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梦扬州乐妓和诗

梦扬州乐妓和诗

唐代 刘禹锡

花作婵娟玉作妆,风流争似旧徐娘。
夜深曲曲湾湾月,万里随君一寸肠。

诗人刘禹锡的古诗

朗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因以继和

唐代 刘禹锡

鸳鹭差池出建章,彩旗朱户蔚相望。新恩共理犬牙地,
昨日同含鸡舌香。白芷江边分驿路,山桃蹊外接甘棠。
应怜一罢金闺籍,枉渚逢春十度伤。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

唐代 刘禹锡

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禹功留海内,殷历付天伦。
调露曲常在,秋风词尚新。本支方百代,先让棣华春。
月落宫车动,风凄仪仗闲。路唯瞻凤翣,人尚想龙颜。
御宇方无事,乘云遂不还。圣情悲望处,沉日下西山。
享国十五载,升天千万年。龙镳仙路远,骑吹礼容全。
日下初陵外,人悲旧剑前。周南有遗老,掩泪望秦川。

杂曲歌辞 其二

唐代 刘禹锡

今日好南风,商旅相催发。沙头樯竿上,始见春江阔。

秋日书怀寄白宾客

唐代 刘禹锡

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
蝉噪芳意尽,雁来愁望时。商山紫芝客,应不向秋悲。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董生奉内典)

唐代 刘禹锡

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火风乖四大,文字废三馀。
欹枕昼眠静,折巾秋鬓疏。武皇思视草,谁许茂陵居。

泽宫诗

唐代 刘禹锡

秩秩泽宫,有的维鹄。祁祁庶士,于以干禄。
彼鹄斯微,若止若翔。千里之差,起于毫芒。
我矢既直,我弓既良,依于高墉,因我不臧。
高墉伊何,维器与时。视之以心,谁谓鹄微。

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寄呈乐天

唐代 刘禹锡

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开城邀好客,置酒赏清秋。
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斜辉犹可玩,移宴上西楼。

答乐天戏赠

唐代 刘禹锡

才子声名白侍郎,风流虽老尚难当。诗情逸似陶彭泽,
斋日多如周太常。矻矻将心求净法,时时偷眼看春光。
知君技痒思欢宴,欲倩天魔破道场。

武夫词

唐代 刘禹锡

武夫何洸洸,衣紫袭绛裳。借问胡为尔,列校在鹰扬。
依倚将军势,交结少年场。探丸害公吏,抽刃妒名倡。
家产既不事,顾盼自生光。酣歌高楼上,袒裼大道傍。
昔为编户人,秉耒甘哺糠。今来从军乐,跃马饫膏粱。
犹思风尘起,无种取侯王。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辄著微诚再有长句时蔡戎未弭故见于篇 ...

唐代 刘禹锡

汉家旄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身在绛纱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闻道楚氛犹未灭,终须旌旆扫云雷。

伤愚溪三首

唐代 刘禹锡

故人柳子厚之谪永州,得胜地,结茅树蔬,为沼沚,为台榭,目曰愚溪。柳子没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曰:“愚溪无复曩时矣!”一闻僧言,悲不能自胜,遂以所闻为七言以寄恨。

溪水悠悠春自来,草堂无主燕飞回。
隔帘唯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

草圣数行留坏壁,木奴千树属邻家。
唯见里门通德榜,残阳寂寞出樵车。

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纵有邻人解吹笛,山阳旧侣更谁过?

送工部萧郎中刑部李郎中…兼中丞分命充京西京北覆粮使

唐代 刘禹锡

霜简映金章,相辉同舍郎。天威巡虎落,星使出鸳行。
尊俎成全策,京坻阅见粮。归来虏尘灭,画地奏明光。

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

唐代 刘禹锡

金火交争正抑扬,萧萧飞雨助清商,晓看纨扇恩情薄,
夜觉纱灯刻数长。树上早蝉才发响,庭中百草已无光。
当年富贵亦惆怅,何况悲翁发似霜。

和宣武令狐相公郡斋对新竹

唐代 刘禹锡

新竹翛翛韵晓风,隔窗依砌尚蒙笼。数间素壁初开后,
一段清光入坐中。欹枕闲看知自适,含毫朗咏与谁同。
此君若欲长相见,政事堂东有旧丛。

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

唐代 刘禹锡

数丛如雪色,一旦冒霜开。寒蕊差池落,清香断续来。
思深含别怨,芳谢惜年催。千里难同赏,看看又早梅。

送李友路秀才赴举

唐代 刘禹锡

谁怜相门子,不语望秋山。生长绮纨内,辛勤笔砚间。
荣亲在名字,好学弃官班。伫俟明年桂,高堂开笑颜。

庙庭偃松诗

唐代 刘禹锡

势轧枝偏根已危,高情一见与扶持。忽从憔悴有生意,
却为离披无俗姿。影入岩廊行乐处,韵含天籁宿斋时。
谢公莫道东山去,待取阴成满凤池。

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

唐代 刘禹锡

二十馀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
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

送源中丞充新罗册立使(侍中之孙)

唐代 刘禹锡

相门才子称华簪,持节东行捧德音。身带霜威辞凤阙,
口传天语到鸡林。烟开鳌背千寻碧,日浴鲸波万顷金。
想见扶桑受恩处,一时西拜尽倾心。

闻韩宾擢第归觐以诗美之兼贺韩十五曹长时韩牧永州

唐代 刘禹锡

零陵香草满郊坰,丹穴雏飞入翠屏。孝若归来成画赞,
孟阳别后有山铭。兰陔旧地花才结,桂树新枝色更青。
为报儒林丈人道,如今从此鬓星星。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684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