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初夜暂就睡

初夜暂就睡

宋代 陆游

街鼓鼕鼕欲断时,官闲惟与睡相宜。褰帷卧看初升月,转睡重思未稳诗。

偃仰少安真得策,欠伸徐起顿忘疲。悠然已在羲皇上,莫遣儿曹取次知。

诗人陆游的古诗

夜闻埭东卖酒鼓声哗甚

宋代 陆游

乌桕森疏照溪赤,寒鸦翩翻蔽天黑。鲜鲈出网重兼斤,新蟹登盘大盈尺。

年年此际清霜夜,饭罢读书声满舍。岂惟父子讲家学,亦有朋侪结经社。

谁令屠沽聚里中,鼓声终夜聒老翁。呜呼安得寐无聪,不但杜老左耳聋。

云门过何山

宋代 陆游

漠漠稻满陂,蒙蒙雨沾衣。
林花落更雨,溪鸟止复飞。
我作山中行,十日未拟归。
思酒过野店,念茶叩僧扉,眠枕松下石,适意无诃讥。
心广体自舒,泰然不肉肥。
念昔在官涂,万事与愿违;逢人无一欣,对食或累欷。
低回三十年,竟不饱蕨薇。
空将书五车,自诳腹十围。
余日犹几何,可复贪尘鞿?剩拾柏子香,闭门观昨非。

六言四首 其二

宋代 陆游

啖饭一箪不尽,结庐环堵犹宽。常得奉祠玉局,不须草诏金銮。

仲秋书事十首 其五

宋代 陆游

举家食粥颜平原,坐客无毡郑广文。不是有心轻富贵,偶然看破是浮云。

八月二十三夜梦中作

宋代 陆游

道士上天鹤一只,老僧住庵云半间。去来尽向无心得,痴黠相除到处闲。

江山千里互明晦,鱼鸟十年相往还。高岩缥缈人不到,醉中为子题其颜。

冬夜听雨戏作二首 其二

宋代 陆游

绕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春感

宋代 陆游

老厌纷纷懒入城,长亭小市近清明。陇头下漏初芸草,陌上吹箫正卖饧。

多病更知生是赘,九原那恨死无名。但馀一事犹关念,万里唐安阙寄声。

老甚自咏二首 其二

宋代 陆游

羡生常笑古人痴,俯仰那知迫耄期。镜里鬓无添白处,尊迫颜有暂丹时。

客瞋终岁常称疾,儿讶经旬懒赋诗。枉却愁过强健日,身闲何往不熙熙。

杂咏十首 其一

宋代 陆游

仕困风波归可乐,生如疣赘死何悲。极知此手终无巧,那得随人尽作痴。

前有樽酒行二首 其一

宋代 陆游

虚堂雨过生凉飔,劝君一醉君勿辞。去君不知今岁事,明君万事今得知。

旧时扶床同戏儿,还乡问讯令人悲。冢丘累累在者谁,纸钱雨湿抱树枝。

君去六十有几时,更望七十何其痴。求师学道亦已迟,谢客努力从鸱夷。

得猫於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宋代 陆游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
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清都行

宋代 陆游

积雨初收晓寒重,野人忽作清都梦。宫墙柳色绿如染,仰清修门岌飞动。

元章久已葬岷山,安得翩翩并驰鞚。春光如昔交旧少,肺肝欲写谁堪共。

颇闻天阍有疑事,通明殿下方佥议。约君切勿负初心,天上人间均一是。

初发夷陵

宋代 陆游

雷动江边鼓吹雄,百滩过尽失途穷。
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
俊鹘横飞遥掠岸,大鱼腾出欲凌空。
今朝喜处君知否,三丈黄旗舞便风。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宋代 陆游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古意二首 其二

宋代 陆游

夜泊武昌城,江流千丈清。宁为雁奴死,不作鹤媒生。

村居遣兴

宋代 陆游

追数交朋略散亡,臂孱足蹇固其常。
臂年又见秋风至,孤梦潜随夜漏长。
不办诵书如倚相,颇能噉饭胜张苍。
回看薄宦成何味,只借朝衫作戏场。

闲中书事

宋代 陆游

病过新年逐日添,清愁残醉两添添。
惜花萎去常遮日,待燕归来始下帘。
堂上清风生玉麈,涧中寒溜注铜蟾。
一生留滞君休叹,意望天公本自廉。

汉宫春(张园赏海棠作,园故蜀燕王宫也)

宋代 陆游

浪迹人间。喜闻猿楚峡,学剑秦川。虚舟泛然不系,万里江天。朱颜绿鬓,作红尘、无事神仙。何妨在,莺花海里,行歌闲送流年。
休笑放慵狂眼,看闲坊深院,多少婵娟。燕宫海棠夜宴,花覆金船。如椽画烛,酒阑时、百炬吹烟。凭寄语,京华旧侣,幅巾莫换貂蝉。

庵中杂书四首 其二

宋代 陆游

谋生安用苦区区,豆饭藜羹未遽无。若使天年犹合活,不妨自有谷于菟。

杂赋十二首 其五

宋代 陆游

体不佳时看周易,酒痛饮后读离骚。骑驴太华三峰雪,鼓棹钱塘八月涛。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105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