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刘琏
匡庐华顶一跻攀,心地开明眼界宽。记取当时好山色,还家写作画图看。
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四首)
双溪八景八首 其五 春郊耕雨
膏雨溟濛涤冻涂,杏花深处鸟相呼。东郊蓑笠勤农事,好遣良工缋作图。
秋日旅怀七首 其七
止水能烛物,不流岂澄清。行役虽云劳,要识静者情。
大道顺自虽,奈何苦营营。倏忽窍混沌,沦败由聪明。
支离颐隐脐,乃能全其形。长歌归去来,息心守吾庭。
自君之出矣(四首)
望后舟
望后舟望不见兮生离忧。沧江阔兮路遐永,木叶脱兮知岁秋。
慨幽怀兮莫共写,叹芳华兮不我留。腭君骨朽越歌杳,何人鼓枻乘中流。
望后舟望不见兮心悠悠。
舟中遇雨分韵得舟字
逆浪随风白,阴云覆客舟。雨声生滴沥,波面点浮沤。
昏黑山藏树,苍茫蜃结楼。高吟见真趣,何必问离忧。
草轩 其一
春来草自青,鵙鸣芳复歇。长啸山中人,披襟弄明月。
过丹阳湖二首 其二
碧树彤霞锦绣中,扁舟摇飏芰荷风。多情惟有如弓月,照见离人两鬓蓬。
登白云山
白云山上树层层,万里秋空入眼明。我著芒鞋看画壁,山僧相见不知名。
次韵瓶中红梅
冰肌天赋玉团团,谁染丹英比木难。不共小桃争艳冶,自陪修竹报平安。
瑶池队里春风细,紫塞声中夜月寒。折向胆瓶看未足,一枝还插竹皮冠。
登白塔寺有感二首 其二
昔人台馆此山隅,凤舞龙飞列帝居。二百年来几惆怅,人间何地觅华胥。
漫成二首 其二
落梅过雨委满地,辛夷数株花已齐。不须烂漫竞春色,桃树李树根成蹊。
遣兴五首 其二
豆实生乔松,成长亦匪易。枝饶风飙摧,叶饱霜露悴。
赖此刚劲姿,挺立世所异。壮哉十抱围,根据依厚地。
秀色淩烟霞,清阴却炎炽。鸟雀有宿栖,蝼蛄亦蒙芘。
奈何处其下,戕贼随已意。直干为㩻倾,能不为身累。
遣兴五首 其四
希仙屏纷杂,遗荣处幽閒。灵元固重扃,鼎炉合神丹。
灏露以为浆,青松以为餐。道积时亦久,丰姿变苍颜。
元功一朝成,飘然出尘寰。螭龙将轺车,鸾鹤承佩环。
傲睨天霞表,望望不可攀。仙山有真乐,何用思人间。
送僧游方二首 其一
天下车书已混同,任渠南北与西东。休教暮雨孤村夜,却使家山入梦中。
春日道中
雨收春日融,众草丰且碧。和风拂轻衣,飞花扑行客。
晴空摇翠烟,莽苍见山色。青年岂长驻,感念思夙昔。
舟中漫兴六首 其三
漠漠平林漫漫沙,数声鸡犬有人家。停舟最爱山头月,照见寒梅一树花。
入万安
崇山抱回溪,川路渐窈深。竹树缘高阜,洞壑隐层林。
近眺发新兴,远望畅幽心。东风若有情,云日乍晴阴。
出潜有游鳞,迁乔多好音。芳春若堪折,请折丘中琴。
秋日旅怀七首 其五
繁林著秋霜,万树张锦缬。斜旸照郊坰,霞光粲凝结。
虽非三春晖,明媚亦可悦。薄暮凉风吹,落叶飞不歇。
寂寞为谁容,寒鸦噪明月。
登白塔寺有感二首 其一
废圃颓垣曲径微,亭台旧迹尚依依。唯馀野雉怜岑寂,荒草丛中作队飞。
刘琏
刘琏(1348—1379)字孟藻,浙江青田(今属文成)人,刘基之长子。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三十二岁。有文行。洪武十年,(1377)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为胡惟庸党所胁,堕井死。琏工诗,词旨高雅。而运思深挚。著有自怡集一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90篇诗文
遣闷
松竹友人辞
自君之出矣八首 其六
秋日旅怀七首 其六
舟中漫兴六首 其一
将晓
双溪八景八首 其一 双溪清涨
送僧游方二首 其二
漫成二首 其一
回至徽州寄吴则敬
自君之出矣八首 其五
自君之出矣八首 其三
寓钱唐送友还乡二首 其一
双溪八景八首 其八 雁聚平沙
自君之出矣八首 其二
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八首 其二
再题虎丘
自君之出矣八首 其七
瑞粟歌
隘头山
遣闷三首 其二
自君之出矣八首 其四
冯公岭
双溪八景八首 其七 鱼游潭树
遣兴五首 其三
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八首 其一
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八首 其四
晚眺西山
草轩 其二
宁国道中
双溪八景八首 其三 湖边杖屦
舟中漫兴六首 其五
秋日旅怀七首 其四
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八首 其三
遣闷三首 其三
登西岩寺柬益上人
遣闷三首 其一
白杨河
双溪八景八首 其二 古寺鸣钟
松溪放舟图
泊庐陵
舟中漫兴六首 其六
秋日旅怀七首 其一
过湖乐站
舟中漫兴六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