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杂咏 其一 咏风

杂咏 其一 咏风

明代 薛蕙

蛾眉帘下出,春风花际来。云落鬓间发,蚁转手中杯。

华梁尘乍动,罗帏影复开。试将巫山雨,吹向楚王台。

诗人薛蕙的古诗

送周子贤按贵州

明代 薛蕙

万里牂牁路,炎洲百粤南。悬梯穿鸟道,流沫下龙潭。

赤坂鼋鼍穿,玄崖日月含。虹霓蒸海气,烟雾洒春岚。

塞下曲(三首)

明代 薛蕙

日暮阴风吹铁衣,孤军转斗陷重围。
虏中白骨行当朽,楼上红妆尚忆归。

远游曲十首赠郑继之 其四

明代 薛蕙

赤城宛转石为梁,云里振衣千仞冈。闻道台州老太守,为君先已筑丹房。

招廷献子云饮

明代 薛蕙

废书多病后,抱杖独行时。晚日添花蕊,春风积蔓丝。

物华空烂漫,心赏每参差。迟尔来同醉,能无酒一卮。

荅颜惟乔

明代 薛蕙

俗纷倦城肆,放浪怀林莽。命赏来芳讯,探奇恊幽想。

萧条南苑际,中夏犹凄爽。雨霁绿泉生,风惊白云上。

禽鱼行盼睐,水木坐俯仰。梁栋下阴霏,房栊递哀响。

沦飘病转剧,偃蹇年日长。名山仍未去,末路竟何往。

故人念相慰,贱子拟自广。旦日伫登临,愿言操几杖。

奉同何大复苦热行十首 其五

明代 薛蕙

草堂低小只三间,日日炎蒸不暂闲。初惊沧海临汤谷,更讶朱陵入火山。

田园乐七首 其六

明代 薛蕙

扫石旋铺琴席,临流试泛酒卮。山水依依可恋,风尘扰扰何为。

赠士奇允升

明代 薛蕙

暮春黄鸟飞,始悲欢晤稀。首夏朱樱熟,重叹离居速。

离居何契阔,沉忧郁难豁。君同汲黯疾,予有相如渴。

偃息闭东轩,扶杖一窥园。迟迟云日媚,萋萋卉木繁。

素书既满几,清酒亦盈尊。此时微二子,赏心谁与论。

七月十五日夜对月

明代 薛蕙

袅袅凉风夕,纷纷零露时。秋来看明月,风露已如斯。

况对西园酌,兼怀康乐诗。山中有桂树,今夜足相思。

郭外

明代 薛蕙

郭外平芜迥,溪边小径斜。
客行迷野竹,莺语隔林花。
多景每难遇,孤游还自嗟。
佳期竟何许,脉脉向春华。

始还别业春际游览

明代 薛蕙

结宇带层曲,列牖俯云湍。幽篁上交错,怪石下湍攒。

春际聊骋望,园中皆可欢。芳林秀丹荑,绿水散清澜。

余本支离者,平生兹考槃。沦飘从远役,留滞守微官。

言迈祗云易,思归方虑难。怅然迫迟暮,五载始投冠。

迨此寻栖息,复得遂盘桓。抚心殊已惬,日夕废朝餐。

奉同何大复苦热行十首 其七

明代 薛蕙

三年卧病楚江扉,六月池台满眼稀。玉笙楼上含烟雾,只许仙人醉酒归。

雨霁

明代 薛蕙

西堂薄暮暄气微,雨霁清风飘我衣。明月在户稍将出,白云向我犹自飞。

寄身世路有倾侧,抗志神游无是非。仙人胡乃不来下,接身山林同子归。

南园对月与孔汝锡

明代 薛蕙

避俗每郭外,养痾亦园中。索居无与娱,君子欣来同。

孟夏日犹短,初筵俄景终。幸兹三五夕,可令诗酒空。

移席陟亭榭,缓带弄丝桐。落霞稍西没,朗月已升东。

湛湛竹上露,泠泠松下风。眺听尽昭旷,怀抱转冲融。

讵厌绿觞满,但愁良夜穷。留连非荒乐,怅别方匆匆。

溪滨

明代 薛蕙

柴门咫尺即溪滨,赋得新诗似写真。蒲芽短短桃花水,燕子飞飞杨柳春。

效阮公咏怀 其二十九

明代 薛蕙

朝逢远游子,车马一何闲。问君安所之,道路方独难。

人情恶特立,世态好缠绵。一身欲谁从,多门易生怨。

行行保子驱,岁暮当来旋。

答王允升省中对雨见忆之作

明代 薛蕙

康乐愁霖唱,平原苦雨诗。
故人歌此曲,赠我慰相思。
薜荔垂青阁,芙蓉泛绿池。
今朝一樽酒,最恨不同持。

九日周守宴集

明代 薛蕙

九九欣嘉节,仍嗟岁月催。郡斋高宴会,野老忝追陪。

联句挥彤管,吹花捧玉杯。山公爱留客,日暮未能回。

戏成五绝 其五

明代 薛蕙

知己今无贺宾客,论文谁似鲍参军。夜光未剖千金璞,汗血空随万马群。

赋得张公洞寿吴封君

明代 薛蕙

羽客寻仙地,灵丘开洞天。云根宛自裂,风穴递相缠。

合沓藏丹宛,玲珑散紫烟。珠林秋不落,赤日夜长悬。

凤吹俄云去,龙车岂再旋。福庭还似昨,真气独萧然。

石坼烧金灶,苔荒种杏田。非公复栖遁,阒寂此山川。

薛蕙

薛蕙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47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