼水兴蓬藋。
是为圣人偶,心胆何相照。
颜渊得仲尼,仲尼有荷篠。
孝亭合朱祭,天津会程邵。
是为德不孤,气味何同调。
世间间草木,不足充野烧。
惟莲出清水,植立独奇峭。
不染淤泥缁,不逐波流漂。
何骨中庸中,肌内离骚嚼。
玩花渴顿苏,食实饥足疗。
静中对君子,不语潜教诏。
一朝出莲枝,此事非人料。
将兴必有祥,事若玉阿鞘。
兹化岂徒尔,可以观其徼。
上侍鹤发慈,齿高德弥劭。
下盼庭阶郎,一一凌风鹞。
平生所树蓻,不但供栖燎。
濯缨作君子,口不道羿浇。
此去事偶心,如风历众窍。
家居作曾闵,富贵当廊庙。
商汤不待干,重华不劳叫。
决无李广奇,起足即嫖姚。
伶俜老书生,家在千里桥。
有心多不符,蠹简徒窃剽。
年来始逢君,恨不年再少。
论心膝渐亲,讲理头不掉。
相逢路不异,握手穷深穾。
相磨道义出,不觉辞萤爝。
人生何如此,无际可窥眺。
共靡中孚爵,自发同人笑。
此卉信如人,对酒为之酹。
酌酒礼此花,敢醴不敢醮。

咏史上·晁错

宋代 陈普

谁人能夺伯氏邑,何德敢隳三子都。
内史自侵汉家庙,未须削楚更衰吴。

咏史上·班超

宋代 陈普

三十六人抚西域,六头火炬走匈奴。
古今参合坡头骨,尽是离披见鹘乌。

孟子·夷之

宋代 陈普

厚葬非徒识所先,分明至爱自心根。
怃然一悟奚从发,为有良知尚未昏。

孟子·公孙衍张仪

宋代 陈普

虎狼纵暴互奔驰,狐魅纷纭擅肆欺。
三二百年天地裹,十棚木偶弄婴儿。

程朱之学四首

宋代 陈普

高明若韩苏,方正如君实。
太山当面前,瞠目不能识。
谁能不由户,可怪亦可惜。
得若在家庭,迷殆胡越隔。
向微程朱子,出手为开辟。
我辈白日中,夜行至今日。

自哂六首 其二

宋代 陈普

草泽行吟赋楚骚,青麻衣上俗尘多。五陵年少休相笑,戏马台前载酒过。

陈普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49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