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黄后溪守赣州

送黄后溪守赣州

明代 王慎中

仙郎粉署有声华,五马鸣珂出帝家。汉室淮阳还去国,王尊蜀郡并驱车。

烟尘画静天边疠,霜雪春行江上花。此去何须愁道险,薄游今已困风沙。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送唐娄江赴召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吏民看解印,未去已堪思。鱼弃皆长尾,花繁故映枝。

攀途车屡滞,出邸橐空垂。欲佐薰弦曲,一琴行复随。

寄荔枝与吴泉滨

明代 王慎中

闻君习静物都忘,新得驯禽畜字方。遣赠荒园红荔子,山中百鸟好来尝。

寄翁司马夺情总制易州十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圣主宵衣念北陲,微臣敢复顾亲为。登车慷慨双行泪,一为公家一为私。

水调歌头 春日观田家感述

明代 王慎中

苍烟横广野,白水满平川。处处郊原,雨足刚及暮春天。

生长元知土性,种植无违农候,老少尽依田。塍笠童犹稚,携筐女正妍。

感吾生,底羁束,甚缠牵。总为区区,口腹一饱受人怜。

数亩隰田宜稻,三径荒园有竹,何必大官钱。幡然平子兴,去学有莘年。

送程太守归养

明代 王慎中

喜动心颜决弃官,宁论皂盖与朱幡。功名薄是微臣分,乞请俞知圣主恩。

出入扶持蠲疾痒,晨昏甘旨奉温存。君家白日偏长永,为有金花堂北萱。

至日虑囚宪府呈方

明代 王慎中

立戟府门清,持书人吏盈。平持三尺反,助取一阳生。

布令逢周正,援经览吕刑。怪来霜气重,骢马在江城。

登真觉寺浮图

明代 王慎中

宝塔拔地跻,蛟龙互拿攫。层级凌虚空,危磴盘屈曲。

上之逼星纬,下则俯原壑。超升旷我怀,频憩知足弱。

赤日耀珠光,灵飙响金铎。身高万象出,眺迥二仪廓。

苍然见秦赵,微茫辨渭洛。风驱燕色来,山川翠参错。

飞鸟足下度,归云衣前落。避喧得胜因,了净无真着。

福庭如可留,吾将从玄鹤。

秋夜曲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多情理素在幽房,熨贴频赓膏火光。暗觉手中刀剪冷,不知屋上有飞霜。

题月中丹桂图

明代 王慎中

生绡半幅吴霜冷,拂尽微尘秋水净。展向高堂骤骇神,忽睹青水堕飞镜。

䀜霍瑶光初出奁,四壁澄莹摇不定。辗轮乍见海中行,濯魄真看地底迸。

金波千顷浸玻瓈,银汉一泓垂素绠。结质团圞亦不亏,佳期三五四时正。

中有轮囷一树木,布叶葳蕤柯诘曲。扶疏碍景小霏微,旖旎漏明频照烛。

根折只容顾兔藏,枝繁独覆姮娥宿。飘英落叶细生姿,一一黄金散为粟。

萧森影里似闻香,的皪光中遥辨绿。画栋雕楹结绮檐,坐来浑是在虚涵。

白日都迷羲伯驭,阑宵底用烛龙衔。清辉鉴人毛发竖,仙芬染断体肤凡。

广寒不觉身曾到,蟾宫虚疑手可探。世闻墨妙有如此,题句聊为未见谈。

少年行四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凭陵闾里恣骄横,屠狗吹箫弟与兄。探著赤丸先杀吏,刀镡带血市中行。

赠黄少泉书屋

明代 王慎中

精庐小搆北山下,三十六峰在眼前。松桂翩翻留晚色,云烟开敛发春妍。

鸟声求友迁乔木,鱼藻行风舞翠涟。期尔一经能自致,岂将短檠负芳年。

与王介亭明府觅桂花栽

明代 王慎中

桂满山中刈作薪,小园难见一枝春。河阳县里花无数,宁惜馀芳及故人。

题徐氏溪亭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飞鸟点青天,惊鱼跳锦川。檐栏相照映,空水共澄鲜。

草际分皋陆,烟中辨舸船。有亭佳如此,真觉主人贤。

赴何实甫九日之招先期病作宿斋中漫题四首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居常愈疾少名药,只把看书当品尝。起索斋中无一卷,因思闭目是奇方。

游紫云庵至上中化成寺山中独行迟同游薛陈二子

明代 王慎中

闲行随去迹,独往昧前期。流水时相引,空山只自知。

香烟松际袅,暗雪竹间滋。兀坐探林晚,中心有所思。

舍弟至邸是岁除日

明代 王慎中

喜气冲寒满面开,岁除不意汝真来。长贫宦邸无馀物,也有屠苏柏叶杯。

冬日郊望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长溪渺渺断行舟,惟见閒云逐水流。徙倚溪头忘却去,此心聊共水悠悠。

雨晴西斋期薛广文仲常

明代 王慎中

雨馀春阁冷,初日丽高台。薄宦劳趋走,佳宾阔往来。

苔生将被径,花陨欲成堆。此际心如结,非君谁为开。

告中送顾膳部赴臬山东

明代 王慎中

幽居当岁晏,无那送君行。留滞嗟身世,蹉跎念友生。

似兹往来际,转见别离情。拙笔归耕晚,高才早勒名。

春日观南城同礼曹诸子三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朱曦禁苑尽芳菲,传道神游转翠旂。制拱雕金丹凤绚,疏桥累玉素虹飞。

风泉数处歌弦合,花萼千名锦绣围。正睹乾行行幸处,修恩无地不光辉。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