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山中有怀李十二

山中有怀李十二

唐代 牟融

林前风景晚苍苍,林下怀人路杳茫。白发流年淹旧业,
碧山茅屋卧斜阳。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何事登楼□□□,几回搔首□思归。

诗人牟融的古诗

重赠张籍

唐代 牟融

旧日仪容只宛然,笑谈不觉度流年。凡缘未了嗟无子,
薄命能孤不怨天。一醉便同尘外客,百杯疑是酒中仙。
人生随处堪为乐,管甚秋香满鬓边。

赠杨处厚

唐代 牟融

十年学道苦劳神,赢得尊前一病身。天上故人皆自贵,
山中明月独相亲。客心淡泊偏宜静,吾道从容不厌贫。
几度临风一回首,笑看华发及时新。

题李昭训山水

唐代 牟融

卜筑藏修地自偏,尊前诗酒集群贤。半岩松暝时藏鹤,
一枕秋群夜听泉。风月谩劳酬逸兴,渔樵随处度流年。
南州人物依然在,山水幽居胜辋川。

送罗约

唐代 牟融

雨晴江馆柳依依,握手那堪此别离。独鹤孤琴随远旆,
红亭绿别惜分岐。月明野店闻鸡早,花暗关城匹马迟。
后夜定知相忆处,东风回首不胜悲。

寄范使君

唐代 牟融

未秋为别已终秋,咫尺娄江路阻修。心上惟君知委曲,
眼前独我逐漂流。从来姑息难为好,到底依栖总是诹。
西望家山成浩叹,临风搔首不胜愁。

处厚游杭,作诗寄之

唐代 牟融

江村摇落暂逢秋,况是闻君独远游。浙水风烟思吊古,
楚乡人物赋登楼。书沈寒雁云边影,梦绕清猿月下愁。
念我故人劳碌久,不如投老卧沧洲。

赠韩翃

唐代 牟融

京国久知名,江河近识荆。不辞今日醉,便有故人情。
细雨孤鸿远,西风一棹轻。暂时分手去,应不负诗盟。

送报本寺分韵得通字

唐代 牟融

几度乘闲谒梵宫,此郎声价重江东。贵侯知重曾忘势,
闲客频来也悟空。满地新蔬和雨绿,半林残叶带霜红。
□□□□□□□,□□□□□□□。

司马迁墓

唐代 牟融

落落长才负不羁,中原回首益堪悲。英雄此日谁能荐,
声价当时众所推。一代高风留异国,百年遗迹剩残碑。
经过词客空惆怅,落日寒烟赋黍离。

沈存尚林亭夜宴

唐代 牟融

草堂寂寂纵偏幽,到此令人一纵眸。松菊寒香三径晚,
桑榆烟纵两淮秋。近山红叶堆林屋,隔浦青帘拂画楼。
终日忘情能自乐,清尊应得遣闲愁。

山中有怀李十二

唐代 牟融

林前风景晚苍苍,林下怀人路杳茫。白发流年淹旧业,
碧山茅屋卧斜阳。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何事登楼□□□,几回搔首□思归。

题山庄

唐代 牟融

萝屋萧萧事事幽,临风搔首远凝眸。东园松菊存遗业,
晚景桑凝乐旧游。吟对清尊江上月,笑谈华发镜中秋。
床头浊酒时时漉,上客相过一任留。

天台

唐代 牟融

碧溪流水泛桃花,树绕天台迥不赊。洞里无尘通客境,
人间有路入仙家。鸡鸣犬吠三山近,草静云和一径斜。
此地不知何处去,暂留琼珮卧烟霞。

题孙君山亭

唐代 牟融

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沦。吟对琴樽庭下月,
笑看花隐槛前春。闲来欲著登山屐,醉里还披漉酒巾。
林壑能忘轩冕贵,白云黄鹤好相亲。

题赵支

唐代 牟融

林间曲径掩衡茅,绕屋青青翡翠梢。一枕秋声鸾舞月,
半窗云影鹤归巢。曾闻贾谊陈奇策,肯学扬雄赋解嘲。
我有清风高节在,知君不负岁寒交。

题道院壁

唐代 牟融

山中旧宅四无邻,草净云和迥绝尘。神枣胡麻能饭客,
桃花流水荫通津。星坛火伏烟霞暝,林壑春香鸟雀驯。
若使凡缘终可脱,也应从此度闲身。

寄周韶州

唐代 牟融

十年学道困穷庐,空有长才重老儒。功业要当垂永久,
利名那得在须臾。山中荆璞谁知玉,海底骊龙不见珠。
寄语故人休怅怏,古来贤达事多殊。

水西草堂

唐代 牟融

萝径萧然曲业存,闲云流水四无邻。身留白屋潜踪迹,
门□□吟学隐沦。吟对琴尊江上月,笑看花木镜中春。
遗书自有亲□处,何必驱驰扰世尘。

客中作

唐代 牟融

千里云山恋旧游,寒窗凉雨夜悠悠。浮亭花竹频劳梦,
别路风悠半是愁。芳草傍人空对酒,流年多病倦登楼。
一杯重向樽前醉,莫遣相思累白头。

写意二首

唐代 牟融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白发颠狂尘梦断,
青毡泠落客心存。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独喜冥心无外慕,
自怜知命不求荣。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何人问马卿。
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
牟融

牟融

牟融(?―公元79年3月26日),字子优,北海安丘人,东汉官员。牟融学问渊博,初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学生数百人,在乡里很有名。后举茂才,任丰县县令。在任三年,政绩为州郡第一。牟融后入朝任职,历任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司空、太尉等。牟融在职尽责,很有能力,受到百官敬畏、皇帝称颂。建初四年(公元79年),牟融去世。牟融著有《牟子》二卷。► 5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