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史下·高欢

咏史下·高欢

宋代 陈普

段韶谷刹千金铸,彭乐丁公七宝装。
虎子得来成底事,何如抱犊卧云岗。

诗人陈普的古诗

自哂六首 其二

宋代 陈普

草泽行吟赋楚骚,青麻衣上俗尘多。五陵年少休相笑,戏马台前载酒过。

学诗

宋代 陈普

摇膝支颐未冠年,已将采撷胜雕镌。
未能动地惊天句,且诵吟雕弄月篇。
击坏莫抛康节集,煎胶可续上林弦。
东山七月无人解,只是周公学有源。

孟子·夜气

宋代 陈普

气无所帅任崩奔,东鹜西驰利欲昏。
人事才停机械息,天心无间本真存。

孟子·仁不可为众

宋代 陈普

天下最强惟理义,英雄颠倒莫能为。
依依一楼人心在,天命於斯自不违。

文公书厨·含英咀华

宋代 陈普

圣心天地蕴,言语其精华。
本末惟一贯,根香非两家。
薄言采撷之,入品如含咀。
始知真滋味,熊掌不足语。

和开元余兄儒术误身

宋代 陈普

安得茅茨美化流,弦歌多著武城游。
文章久矣经天地,孝悌非城淑党州。
惟有命焉轲不谓,贫非病也宪何羞。
曼相能使人相类,莫信诗人浪诉愁。
莫逐嗟卑嗟老流,谋身先向吕宫游。
力耕不怕水和旱,笃信能行貊与州。
寡悔到头终得禄,不恒自古或承羞。
藜羹布被君休叹,五十无闻却是愁。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宋代 陈普

金创可愈不容医,应念丁公相戹时。
不赖西风吹楚卒,千龙万虎亦何为。

咏史下·慕容恪

宋代 陈普

一听芭蕉叶上寒,鼻头倍益旧时酸。
河清未遇三千岁,水手犹轻十八滩。

孟子·不愧不作

宋代 陈普

己私净尽复何为,触处逢原与理随。
心广体胖无所累,浩然之气未尝亏。

咏史下·陆机

宋代 陈普

千里莼羹七里户,两般滋味岂难知。
建春不幸成繻葛,割尽流苏定此时。

呈汪主簿及茗源诸公

宋代 陈普

章甫公西愧点雩,断缨子路羡柴愚。天知人弃终多福,道屈身伸赖读书。

有日官曹须忍耐,薰天声利尽欷歔。行藏谩似琅琊客,采药深山日不虚。

程朱之学 其二

宋代 陈普

化工溥万物,不过亦不遗。何以能不劳,一理以贯之。

寂然莫可能,桴至鼓必随。一朝十二牛,芒刃不少隳。

制度自恰好,形样咸无疑。夭桃且灼灼,箓竹各猗猗。

有鳞尽渊跃,无翼不天飞。人心正尔妙,动静悉如斯。

枢纽在方寸,运化斯为基。眼前日万变,尧舜一无为。

此理无上下,大小随所知。因物为顺应,欢然鸣埙篪。

何故天下人,利器不自持。妄端忽一起,纷溃终难支。

天开真儒出,幽探万化机。苍苍群生类,何事涂径迷。

咏史下·元紫芝

宋代 陈普

天窦膏肓在羽衣,寂寥于蒍讵能医。
当时宇宙皆声色,不梦阳台一紫芝。

孟子·自得

宋代 陈普

勿助勿忘随所事,潜心积虑孰加功。
待须默识心融后,左右逢原触处通。

咏史下·蜀先主

宋代 陈普

西行不与本心符,西负刘璋东负吴。
汉业此时如累卵,天公先与杀周瑜。

咏史上·何进

宋代 陈普

龙骧虎步反狐疑,解事陈琳却似痴。
灭火不关千里草,汉家社稷付屠儿。

叔文九日 其一

宋代 陈普

葱梅韭芥本同家,自入离骚竟入邪。一日露牙救桓景,千秋添得伴黄花。

劝学歌

宋代 陈普

太极肇判两仪生,其中人为万物灵。
人亦天地一物耳,独以道义超众形。
立为三才中宇宙,发挥天地经人伦。
兹事初非外烁伐,毫发皆奋七尺身。
后生可畏如日出,千金之躯岂可轻。
寸阴可惜莫虚掷,百年安得长青春。
有力如虎当猛省,何况责望深父兄。
不通六籍不是学,未了三才未是人。
希圣必须志尧舜,希贤必有为颜曾。
义理彝伦精讲究,礼乐制度须详明。
体用源流务透彻,血脉文理仍流行。
会通两尽始无碍,范围未始离曲成。
无尘胸次贮万卷,拔出笔力找千钧。
不用高枕卧丘壑,用之家齐国治天下平。
不但匹无匹妇皆获所,草木鱼鳖咸清宁。
此皆后进本分事,不为干利与求名。
更须扫除谑浪傲惰熊,打并嗜欲声色情。
一物一则同一敬,牢守孔孟张朱程。
吃紧工夫决有效,令闻广誉垂千龄。
英雄气概为则是,一变至道非难能。
君不见四十五十无闻不足观,总是惰而不学昏昏贸贸枉生天地间。

挽平山菊涧

宋代 陈普

细细香鼻孔,寥希古已然。
相逢言尚古,话久许知天。
太极有形外,几宵灯火前。
示人犹不敢,何见遽刊传。

论语·三省章

宋代 陈普

专心於内最为难,又主其三得大端。
曾识中庸并孟子,正如江水发岷山。
陈普

陈普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49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