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洪先
吉郡楼船萦别情,彭城金鼓动秋声。烟霜淮海连三辅,关镇燕吴控二京。
圯下风流今寂寞,沛中云气尚纵横。销兵已试甘棠地,推毂无忘细柳名。
赠九江陈兵宪 其一
海上倭奴窥汉关,儒臣筹策未应閒。陈平早见推三杰,马援休誇靖百蛮。
鳌城十八滩
惊涛远势驾飞鹅,伏石变怪喧鼋鼍。纵使中流失舟楫,犹胜周行被网罗。
寿外父大仆曾符翁时年七十九 其一
十五年前学二疏,自甘白首弃金鱼。閒推易数因留注,懒对乡人故索居。
冠制喜从周礼后,人材爱说孝皇初。伏生强健斯文在,暇日频来问尚书。
左顺门捧敕授日本使臣
圣朝柔远重丝纶,罢直传宣候紫宸。东海无波通信使,上天有语属词臣。
捧来琐闼龙文动,赐向彤庭象译频。不是为儒称载笔,玉阶岂得置微身。
江上作
孤棹寒江上,离情落雁边。我身云水似,飘泊定何年。
同旅非棠棣,他乡问杜鹃。不知故园夜,谁为客程怜。
寄孙锦衣 其三
禁城春色早,夜半发征轮。记得门前别,牵衣指暗尘。
夏怀
朅来意不适,我生当何如。委运任流迁,与道时卷舒。
奈何日复日,忧与年岁俱。捐外岂累物,郁中难久居。
有身恃骨肉,割弃复奚须。万物皆得侣,而命乃我殊。
感彼鹡鸰诗,掩卷三欷歔。
寄聂双江公
先生爱周易,三绝事不殊。一朝绾虎符,长啸辞山居。
兵事贵神绾,密奏专尚书。紫禁夜半启,皇威赫以舒。
飞狐星营开,旄头半剪除。告至举旷典,印组累累如。
少保职寅恭,孩孺悬绯鱼。荣光照衢路,独与盛德俱。
嘿嘿省署夕,爻象观盈虚。
夕泊文江邑中故人追饯至滩市
虚舟无所系,江上恣沿洄。故人不相舍,日落且衔杯。
市火深林见,滩声静夜来。那堪当此际,归棹暗相催。
送戴莲塘令漳浦
山居同是濯缨人,出宰漳南近海滨。帘捲浦云逢化蜃,席移岛月照怀珍。
陈书莫计瓜期日,退食应怜菜色民。承乏况闻当岁歉,看君此去试经纶。
用甘泉公二贤祠韵示诸生 其一
大道日隐沦,大圣不数会。嗟余生后时,空睹遗言在。
反身一何有,未忍随流辈。仰止趋高山,同心夙有待。
旨酒望周行,尚口昔所悔。精一舜禹心,慎之决善败。
瞹瞹怃微踪,芜秽令心嘅。
谒濂溪先生祠墓 其一
匡庐开晓霁,怀古见芳襟。溪水清堪溯,林风静自吟。
山如莲乍发,庭与草俱深。此日生刍奠,还同执贽心。
登谌山感古
风林渺阴森,山径窈纡错。探幽入岧峣,俯深迥眙
子陵祠
汉庭怀旧德,独爱水云身。白发一竿暮,青山七里春。
江流閒岁月,夜景湛星辰。千载荒祠下,停舟日几人。
四楼诗 其二 水月
溪前山色碧嵯峨,杨柳阴中古巷多。最是村居堪佚老,月明谁为听渔歌。
桂太傅挽章 其二
金台初献策,彤管受咨询。宝剑虚知已,青刍愧古人。
十年操别鹤,千载著伤麟。日暮寒江上,孤云对白蘋。
答友人问讯
七十二峰摇秋光,潇湘水寒木叶黄。问予此去何所慕,云深恐有高人藏。
西楼閒立
隔岸夕帆绕浦,高陂春草闻牛。林外断烟一缕,幽人正倚西楼。
彭方山七十 其二
七十无心万事閒,日高松屋未开关。不妨抱瓮东篱下,惜取残英学驻颜。
文殊台
文殊去后祇空台,台上优昙更不开。说法本非陶令喜,野狐休向夜深来。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593篇诗文
赠九江陈兵宪 其十一
出方广道
赠友人应贡
天籁
闰九日石莲洞
三月晦日访胡前冈长溪新居有赠
上元里会初举厉祭恭听誓文有述呈同会诸君
红白芍药 其二
赠九江陈兵宪 其十
龙窟道中怀友
辛酉中秋次夕竹湖玉亭于健携酒松原别后见月色如昼引兴成歌
奉期龙塘惺厓特峰三君重游石莲
寄牟禾山公
追送王内翰归省
胡台史国材见枉
别江静斋起复如京师
寄同年祝岣嵝 其二
程舜敷春暮同江宴会遇雨
重别何谢二子罗汉寺
清明日过南禅有怀李伯实
哭罗木夫 其二
寄李鹅州海州
赵浚谷自德州赴山西巡抚即韵寄赠
龙母黄孺人六十
寿桃林一愚伯九十
寄孙锦衣 其二
寄题镇江郡斋书舍
次韵别陈子为
同年吴云泉弃官南归有赠
奉家君命遣入侍感述
昭君词 其八
赠张学士
送果斋侄之嵩明
舟中对月
赠客
送王养大典学建安
赠泉口果斋侄郡守自嵩明代滇南按察进冬至表
安庆吊余忠宣公墓
柬叶洞庵
次康节观物吟
东廓公用石屋公韵见贻次答 其四
湖上望匡庐次前韵
自佛手岩入慈云寺
岣嵝山房歌
赠族叔两豫会试
桂太傅挽章 其一
谒濂溪先生祠墓 其二
木庵朱师
大墓山哭亡弟造夫 其一
寿曾石冈六十
别程舜敷 其三
秋至 其一
寄高邮太守刘松宇
赠何郡公入觐
寿王母金孺人九十
题马问庵崇德楼四景 其三 南山献瑞
赠周慎斋任腾越
王右使君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