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李枢判容安亭诗韵五首 其一

次李枢判容安亭诗韵五首 其一

元代 安熙

问舍求田计未成,登临搔首愧平生。联名丹阙浑无望,招隐洪崖久寄声。

短笛长歌樵牧事,浮云流水古今情。相君许借容安住,拟向南阳约孔明。

诗人安熙的古诗

夏夜即事

元代 安熙

未遂平生志,求田拟种瓜。天游华表鹤,井坐子阳蛙。

世事一场梦,俗情三月花。兴亡天不问,阅尽几年华。

酬王治书仲安

元代 安熙

少年不解事,妄意欲闻道。力小任匪轻,今兹半摧倒。

生平寡师友,恨不识君早。所期亲杖屦,函丈供汛扫。

尽出胸中疑,为我细分剖。奇章忽见示,踧躇警中抱。

过许君岂然,无乃习称好。抠衣或有幸,同游万物表。

他年重盍簪,会观《太玄》草。

寿李翁八十诗 其三

元代 安熙

近亲自合存忠养,涉世高年亦我师。平昔行窝还有几,并留陈迹记它时。

冬日斋居杂诗 其二

元代 安熙

千载传心百世师,周程授受想当时。乾坤万古春风在,空向篷窗事仰思。

病中斋居杂诗次和仲韵五首 其二

元代 安熙

多病交游少,相看动浃辰。赋诗聊遣兴,观化足怡神。

问字有知己,过门无俗人。伊谁同此乐,愿许卜东邻。

酹江月 登古容城有感,城阴则静修刘先生故

元代 安熙

天山巨网,尽牢笼、多少中原人物。赵际燕陲空老却,千仞岩岩物壁。古柏萧森,高松偃蹇,不管飞冰雪。慕膻群蚁,问君谁是豪杰。重念禹迹茫茫,免狐荆棘,感慨悲歌发。累世兴亡何足道,等是轰蚊飞灭。湖海襟怀,风云壮志,莫遣生华发。中天佳气,会须重见明月。

拟古次韵六首 其四

元代 安熙

采柏空岩下,倚竹荒庭前。人生非金石,君心讵能坚。

君心或有渝,贱妾终不疏。天地一瞬息,今古一长途。

借问离别苦,君心竟焉如。不见园中树,日日争华敷。

秋风一夕至,已逐严霜枯。岁晚□得去,山空难久居。

冬日斋居杂诗 其五

元代 安熙

圣门道大若天然,小智区区见自偏。谩抱遗编时自惜,光阴去矣又中年。

次李枢判容安亭诗韵五首 其四 寓馆秋日即事

元代 安熙

多病筋骸久痹顽,柴荆终昼掩重关。诗书讵可资耕钓,杖屦元重绝往还。

莫遣浮云蔽白日,尽教秋色对南山。平生愿学程夫子,惭愧春风满座间。

次李枢判容安亭诗韵五首 其五 和王尚书独坐诗韵

元代 安熙

栖迟蓬荜养慵疏,虚室焚香静掩书。坐进工夫元自尔,心斋意味果何如。

圣贤名世几千载,皇极经年十万馀。至理悠然与心会,恍疑身在先天初。

饶阳小山诗卷

元代 安熙

胸中有全山,华嵩亦自小。孤坐对嵓姿,肝肠倚天表。

病卧穷庐咏静修仙翁和陶诗以自遣适辄效其体和咏贫士七篇非敢追述 ...

元代 安熙

子云辱天禄,原思乐蒿蓬。贫贱固易居,贵盛诚难工。

士生或不偶,高节追两龚。世道有隆污,卷舒自不同。

万古先天图,消长理谁通。怀人今已矣,叹息将焉从。

太常引 和王治书仲安

元代 安熙

求田问舍欲婆娑。算无地,不风波。胸次尽嵯峨。世间事、都能几多。登山临水,望花随柳,独此未消磨。便拟借行窝。正齐月、光风气和。

封龙十咏 其二 白云洞

元代 安熙

峨峨两峰间,崔嵬耸双阙。中有仙人洞,恍若仇池穴。

朝开白云生,暮掩白云灭。朝昏有奇变,宛与人世隔。

我来搴绿萝,深寻得幽绝。平生栖遁志,兹焉益超越。

未成长往计,复愧固穷节。永怀静修铭,凄其仰前哲。

会当结茅屋,来此寄疏拙。沈思毕旧闻,长歌抱明月。

白云应更深,老眼益清彻。未敢献吾君,聊尔自怡悦。

仲冬初吉归途即事

元代 安熙

雾惨云愁结暮阴,游方客子正悲吟。霜风有恨号平楚,寒日无光下远岑。

沧海齐州半摇落,乾坤今昔几消沉。意长世短知谁会,一曲商歌万古心。

次李枢判容安亭诗韵五首 其三 奉寄仲章兄

元代 安熙

世事悠悠岂易量,眼中存没几参商。诗书有得将谁语,菽水无从亦自伤。

春色池塘想同梦,暮云楼阁渺相望。何时樽酒篷窗底,风雨潇潇夜对床。

别赋一首

元代 安熙

铁石心肠冰玊姿,此生惟许岁寒知。兴来欲草梅花赋,不解能书婉媚词。

冬日斋居杂诗 其四

元代 安熙

拥彗抠衣志未酬,哲人已矣更何求。微言尚省蒙私淑,愿得终身事远游。

拟古次韵六首 其五

元代 安熙

昆崙一何高,出此无穷河。遥遥何所往,不啻万里多。

一意在朝何,日夕无停波。远游计不早,壮志成蹉跎。

夫君不我顾,郁郁将如何?览物悟物变,端居阅年华。

兴来展遐眺,缓步空山阿。四顾渺尘世,杉柏纷森罗。

吾乐诚何极,忧子独长嗟。眷焉谁晤语,一笑空烟萝。

次李枢判容安亭诗韵五首 其二 李公见和复次答之

元代 安熙

少年学道竟何成,章句区区已半生。不向静深观物理,却从摇落听秋声。

过门载酒乡贤意,授室传经邑宰情。从此嘉阳风景别,太行山色看增明。

安熙

安熙

安熙(公元一二六九年至一三一一年)字敬仲,号默庵,藁城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武宗至大四年,年四十三岁。少慕刘因之名,欲从之游。因没,不果,乃从因门人乌冲问其绪说,尊信力行。家居教授,垂数十年;四方来学者,多有成就。熙作有默庵集五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72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