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答黄白仲毗陵见怀二首 其二

次韵答黄白仲毗陵见怀二首 其二

明代 欧大任

震泽鸿书不可闻,布帆犹在白鸥群。青溪溪畔南朝宅,官阁梅花正待君。

诗人欧大任的古诗

户部黄公祠

明代 欧大任

沧溟汇东流,五岭雄南纪。斗牛光曜祥,秦汉人文起。

黄公绝代贤,磅礴钟灵委。权奇产骥材,仁厚歌麟趾。

弱冠腾声华,颖脱从此始。熙熙孝宗朝,赐第金门里。

抟风薄层霄,逐电绝九轨。文章足润身,黔黎正资理。

试吏更海邑,搉商届江汜。飘飘江汉谣,蔼蔼闾阎喜。

尸祀畏垒民,吏隐漆园子。风云会紫庭,日月开朱邸。

郎署密含香,使辀远传棨。武宗肃南巡,督饷先驱使。

方纾扈跸劳,遽达悬车旨。明农即故山,齐物吟秋水。

中兴论旧功,上德尊耆齿。赐金贲衡门,扶杖瞻宸扆。

诗成寄幽怀,酒进介繁祉。徵车道尚迟,撤瑟事长已。

慇勤有道碑,悽楚延陵诔。乡人吊墓钦,过客式闾企。

阖棺评月旦,祭社列簠簋。景行仰俊民,弦匏播休美。

回首于氏门,应名郑公里。家传小戴经,世秉曲台礼。

煌煌光我明,芳猷自天启。西望龙山云,临风荐兰芷。

少司马省吾林公廉州祠堂十二韵

明代 欧大任

亚相周圻父,征南事业雄。建旄江左右,开府粤西东。

诏自天边下,公怜岭外穷。珠官因罢采,舶使再章攻。

郡免貂珰虐,人知豸角忠。百城沾雨露,万户荷帲幪。

合浦铭恩切,经祠报祀崇。衣冠严俎豆,伏腊走村翁。

泽比桐乡大,壤思畏垒同。登歌松桂里,纪美鼎彝中。

雕剿清群盗,鱼丽戒五戎。至今秋调在,并得颂肤功。

送秦侍御赴浙江佥宪

明代 欧大任

早岁成辞赋,君王诵子虚。自簪前殿笔,岂是茂陵居。

使以观风出,名因抗疏馀。外台仍衣豸,南国便羹鱼。

道路秦人策,江湖越绝书。行歌听榜枻,问士过桐庐。

海色长鲸截,霜威落雁疏。衔恩归有日,把袂意何如。

倾盖亭八韵

明代 欧大任

嘉会自不偶,宾来盖可倾。亭因开径筑,楼以看山成。

珠树门交开,瑶花井并清。吕园能共灌,郑谷欲深耕。

隐已携莱妇,游宁学尚平。畦蔬当列鼎,家酿足飞觥。

颇有栖林约,犹多置驿情。怜予曾宿客,再访辟疆行。

程无过求其父母七十寿诗为赋十六句

明代 欧大任

群仙振佩满凭阑,来向君家赋考槃。绕膝儿孙谁不羡,齐人翁姥自相欢。

上元紫凤夫人驾,函谷青牛老子鞍。总道侍晨能执盖,更传天女笑登坛。

琼芝石畔吹华管,黄菊花边洗玉盘。西序斑衣趋晓拜,长源珠树耐秋看。

发当沐日何曾白,颜为餐霞尚作丹。知有瑶池高宴会,为怜方朔在长安。

酬寄代王孙若讷

明代 欧大任

玉牒名高代小侯,尺书遥问鹔鹴裘。日摇花影开朱邸,河转波声满白楼。

积雪空歌梁苑夕,浮云不断蓟门秋。汾阴只道扬雄赋,七略何人更姓刘。

答邓君肃

明代 欧大任

山楼会里春醪香,驿道书来秋雁翔。一卧乡关淹岁月,几看松雁老烟霜。

叙年早愧潘安鬓,惜别频回宋玉肠。闻尔倦游今闭户,汉庭何日奏长杨。

赠吴立之谒选入都二首 其一

明代 欧大任

敬亭山馆五车书,谒帝承明有直庐。酒态故怜嵇叔夜,赋才能让马相如。

洛阳看花六首 其六

明代 欧大任

洛中来为牡丹期,曾醉杨州芍药时。从此芳菲骄不得,马头春色满囊诗。

沙海

明代 欧大任

秋风大梁城,沙海浩漫漫。临坪一以叹,哀壑多危湍。

成周昔东迁,九鼎定洛门。天命虽未改,郏鄏难久安。

楚人问大小,睥睨尚百年。何哉梁君臣,日夕谋窥关。

齐欲发士卒,颜率说以难。利害在一时,祸福各有端。

即事刎喉轻,倾辀已多艰。怀螫匪云毒,挟重将盘桓。

东秦得百二,何有赵与韩。亲雠更异心,唇齿骇易寒。

已矣勿复言,太息摧心肝。

入浮光山是濮公修鍊处

明代 欧大任

家业传丹经,幼小窥绿图。世路苦拘阂,寥廓意颇舒。

朅来陟云术,飘飖寻灵区。羽人何代游,栖息白云闾。

雌蜺翔左右,六龙导前驱。一揽羲和辔,倏忽陵太虚。

手翳若木枝,历历援白榆。轻举紫霞里,永与人代殊。

浮弋何崚嶒,璿台入虚无。兹焉遇石髓,呷吸粗秽除。

欲谢人间世,去矣从仙夫。

华山睡图歌为黎惟敬赋

明代 欧大任

雍州雄峙太华山,桃林古塞当潼关。四方削成玉井上,莲花矗立谁能攀。

苍松樛枝半空起,蛟虬飞入青天里。黄河九曲如丝来,阴霏寒翠侵涛水。

云台观前玉泉院,希夷先生隐于此。五龙曾出日月池,化五仙公抟所师。

口传睡法石上坐,梁晋汉周如梦驰。臣灵睥睨高掌擘,玉女啽呓云鬟垂。

窗间飞蝶忽以觉,骑驴大笑谁得知。黎生学道希夷叟,典秘兰台岁云久。

粟比公车过一囊,给似河东颇三斗。作赋宁论左氏书,得钱更买东方酒。

群星错落罗在胸,万象雕锼出其手。讲殿犹随大老班,词场合使千夫走。

生有仙才自不知,海内诗名满人口。昔从起家便通籍,赐绯带束荆金赤。

奕世衣冠射策多,大儿诗书小儿易。斋中日咏丝五紽,亭下行留玉双舄。

肮脏惟营白鹤栖,昂藏岂借青云色。希夷道在五千文,归勒名山十赉勋。

故人新请罗浮长,约尔同寻沧海君。

同郭学宪叶剌史宴朱明馆十二韵

明代 欧大任

海上标名胜,东南一壮观。诸峰沧岛合,二曜洞天宽。

屐许畸人约,轺来野老欢。青牛周柱史,金马汉祠官。

松子迎瑶节,芝童候玉鞍。铁桥千丈过,珠瀑几回看。

苔藓封岩磴,风雷绕石坛。客栖犹有馆,仙去尚遗丹。

深树春偏艳,清潭夏更寒。茅柴盈涧榼,薇蕨佐山盘。

篆叶符常在,铭烟字未残。云中鸡犬散,此日聚星冠。

玩云石

明代 欧大任

璇房瑶室为谁开,五色莲花石上台。若问此中何所有,只堪怡悦待君来。

九日入道园山谒先君墓焚遗集志感

明代 欧大任

悽怆感霜露,东阡泪满裾。眠牛看迤逦,下马觉萧疏。

菊荐精禋上,蒲编手泽馀。昌言嗟董袭,封禅待相如。

墓有中郎笔,山藏太史书。诗庭虚旧位,玄冢望精庐。

终愧泷冈表,空趋万石闾。平生风木恨,攀恋似皋鱼。

感寓四首 其一

明代 欧大任

焦明不知凤,斥鴳不知鹏。高驾肃通衢,下笑蓬累行。

君看叔孙氏,孰与鲁两生。笑傲岩穴下,焉知棉蕝成。

万世在吾后,传者非公卿。我心已尘石,请谢世上名。

王母歌寿黎母太夫人

明代 欧大任

峨峨天上三珠宫,琳庭贝阙交玲珑,扶桑若木生西东。

朱光反射银汉侧,青雀翻飞明月中。椷书咫尺报蓬莱,王母西从瑶水来。

戴胜之冠切云笄,珣玗双佩秋兰裁。青娥三千不可以约略,后先婀娜纷趋陪。

烟軿电毂一时集,手翳琼枝胡至哉。斯时琪花散空碧,绿幢卒葆忽生色,枣熟如瓜宴瑶席。

吸沆瀣兮食紫虹,左流霞兮右金液。双成指顾三千娥,迭歌侑酌觞不息。

须臾又转绛节朝,天津两旗河鼓遥。湘妃和神起阳瑟,秦女按节来吹箫。

鸾匏鹤笛合九奏,电裳舞袖回风飘。南岳夫人笑相邀,麻姑赴会不待招,武夷曾孙歌且谣。

罗浮仙峰四百三十二,青玉为坛铁为桥,王母来往常逍遥。

飞云我忆蓬莱阁,儿时迎拜骖黄鹤。玉箱欲纪王母年,金门且问东方朔。

云麾将军断碑歌

明代 欧大任

将军鼎贵唐宗室,虎臣功在开元日。平陇登坛塞外闻,度辽持元师中吉。

万里搴旗气莫当,一朝赐襚才终屈。家系勋名勒此文,北海毫端见风骨。

九曲黄河沓拖流,三峰华岳锋棱出。向时碑板照四裔,岂意幽州久沉汨。

泥沙霜雪已千年,虿尾银钩祇自怜。纤秾稍异琅琊体,可是灵芝手自镌。

拨镫临池映林幌,断碣残趺满烟莽。此石何为厄此时,良乡校中凿为础。

历下犹存十笏亭,龙兴尚见双螭榜。岳麓娑罗烂真态,东林秦望争摩荡。

蓟野谁占气烛天,中宵北斗回精爽。邵孺披榛寻得之,秘书嗜古亟欲往。

毁戈碎璧未堪捐,洗藓剜苔自吾党。李侯辇致驱两牛,丰城剑起蛟龙秋。

九成化度即非偶,离堆启法今同收。四方榻本传好事,何异和弓垂矢霅煜东序之天球。

君不见云麾北海宛平氏,诸李风流似苗裔。王宅先公世习书,柳家新样偏工字。

看君赤管如有神,公孙大娘舞剑器。我来抚石双垂泪,自古英雄困憔悴。

岐阳猎鼓岣嵝铭,呜呼神物宁终閟。

洲上漫述

明代 欧大任

静觉閒居好,翛然野鹤姿。明时犹未隐,吾道竟何之。

世路交情异,门墙过客疑。才无鹦鹉忌,心已白鸥知。

乐在形忘处,肥因战胜时。云霞双草屩,天地一茅茨。

计拙羞称士,途穷岂为诗。侏儒徒自饱,肮脏尔何辞。

竞进才何有,躬耕力未疲。秫田聊岁计,瓜地亦恩私。

秋月松杉净,江烟橘櫾垂。阮庭无俗物,蒋径得幽期。

近市村醪少,经霜涧菊迟。谁资鱼菽祭,敢望纻衣遗。

稷契身能许,巢由世不羁。暂时甘土偶,前日见郊牺。

住岳同僧约,寻溪许客随。知希惟我贵,柱下有馀师。

赠少司冠少陵王公十三韵

明代 欧大任

峡过西陵秀自钟,明公遇主更寅恭。华阴经学尊杨震,江左时名借顾雍。

铨部昔年收白屋,银台封事入金墉。陪京曾统舟师役,截海全清戍垒烽。

网纪百僚欢圣日,班行八座蹑仙踪。独持邦法秋为省,常待家租岁有供。

置驿宾朋频请谢,楗扉文史每从容。望中霞色三千丈,赋里烟花几万重。

缑氏玉笙吹似凤,关门紫气识犹龙。篸山不隔玄君宅,衡岳长连石廪峰。

早曙此时餐沆瀣,清尊何处傍芙蓉。授书客去将辞汉,圯上还能访赤松。

欧大任

欧大任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 88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