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洪先
画舫乘秋发,斑衣爱日迟。归㩦西掖绶,行咏北山诗。
江雨鲈鱼白,山田粳稻垂。而翁投绂早,莫更滞还期。
同江别兄廷章醉后漫歌 其二
休歌渭城曲,杨柳思依依。明日秦关客,江州云树迷。
谢彭桂峰送瓜种
少年不解自窥园,空读神农百草言。今日谢君分异种,不知曾否是青门。
穿云入方广
云里度遥岑,临虚谷转深。石迷多伏虎,树隐独闻禽。
乍识为霖意,谁明出岫心。鸿濛如解语,吾欲寄瑶音。
夜雨玩易
风入南楼雨乍残,萧萧万籁动新寒。閒窗藜火虚相映,晚岁韦新静自看。
日月互精图已显,乾坤非画见应难。根源若道无消息,何事尧夫独弄丸。
南岳上封寺
绝地敞龙宫,千峰拥祝融。烟云遥泛海,楼阁尽悬空。
槛俯湘中树,窗来天际鸿。不须谈弃屣,双舄正乘风。
论学 其一
燕人比拟谈荆璞,遇得卞和良可怜。多谢青田能惠我,从心两字是真传。
程舜敷谪居海上问讯 其二
金阙虚仙望,丹崖识汉功。鲁连非弃组,安石忽乘风。
薏苡悲形似,靡芜怨岁穷。征帆逢北上,素鲤寄南中。
自佛手岩入慈云寺
结茅应未久,初地暂相寻。偶诵莲花偈,因怜祗树深。
岭南垂佛手,岩石对禅心。莫作伽陵鸟,终朝学梵音。
舜敷将发 其二
解佩惨何言,把酒翻成泣。荒郊人已遥,远岫自初入。
予恋南枝稳,君趁北风急。行马思故群,踌躇岐路立。
次康节观物吟
生地生天别有身,身藏天地岂为贫。有无不测终何物,动静之间难语人。
寅到戌时观月窟,子连申处起天根。天根月窟分朝暮,识得未分方是春。
题王龙溪洗心亭 其二
每闻心似水,亦复病憧憧。如何一勺水,解使万缘空。
穷源宁有处,去秽岂能工。君脱安排障,狂言或可同。
赵浚谷遣袁迪来寓答 其二
病多年复迫,齿发半凋残。丧室悲元亮,衰门报耿茧。
心将形待尽,世以梦同观。惟有缨冠意,悠悠未忍安。
东廓公用石屋公韵见贻次答 其四
莫叹浮云与逝川,自家风月落谁边。泣麟已后千馀岁,喜猎曾惊十二年。
赠钱绪山
泽国初逢不记年,一回相见一泠然。伊川易在涪州后,康节游从四十前。
同俗意常随猎较,答言时亦借鱼筌。此行不是寻常别,为向春风自放船。
李子谒选
送子江关别,程途日向寒。毡裘新试马,村郭屡传餐。
时偶多知已,才高易服官。期为清白吏,共报主恩宽。
忠节祠前诚斋先生手植罗汉松
移根自祗苑,遗爱为诚斋。曾借琴书润,犹当俎豆阶。
地灵人自美,风古色逾佳。剪伐宁须戒,伊人众所怀。
江上作
孤棹寒江上,离情落雁边。我身云水似,飘泊定何年。
同旅非棠棣,他乡问杜鹃。不知故园夜,谁为客程怜。
出京道中作
春风柳色长安道,攀折年年伤别早。我别长亭车马回,道傍杨柳偏枯槁。
杨柳何心解媚人,一年一度暗回春。春风亦有迟留客,何况交情无故新。
空斋
空斋掩春雨,块然忘朝昏。四邻群响绝,林鸟时一喧。
夕灯始烛闇,四壁辞蒸烦。蘧蘧景如梦,绵绵息仅存。
适悟岂玄旨,大易多名言。出位艮所戒,闭关复以敦。
六二介石固,知几道弥尊。井迁常居所,雷颐潜厚坤。
先天物莫违,密藏乃其根。不赖鲁叟笔,此义何由论。
洞中种芙蓉
桃红李白莫相猜,祗折芙蓉傍石栽。多少春风长荆棘,秋光何惜数花开。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593篇诗文
秋暑夜坐
赠曾子贞应贡入京师
送胡仰斋工部还京
辛酉中秋次夕竹湖玉亭于健携酒松原别后见月色如昼引兴成歌
重晤刘孔修
送质夫涂公返沙冈
真州别友生
同年吴云泉弃官南归有赠
玉笥歌赠吴冰斋
十月黄花满庭把玩开颜遂有短句 其一
四楼诗 其一 鉴湖
别殷市隐 其二
秋至 其一
答彭石屋
野烧
罢试有感
中秋忆亡弟
送河南教谕
鹿门行
石峰僧
重别袁迪并柬赵中丞 其二
卧云楼
四字吟昼睡戏书与世光子效康节体
南旺湖
展先涧谷府君墓 其二
望匡庐
梦秋过瀛洲
昭君词 其二
自石埠夜棹玄潭
洞中别萧生 其二
钦之次良知韵意有所疑赓以解之 其三
任城对雪
匡庐
别程舜敷 其二
李将军歌
登报恩浮图怀龙溪
雪中外归 其一
柬叶洞庵
趺坐
放歌寄殷春庄 其一
东隐
自夏幽趋文竹席中闻东廓公诗用韵留别周慎庵
东廓先生贻连山书屋落成诗次韵奉赠
祝融绝顶石
彭石屋山约成 其一
中秋与陈两湖萧云皋曾龙阳谢维世刘纯甫待月垂虹岩
旅怀 其五 对匡庐
白鹿洞
内弟曾龙阳五十
乙未大水作
秋日玉虚山斋
赠泉口果斋侄郡守自嵩明代滇南按察进冬至表
谷日行代寿胡永宁
辨觉
将游庐山别尹道舆樟墅
重别袁迪并柬赵中丞 其一
赠崔宗伯万寿礼成归南都
旅怀 其四 忆岳阳楼
萧体乾谈江州陈氏柳堤
曾月塘兄返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