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閒居对雨作

閒居对雨作

明代 王慎中

闭门亦已静,零雨亦凄情。映牖增寒色,鸣除急暮声。

乱云时聚散,浅溜漫纵横。湿突烟难起,荒庭草欲生。

端居观大化,抱膝绝微营。自顾贫非病,堪嗟学代耕。

方惭闻道晚,始悟视名轻。终当谢人世,偃息返柴荆。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病中辱西亭见问走笔奉柬

明代 王慎中

伏枕绵绵朝复昏,故人枉讯慰愁魂。须知摩诘非婴疾,待子来参不二门。

送人成均卒业还郴州

明代 王慎中

慕道不辞远,为儒能固穷。言观中国学,师事大江公。

逆旅蓬生鬓,归程草暗空。明时莫徒老,千禄在书中。

淮口

明代 王慎中

停舟淮口望,千里暮云收。白浪浮山出,黄河入海流。

渊中蛟比室,岛上玉为楼。未即乘桴去,难称是好游。

题谢御史所藏水仙花障子是徐子仁所写

明代 王慎中

二月春犹寒,名花不得看。何意冰玉姿,生君屏障间。

徐生善艺为时绝,图黄点白意中设。几人入室误闻香,满座寻芳将向折。

可怜花貌类仙人,更诧妙工能写真。绿叶无风长不动,幽英含气四时新。

覆朵云来行雨前,结根石是浣沙年。丹青粉黛俱难别,但道相逢洛水边。

结客少年场行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羞为里巷屠儿饮,笑乞侯门厩养钱。意气相要俱有赠,惟将宝铗与金鞭。

游白鹿洞归道中作

明代 王慎中

岩壑变阴晴,归途风物清。斜阳衔绝壁,微雨过高城。

草动含秋意,虫鸣急暮声。明朝劳簿领,应自想兹行。

山行于嵓谷间见人家

明代 王慎中

山深交兽蹄,往往见巢栖。篱落藏茅屋,泉源灌稻畦。

刍荛不出户,桃李自成蹊。欲访居人宿,翻虞反路迷。

至日虑囚宪府呈方

明代 王慎中

立戟府门清,持书人吏盈。平持三尺反,助取一阳生。

布令逢周正,援经览吕刑。怪来霜气重,骢马在江城。

送黄后溪守赣州

明代 王慎中

仙郎粉署有声华,五马鸣珂出帝家。汉室淮阳还去国,王尊蜀郡并驱车。

烟尘画静天边疠,霜雪春行江上花。此去何须愁道险,薄游今已困风沙。

寄本兵苏舜泽公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国忧偏急在西师,臣辱况当及此时。受脤因言天下事,治兵看勒日中期。

闻原弟至武阳

明代 王慎中

骨肉情深千里轻,飞书忽报达江城。开门待汝须臾顷,起步几回独绕楹。

水调歌头 春日观田家感述

明代 王慎中

苍烟横广野,白水满平川。处处郊原,雨足刚及暮春天。

生长元知土性,种植无违农候,老少尽依田。塍笠童犹稚,携筐女正妍。

感吾生,底羁束,甚缠牵。总为区区,口腹一饱受人怜。

数亩隰田宜稻,三径荒园有竹,何必大官钱。幡然平子兴,去学有莘年。

论学示友人杂诗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充塞乾坤惟此理,更无古往更无今。一腔子是阴阳会,七尺身为天地心。

本是完成宁用补,元来无失不须寻。此语骤闻如未信,但将此语细沉吟。

东桥公既登衡山集所制作成帙名曰登衡小记远辱寄示时予适行部南康 ...

明代 王慎中

登高能作赋,大雅感予襟。气敌衡山峻,思涵楚水深。

览图乖往迹,讽咏发驰心。犹因庐阜对,稍缓四愁唫。

赠翁仁夫司

明代 王慎中

驰驱越河梁,河梁何活活。霮䨴浮云兴,淅沥悲风发。

出门慎自爱,志士忍饥渴。遗欲有贞心,秉义无回节。

临岐申赠章,聊以慰契阔。

送谢应午侍御还朝

明代 王慎中

秦淮水上石头城,杨柳枝繁暗啭莺。正宠辉光休故里,无那夙夜念王程。

出门抗手凛生风,锦绮江山离恨中。衣上落花来点绣,波间飞鹢为惊骢。

今时侍从似君稀,众望应言赴阙迟。中台尽待将轮掩,左个深嘉橐笔随。

明世行藏各自安,非才欲进也知难。归耕已制芙蓉服,独立遥看獬豸冠。

郡侯方西川与钱塘缙上人雨中郡斋夜谈走笔奉柬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政理日清净,郡居类化城。云峰帘外变,雨气署前生。

淅沥琴书润,萧条几簟清。夜深悬溜急,法辩自同倾。

题鉴湖

明代 王慎中

越水千名说鉴湖,淩波虎阜胜吴都。依稀似向图中见,不是江南此景无。

斋居柬刘比部叔正

明代 王慎中

落月曙窗虚,幽人好静居。官无公务扰,意与世情疏。

出户霜涂屋,垂帏草上除。同声虽可悦,异舍欲何如。

德兴县晚发黄柏渡迟陆宪使

明代 王慎中

旌骑参差发,思君不得俱。应同残月影,只隔碧山呼。

杂树临溪口,停车向路隅。舟人催早涉,不识我心须。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