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十六夜滕王阁宴集

十六夜滕王阁宴集

明代 李舜臣

怜此光犹满,迎曛阁已开。江摇银汉动,山度紫烟来。

万火纷南陌,层楼逼上台。凭栏无限好,应约早春杯。

诗人李舜臣的古诗

发东林

明代 李舜臣

东林千载后,尚种芙蓉池。出门见初日,夹路云烟随。

深谷忽无见,洒峤泉奔驰。潺潺碧涧吞,袅袅垂猿枝。

微风动幽响,万壑清秋时。长林郁光景,竹树何参差。

苍茫虎溪路,故蹊不可窥。前山复回合,度岭扬旌麾。

恍若乘风翔,果与丹霄期。杂花半岩上,草露团葳蕤。

雄蟠三百里,奇峰方在兹。峥嵘乍可望,浩荡今晨思。

登游能累宿,肯负幽人姿。

春夕

明代 李舜臣

日夕散车骑,揽辔每委迟。署松纷翠霭,宫柳何菀斯。

入门纤月上,宿鸟满庭枝。微风振遗凛,暮色正凄其。

客心易为感,万念咸在兹。岂无芳草色,祗足搅归思。

秋夕友人过饮

明代 李舜臣

墀菊开应晚,园蔬摘欲霜。一樽来共酌,数本坐犹芳。

柴馆始晴雨,荒筵及月凉。愧非贤者室,带有德星光。

送傅御史归省

明代 李舜臣

江汉滔滔制节繁,榴花五月映归轩。身边凤字供亲寿,阶下骢鞍荷主恩。

杖屦旧称君子德,诗书今并母仪论。东南若到称觞日,定有葱烟上里门。

别馆成招友人饮

明代 李舜臣

一自春风二月初,柴扉竹径作閒居。城中好似山人宅,门外应多长者车。

乙未中秋

明代 李舜臣

一从系缆迈流光,再见高楼满月凉。总为婵媛偏此夕,不知留滞尚他乡。

团团草露清难似,细细萝烟袅乍长。行色欲依河汉曲,待看瑶采度微茫。

佛手岩岩近颠仙碑亭

明代 李舜臣

山中云共宿,秋晚菊争开。突兀悬岩出,苍茫拂雾来。

碑亭看再过,峰势抱千回。谁结茅檐下,能堪碧涧哀。

赠黄时庸 其一

明代 李舜臣

海岱惟吾土,生才每不群。承明今谒帝,意气始知君。

叔度陂千顷,箫韶奏九闻。仍看作者志,直欲继斯文。

近郊宴集值雨

明代 李舜臣

出谷旌旗转,缘江鼓吹来。异方多胜览,春色复相催。

野旷风生竹,山青雨映梅。惜无今夜月,留酌踏烟回。

将发乡园效唐初体 其二

明代 李舜臣

佳气指神京,邦人饯有行。诏从天汉落,泪逐露秋倾。

去去伤蓬转,呦呦感鹿鸣。甘泉曾拟赋,献罢即归耕。

贡院桂花

明代 李舜臣

秋风凋众叶,桂树晚应开。几日空深院,清香伴碧苔。

拂衣人共觉,移席雁初回。念独能为客,看花是再来。

阙左候朝

明代 李舜臣

清光想玉旒,曙色望瀛洲。鹏海蒸霞出,龙池入月游。

南熏荣绿树,北斗挂丹楼。顾忝金门籍,朝朝此薄留。

过别内兄

明代 李舜臣

落日凤城头,微风鼓角流。御沟寒水咽,清禁紫烟浮。

剖竹为名郡,横金作远游。平生轻外虑,不免别君愁。

至家

明代 李舜臣

万里羁危日,孤儿恸绝时。艰难归敝屋,寂寞向空帷。

耿耿中宵立,涟涟尽日悲。不能成一寐,托梦接光仪。

内兄来自松江留宿鸡鸣山舍

明代 李舜臣

一别清扬那更攀,相思只上对门山。山中乱木愁仍剧,海上归门梦几还。

自尔惊人生白发,聊因为客慰离颜。一尊虽复同明月,恐是来朝东出关。

十四夜藩省宴集

明代 李舜臣

薇垣看月上,兹夕已婵媛。楼度庭初满,灯张市渐諠。

寒花滋露发,火树映星翻。几似今为乐,笙歌倒一尊。

赠别内兄伯雨

明代 李舜臣

朔风一何劲,飘然江上吹。江南一夜梅花发,积雪朝看亦满墀。

雪色梅花两相映,都门无处无芳径。一尊携酒远来此,望里青山道傍水。

与君同生渤海域,君家淄南我淄北。少年弄笔竞为文,一日称名俱可识。

遭时吾忝尚书郎,已复君称宰邑良。功能不独明廷最,公等今扶汉道昌。

赫赫留朝六补阙,从此官论青锁月。四海流传贾谊书,千秋如未欧阳没。

而我迂愚世所嗔,纷纷情态后来新。不能东耕避贤者,空复南冠学事人。

蓬鬓沙颜谁复怜,遥山瘴水昨来旋。东城并马是何日,南国啼莺二月天。

杨柳青青大江涘,江流浩浩思归子。君行过阙觐衣裳,吾继还乡问桑梓。

云里长松碧石枝,朝来满树绿萝丝。丝萝讵拟今如是,天马由来众不知。

犹及观涛八月回,况复登高九日杯。黄花入手便芳馥,清江照人无尘埃。

儒宫旧在鸡鸣麓,谏垣能枉鹿头毂。无数名山许共行,不时绿酒欢方逐。

谓来相逢得相守,岐路惊人又分手。客中孤游空我情,海上殊观尽君有。

宾还宴罢东将去,此际看君空百虑。过鸟交啼把袂前,归云故绕翻旌处。

男儿所至要名成,不须别泪纷纷倾。煌煌为良二千石,台鼎他年在此行。

叶生宅陪饯内兄

明代 李舜臣

谁不惜车东,声华满国中。卷帘堂未暮,吹竹盏能空。

池水澄寒碧,窗花馥晚红。亲交知我在,为尔饯筵同。

郊坛候驾

明代 李舜臣

金扉启禁垣,火树照平原。警跸鸣空下,旌旗夹路翻。

一龙蹡日驭,百兽舞云门。岁岁甘泉上,瞻迎万乘尊。

送闻石塘太宰赴京

明代 李舜臣

山水浙东去,声华共若斯。高贤希世出,明主俾衡持。

风俗归淳后,春廷上绩时。人今公尽望,留佐衮衣垂。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18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