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贡院池上

贡院池上

明代 李舜臣

江城此地独知名,试共寻幽处处行。选得松根千树合,移来水面各言清。

娟娟隔径明丹实,袅袅当波出翠茎。未便观鱼好垂钓,从渠窥客去来轻。

诗人李舜臣的古诗

壬寅九月十有七日吾生四十有四年矣

明代 李舜臣

叨官敢自意,亦昨赋归欤。家薄徒书满,园荒始草除。

眼看鸿雁去,心觉蕙兰疏。益忝衰容鬓,年垂五九馀。

至后送马西玄侍郎赴京

明代 李舜臣

一从吹管动,阳气物应知。河柳滋将遍,江梅烂已施。

人才南就日,吾道北归时。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礼司。

送湛甘泉尚书赴京

明代 李舜臣

海内称耆旧,公名满缙绅。遭时佐明主,几岁托邦人。

镇俗山河壮,移官省阁新。平生经济在,诣阙待亲陈。

春日饮兰亭章石室时与黄李二子同坐

明代 李舜臣

共到兰亭饮,仍因石室留。如何城市里,亦有洞岩幽。

泛鼎疑烟宿,当窗似涧秋。俄闻莺响发,无乃谷中求。

贡院池上

明代 李舜臣

江城此地独知名,试共寻幽处处行。选得松根千树合,移来水面各言清。

娟娟隔径明丹实,袅袅当波出翠茎。未便观鱼好垂钓,从渠窥客去来轻。

送陈都御史致仕陈苏州人赣州巡抚 其一

明代 李舜臣

记曾颜色望青霄,此地逢迎斧钺飘。下邑祗传安石在,南中空惜去旌摇。

云连浦树明秋野,水浸江沙落早潮。他日虎丘问耆旧,清时龙德独逍遥。

桃花山

明代 李舜臣

岩随茅屋过荆扉,水落溪田刈稻稀。赤坂度山泥滑滑,青松出谷雾霏霏。

寒帷北下聊吾事,逐禄南中亦昨非。稍喜云开还在眼,香炉石耳自晴晖。

送李子西出按宣大 其四

明代 李舜臣

塞草郁何丰,边尘望不穷。龙沙连海上,鸟道入云中。

悬斧三军肃,扬旌六郡雄。伫闻飞檄至,他日幕南空。

小堂寒江独钓图未彻宜此春雪

明代 李舜臣

小堂不及扫,尚挂寒江图。怪底春来雪,飘然二月俱。

送许亨甫以其父大司徒公命省其祖母

明代 李舜臣

爱子窥颜色,趋庭问所思。望中云共远,阶下草方滋。

晓日明金骑,春风吹绿枝。还闻临别去,遥附万年卮。

赠别内兄伯雨

明代 李舜臣

朔风一何劲,飘然江上吹。江南一夜梅花发,积雪朝看亦满墀。

雪色梅花两相映,都门无处无芳径。一尊携酒远来此,望里青山道傍水。

与君同生渤海域,君家淄南我淄北。少年弄笔竞为文,一日称名俱可识。

遭时吾忝尚书郎,已复君称宰邑良。功能不独明廷最,公等今扶汉道昌。

赫赫留朝六补阙,从此官论青锁月。四海流传贾谊书,千秋如未欧阳没。

而我迂愚世所嗔,纷纷情态后来新。不能东耕避贤者,空复南冠学事人。

蓬鬓沙颜谁复怜,遥山瘴水昨来旋。东城并马是何日,南国啼莺二月天。

杨柳青青大江涘,江流浩浩思归子。君行过阙觐衣裳,吾继还乡问桑梓。

云里长松碧石枝,朝来满树绿萝丝。丝萝讵拟今如是,天马由来众不知。

犹及观涛八月回,况复登高九日杯。黄花入手便芳馥,清江照人无尘埃。

儒宫旧在鸡鸣麓,谏垣能枉鹿头毂。无数名山许共行,不时绿酒欢方逐。

谓来相逢得相守,岐路惊人又分手。客中孤游空我情,海上殊观尽君有。

宾还宴罢东将去,此际看君空百虑。过鸟交啼把袂前,归云故绕翻旌处。

男儿所至要名成,不须别泪纷纷倾。煌煌为良二千石,台鼎他年在此行。

送闻石塘尚书赴京

明代 李舜臣

下榻长安彼一时,复从南土奉光仪。怜才近世难公似,论德中朝亦我师。

山郭欲销残暑气,江帆只待好风吹。惟应去后遥相望,夜夜台阶紫极垂。

东轩对雨

明代 李舜臣

长风吹雨过东园,炎德驱无五月繁。坐对遥山烟乍合,正怜高月湿能翻。

微官垂白空双鬓,久客耽幽稍一轩。栏药盆花看益好,已多停水蕙兰根。

送同年张助教赴刑部主事

明代 李舜臣

同榜十年馀,君才世所须。遭逢多不贱,辛苦独为儒。

画舫乘春去,金门待漏趋。分曹荷明主,从此借云衢。

南都清明

明代 李舜臣

群山绕郭大江流,复作金陵浩荡游。帝里歌钟行处是,人家垂柳映门幽。

微风竹树摇晴日,薄暮楼船散水洲。莫谓花开还落去,曾相舞劝百杯休。

春日怀归

明代 李舜臣

陶令赋归辞,漆叟称达生。揆余企高䠱,颇亦悦幽情。

永惟故山日,桃李此时荣。萋萋原上草,粲粲园中英。

翠茎浮涧藻,丹葩艳山樱。疏池纳文鲤,伐木候春莺。

阳泽今岂异,抚物阻神京。昔人叹非土,能不念吾耕。

将发乡园效唐初体 其一

明代 李舜臣

鹭行趋命日,蝉翼耸身时。树落千山色,风生万壑悲。

含情辞故里,挥涕恋先祠。莫使东园秽,归欤已有期。

九江李主事招至洗心亭上时同刘副使在坐

明代 李舜臣

江流雾敛自晴川,江阁秋深况绮筵。幔卷微风添坐色,阶含溅绮倍花鲜。

当歌浪鼓蛟鼍夕,隔岸山摇竹树烟。李白刘桢应逸兴,时时能此共潺湲。

尝酒

明代 李舜臣

岂是葡萄酿,祗凭玉露斯。愁多须此仗,禄薄本相宜。

束带陶将去,登楼粲有思。何言顽与圣,更尽手中卮。

秋夕王潼谷度支见访 其三

明代 李舜臣

一榻迎曛下,归轩肯夜阑。多君心尚尔,为客鬓俱班。

露气添新酒,花香入薄餐。娟娟天上月,聊得共长安。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18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