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刘禹锡
酬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
翠微寺有感
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浪淘沙·其七
题报恩寺
送鸿举游江西
酬令狐相公六言见寄
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
罢郡归洛阳闲居
浪淘沙·其八
监祠夕月坛书事(其礼用昼)
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
送李中丞赴楚州
贺乐天谈氏外孙女初生
从此引鸳雏。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淮阴行五首
詶留守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寄
晓月映宫树,秋光起天津。凉风稍动叶,宿露未生尘。
星气风芳丽,旷望感心神。挥毫成逸韵,开閤迟来宾。
摆去将相印,渐为逍遥身。如招后房宴,却要白头人。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684篇诗文
送深法师游南岳(上人本住资圣寺)
三阁辞四首 其四
赠李司空妓
酬湖州崔郎中见寄
别苏州二首 其二
酬瑞州吴大夫夜泊湘川见寄一绝
和浙西李大夫伊川卜居
浪淘沙·其九
白鹰
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
令狐相公俯赠篇章斐然仰谢
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
送工部张侍郎入蕃吊祭(时张兼修史)
和乐天斋戒月满夜对道场偶怀咏
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
到郡未浃日登西楼见乐天题诗因即事以寄
河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三首 其三
和仆射牛相公以离阙庭七年班行亲故亡殁…所和
答前篇
乌衣巷
杂歌谣辞。步虚词
酬乐天咏老见示
送分司陈郎中只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
令狐相公见示题洋州崔侍郎宅双木瓜花顷…来什辄成和章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轻迁见赠
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因举目前仰酬高韵
和乐天鹦鹉
善卷坛下作(在柱山上)
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
叹水别白二十二
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见初月
赠东岳张鍊师
潇湘神·斑竹枝
和南海马大夫闻杨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
寄唐州杨八归厚
和乐天洛城春齐梁体八韵
和州送钱侍御自宣州幕拜官便于华州觐省
洛中送杨处厚入关便游蜀
酬仆射牛相公晋国池上别后至甘棠馆忽梦同游…口号见寄
夔州窦员外使君见示悼妓诗顾余尝识之因命同作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送李庚先辈赴选
西州李尚书知愚与元武昌有旧远示二篇…继和二首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
郡斋书怀寄江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
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
磨镜篇
竞渡曲
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
城内花园颇曾游玩令公居守亦有素期…以答令狐相公见谑
堤上行三首 其三
观云篇
白舍人见酬拙诗,因以寄谢
蛮子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